2016年8月18日,格力电器公布了收购银隆及配套募集资金的相关方案:格力电器将以130亿元估值发行股份收购银隆,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持有珠海银隆100%股权。这意味着一直被媒体和业界关注的“格力收购银隆”事件终于水落石出、“靴子落地”,格力电器的多元化格局全面展开,再造一个“千亿格力”的鸿篇巨制拉开大幕。
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收购的“缘起”:外因和内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冲突不断加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已成为人类共识。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这一矛盾更加突出,加之国家的能源安全和中国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必然趋势,国家将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出台一系列补贴政策重点加以扶持,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新能源汽车产业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而当下的家电市场,受经济下行影响,整体家电市场低迷,家电行业市场疲软,企业纷纷遭遇利润“天花板”,中低端家电市场“量价齐跌”,甚至出现库存滞销的供需失衡现象;包括美的、海尔等在内的家电巨头,都在纷纷寻找新的增长点。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
伴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市场相对平衡、饱和,为实现下一个“千亿”的目标,作为供给侧改革样板的格力电器也需要迫切寻求转型,寻找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
事实上,多年来格力在家居的主业之外,开辟出多条“跑道”,令业界瞩目。从空凋制造起家,到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园、推出智能手机、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直到收购珠海银隆,格力将这些跨界称作“技术延伸导致的多元化”。
银隆新能源董事长魏银仓
在2016年7月23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格力正式对外宣布进入“多元化时代”,收购银隆可以说是格力多元化布局中最被关注和质疑的关键一步。
格力在收购方案中也明确表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被格力寄予厚望,掌握了钛酸锂电池核心技术的银隆由此“脱颖而出”。董明珠表示,收购银隆不是为了做大营收和跨界进入汽车领域,而是看中银隆钛酸锂电池技术的价值。
占领全球制高点:核心技术的双子星座
近几年来,我国主要制造行业的领先企业纷纷立足自主创新、加大投入,如今,为积极响应国家2025中国制造创新计划,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的中国制造,开始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争夺。
格力与银隆,看似互不搭界的两家企业都在各自的专属领域掌控着“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核心技术而备受瞩目,可谓占领了全球制高点的拥有核心技术的双子星座,熠熠生辉中又添了些许“英雄爱英雄”的情怀。
“格力电器的发展需要电池这一块,而不是一开始就想做汽车。”作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总裁,“女强人”董明珠回应外界对格力“造车”的质疑时澄清道。
事实上,2010年通过战略控股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奥太纳米技术有限公司,银隆已掌握了钛酸锂电池的核心技术。
格力集团广场上停放的银隆新能源客车
银隆自主研发的第四代“银隆钛”电池,攻克了业内公认的安全、耐宽温、快速充放电、寿命、产业化五大难题,具有6分钟快充放、耐宽温(-50℃~+60℃)、30年的循环使用寿命、不起火不爆炸的高安全性、高效率等特性,得到美国AES电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中车、北京公交等战略合作伙伴的认同。
据银隆董事长魏银仓介绍,银隆拥有珠海、邯郸和石家庄三大产业基地,从上游电池材料到中游电池,再到下游整车以及储能系统均已实现批量化生产。银隆已形成年产亿安时级钛酸锂电池、每年可生产1万辆纯电动客车的产能,其电动车已经服务于珠海、北京、石家庄、邯郸、包头等多个城市。
而格力作为“掌控核心技术”的电器制造商,已经拥有13项“国际领先”技术,每天诞生20多项专利。
“格力之前做光伏空调,但光伏空调与储能设备相结合,作用才能发挥到最大。”董明珠称,通过珠海银隆掌握的核心技术,格力不仅能够快速切入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更重要的是在储能业务上能够大有作为。
格力电器早在几年前就研发出了光伏空调,近年来正在致力于建成以家庭为单位的能源管理系统,钛酸锂电池若加入此系统,可谓“如虎添翼”。“储能设备更重要,‘储能设备+光伏’,就可以摆脱城市供电。从安全角度和运营角度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董明珠说。
格力未来多元化的蓝图是:打造以手机为控制平台的智能家居系统,以家庭为单位的能源管理中心。家庭配备光伏系统,家电全部使用太阳能的发电,闲时的太阳能发电还能储存起来,家庭用电不要电费;下班回家开着格力新能源汽车,路上拿出格力手机远程遥控家里的各类生活电器,到家就有舒适的温度、清新的空气、干净的饮用水。
银隆新能源钛酸锂电池
协同效应:助力达成“千亿”目标
在公告中,格力并不认为此举属于跨界收购,更多的是协同发展。“很多人说我们是跨界收购,实际上我们是协同发展。”在此之前,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直言,“现在的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有本质区别,需要的东西完全不同,它需要的是电机、电磁和控制,而这正是我们很成熟的业务。”
格力认为,银隆在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具备核心技术能力,双方在产业生态、核心技术、研发资源、销售网络和资源、供应链、财务等多方面均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简单地说,就是“1+1>2”或"2+2=5"的效应,集群中的企业由于相互协作共享业务行为和特定资源,因而将比作为一个单独运作的企业取得更高的赢利能力。而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通过人力、设备、资金、知识、技能、关系、品牌等资源的共享来降低成本、分散市场风险及实现规模效益。
董明珠表示,格力电器的发展需要储能技术,如果选择自主开发,投入的研发经费极有可能超过100亿,且难以保证成果,因此,收购银隆是一举多得。她强调,格力对成本品质控制优于银隆,而银隆的技术是稀缺的,“这次合作是一个完美的互补”。
“银隆钛电池让格力手机也可以只充电六分钟。未来做智能家居电池是不可缺少的,带来的协同效应非常有价值。如果中国的大厦都用上这种能源,市场将可以达到万亿。”董明珠自信地说。
融入格力电器之后,银隆将结束长期受资金紧缺困扰的问题,获得格力电器充沛资金流的支持。同时,双方在技术、研发、供应链、销售渠道等方面可以资源共享。魏银仓强调,银隆将先把新能源公交车、运输车做扎实,再考虑是否做常用车,不过新能源常用车已经在研发。
而格力在电控、电线和精加工模具上已有充分布局,电动车所需的三大电、三小电中,除了电池以外,其他零部件都可以快速匹配,这正好和拥有电池技术的银隆互补。
事实上,在解决了“做什么”的发展战略问题之后,更重要的是“怎么做”的战术策略。“专注”是银隆与格力共同的基因,也是两家企业能够结合的重要原因。
以格力的资金、品牌、资源、价值观、企业文化、经营哲学、质量管控、流程标准等硬实力和软实力改造并梳理银隆的生产管理和运营体系,以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品控流程体系渗透并统领子公司的诸多方面,试想,格力系的银隆,会焕发和释放怎样的精彩和能量?
可以预见,“格力”与“银隆”的“牵手”打造了中国制造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新模式,即“技术延伸导致的多元化”并购模式,其协同效应无疑会为相关企业激发新活力、带来新动能。
那么,“银隆钛”与“格力造”的协同效应能释放出中国制造的“绿色能量”吗?“千亿目标”又能否实现?
让我们持续关注和期待。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