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5日报道:近日据相关部门统计显示,各地正在建设的30多个新能源汽车项目,其产能加起来已经高达300万辆,远远超过国家规划的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的要求。
而且根据最新出炉的上半年销量数据来看,我国汽车产销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且增幅比上年同期明显提升。其中新能源汽车、SUV销量领跑。业内普遍预期下半年汽车产销量还将保持6%至8%增长幅度,且新能源汽车下半年销量将高于上半年。
按照这个速度走下来,新能源产能过剩似乎是个不可避免的结果。
发改委提示风险将至如何管控成关键
7月11日,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处长吴卫表示:“在国家战略引导和政策支持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行业总体不错,但行业散乱、盲目投资问题存在,应该引起各方重视,防范风险。”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的研究显示,尽管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消费市场,但单位产出低、效率低。王成指出,2016年前5个月,100多家企业共生产700多款车,单车平均产量仅约150辆。
显然,随着近期“红利政策”的不断推出,似乎预示着新能源汽车正迎来高速发展的广阔空间。目前,相关政府部门正研究制定《“十三五”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有望明年出台。同时,发改委、工信部也将制定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优势的相关政策措施。随着进一步扶持政策和细则的陆续公布,必然引爆市场新一轮增长,步入更快发展轨道。
“产能冲动”所造成的后果显而易见。首先,盲目扩产可能会以牺牲产品品质为代价;其次,“产能冲动”还可能“酝酿”新一轮的产能过剩。无论是哪种结果,都是以牺牲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为沉重代价。产品品质是一个企业存活的根本,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如果只是一味地扩产,而零部件供应商的资质良莠不齐,将会使新能源汽车品质大打折扣,这样的产品一定会失去市场。而产能过剩对企业的“杀伤力”更是不言而喻,轻则亏损、重则关停。这也为车企和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
国家将对补贴政策进行三方面调整和完善
工信部副部长冯飞日前在一次座谈会上透露,目前已完成《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规则修订稿》,推动出台《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将根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督查报告的结果调整补贴政策。根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专项督查等有关情况,国家将对补贴政策进行三方面调整和完善。
此次调整将集中力量整治之前新能源企业骗补事件,将在政策制度上杜绝此类事件再度发生。在座谈会上,马凯要求,规范行业发展秩序。优化调整行业准入,严肃查处不正当竞争,调整完善补贴政策,从严处理骗补行为,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冯飞透露,根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专项督查等有关情况,国家将对补贴政策进行三方面调整和完善。
首先,研究建立与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等因素挂钩的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适当降低6-8米、8-10米等纯电动客车车型补贴标准,并改进补贴拨付方法。
第二,工信部将研究提高进入新能源汽车推荐车型目录的条件,对现有目录进行动态调整,提高补贴产品的先进性水平。
第三,推进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粍量和新能源汽车积分同步管理办法的出台,建立企业平均油耗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挂钩制度,逐步建立市场化机制引导企业加快新能源汽车生产推广。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高度依赖补贴,补贴是业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但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补贴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容易被企业钻空子。补贴太高不利于企业发展自身的竞争性,补贴太少很多小企业又难以存活。小编认为最终减免补贴才是最终目标,企业发展新能源可以利用国家的政策肤质,但是一定要把目光放长远,国家补贴只是一种额外辅助,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天天等着补贴雪中送炭。
另外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补贴方式改变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产能布局,未来国家也可以通过不断下调补贴的方式对新能源汽车的产能进行适当控制。不过依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泼一瓢凉水显然与主流背道而驰。
说一千道一万,产品有竞争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真的有一天新能源车产能过剩,这个市场必将重新洗牌,一批没有竞争力的企业不得不退出。只有当潮水退却的时候才能看清谁在裸泳。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