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新能源汽车

于丹首侃人车关系: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2015-07-30 14:48:33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近日,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旗下大众汽车学院首期公开课上,文化学者于丹首次把国学和汽车这两个看似不太相关的维度进行了融合。她从佛家,儒家和道家的角度阐释了人与车之间的关系以及她作为旁观者看到的汽车...

7928723363.jpg

        近日,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旗下大众汽车学院首期公开课上,文化学者于丹首次把国学和汽车这两个看似不太相关的维度进行了融合。她从佛家,儒家和道家的角度阐释了人与车之间的关系以及她作为旁观者看到的汽车一族的人生百态。

        大众汽车学院院长申筱洁教授表示,公开课将邀请跨界精英鼎立加盟,在为行业同行、社会公众以及汽车粉丝分享专业知识的同时,激发出更深层次的对话。

是人驾驶汽车,还是汽车驾驭了人?

        汽车从来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人与车之间的关系也从来不是载与被载的关系。70年代,汽车属于政府机关要人,汽车与权力相关;80年代中后期,属于富商,汽车与财富相关;到了90年代中后期,汽车真正开始属于大众。中国正在迅速地从自行车王国变成汽车王国。满地的车水马龙,又引发了一系列新型问题,其中被广泛关注的就是路怒症。一直熟悉的人,开车时就好像变了另外一个人?是小小的车厢扭曲了人性,还是激发了固有的本性?于丹教授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为万物皆有正反阴阳,正衬托反,有机的结合在一块)说出了路怒症的因由。汽车在运行中为了保持平衡也要不断排尾气,而人在铁皮箱中却吸得多,呼得少,负能量的累积超过了正能量,就形成了“怒”。另外,于丹教授还从“丛林法则”的侧面解释了这一现象。开车行驶在大草原上,被豹子围攻,却也不敢打开车门,赶走豹子。可是,一旦回到以人类为主导的城市中,稍微有点不爽,就破口大骂。这是因为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丧失了作为社会个体的慈让之心。

汽车是道德的缩影

        汽车科技随着人类的需求不断发展变化。行车记录仪就是其中之一,其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人们怕了,怕被讹杂,怕现场的信息得不到真实的表现。如今,行车记录仪已成为汽车生活必不可少的附件,这却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最基本的信任缺失。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中国人几千年形成起来的道德却在一天天的坍塌。人如果气定神闲,坦坦荡荡,是不会需要靠“黑匣子“来作为处理事故的依据。一句”没有证据“让曾经因为”人情“让外国人难解的中国人变得冷漠。

汽车生活需遵循“道法自然”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世界范围内的所有行业都在积极研发环保产品。人类对于节能减排和环保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状态。面对这一现象,于丹教授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阐述了根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指,人生活在大地上,承受着大地的恩惠,因此应该效法“大地”,热爱万物.大地在上天的覆盖下,接受着太阳的光和热,故此大地也要时时刻刻效法“天”的法则而运转.然而,“道”又是天的依归,所以“天”也要效法“道”的法则而周流不息.“道”是生天地万物之母,她是无为的.像这样无为而为的做法,正是在效法自然.自然是无意识,无目的,无为的,“道”也如此。反观这几年,酸雨,雾霾和黄沙,人类已经开始经受自然的惩罚。

        最后,就人车如何和谐相处,于丹教授指出人要归于静,只有内心平静了,才能观察世界的运动,才能拨开云雾看到事物的本质。同时,要归于静,就要修身,才能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这样人就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精神状态,才能真正驾驭汽车生活。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 来源: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