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能源紧张、污染严重的时代,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时代的产物,它的发展同时拉开了国内外各大车企逐鹿新能源的大幕。面对国外企业技术、品牌、资金的巨大优势,以及国有企业强大的政府后盾支持,中国民营车企也在各展奇招,以期迅速占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地。
国内民营车企中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众泰控股集团及吉利控股集团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突出。这些企业根据自身特色规划出了各自的战略路线和目标市场,希望能够在新能源这个新战场上大展拳脚。
■比亚迪全面开花“野心”巨大
比亚迪在国内一直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者自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有着明确而长远的规划。近期,比亚迪发布了新能源车“7+4”全市场战略布局,同时展现出其在该领域的巨大“野心”,“7”代表7大常规领域,即城市公交、出租车、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私家车;“4”代表4大特殊领域,即仓储、矿山、机场、港口,目标是在新能源市场全面开花。
事实上,比亚迪确实有资本立于市场:比亚迪是国内率先掌握核心技术的主机厂之一,“铁电池”、“双模”等技术概念的抛出,也为比亚迪的“542战略”(“5”代表百公里加速5秒以内,“4”代表全面极速电四驱,“2”代表百公里油耗2升以内)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在市场方面,比亚迪双模电动汽车秦以惊人的销量领衔榜单:2014年比亚迪秦总销量为14747辆,可谓独树一帜,而今年前4个月累计销量为8944辆,仍然稳坐销量榜“头把交椅”。纯电动汽车比亚迪e6在2014年度销量超过3600辆,居于国内销量排行榜第五位,市场表现较为平淡,但其在电动出租车领域,成绩突出。
此外,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领域还采取全产业链布局的策略,其多数车型的发动机、变速器、电池、电控、电机、空调可以实现自供,使其在业内拥有较强的话语权。据了解,比亚迪动力电池在2014年底产能已达1.6GWh。从今年4月份开始比亚迪进入了电池产能“爬坡期”,预计至2015年年底将达到4.6G Wh产能规模;2016年,其电池产能将进一步扩张至8GWh~10GWh。
比亚迪在应对地方保护方面也有自己的策略:在各地大规模兴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除大本营深圳外,天津、杭州、武汉、长沙、昆明等地都有规划,不可否认,这种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也压低了其生产成本。
■众泰战略清晰 定位精准
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兴企业,众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却有明确的部署与规划:全力打造3个平台15款新能源汽车,3个平台分别为A00级车平台、混动车平台、燃料电池车平台,众泰Z700、T600等新款车型也在陆续研发上市。此外,众泰在国内拥有三大生产基地且技术平台各有侧重:长沙基地为A00级轿车平台,杭州基地为中高端轿车平台,永康基地为A级、A00级轿车平台。
根据众泰基地的技术平台,以及规划、量产的车型可以看出,该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主打小型车。“众泰汽车集团生产的小型电动汽车更加注重实用性。”众泰董事长吴建中说,“150公里续驶里程的电动汽车,对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来说已经够用了。”
事实上,若以市场销售情况来看,吴建中对市场的定位是准确的。2014年众泰知豆E20全年销售7341辆,仅次于比亚迪秦,位居第二位;2015年前4月众泰又以3058辆的累计销量位居电动汽车销量总榜单的第二位,可见小型电动汽车的市场潜力确实不容小觑。
在战略规划方面,长沙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苏金河曾把众泰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解释为“三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规划,被其定义为“积累与探索的五年”,主要目标是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包括整车制造技术、电池管理技术、整车控制技术、电机电控技术等核心技术,同时探索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运营。
第二个五年规划,则被定义为“夯实与扩张的五年”,是三个五年规划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完善产业布局,扩充产品序列,占领主流市场。这一阶段对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100亿元,形成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大型新能源汽车品牌。
第三个五年规划,苏金河称之为“整合与全球化的五年”,核心目标是实现全球化,在技术层面,达到或领先世界先进技术,并引导全球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产业层面,通过新能源整车制造打通产业链,通过全球布局,打造全球化的众泰新能源汽车航母战斗群。
此外,众泰的销售方式也颇具特色,电动汽车基本以带牌的形式销售,在销售时就帮消费者解决汽车牌照的问题,服务可谓贴心;加之低廉的价格,亮眼的市场表现也就不足为奇。
■吉利行事低调 曲线布局
相对于比亚迪、众泰,吉利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可谓低调很多,该企业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合作方式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在国内合作方面,2013年,吉利旗下子公司上海华普国润与康迪科技集团旗下公司康迪车业正式签署合资协议,协议内容为双方将共同进行电动汽车研发、生产等方面的工作;2014年,吉利与科力远合资成立混合动力系统总成的技术平台;2015年初,吉利控股集团、新大洋机电集团、金沙江投资有限公司等联合出资10亿元组建了新大洋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生产微型电动汽车。
吉利还通过海外并购来推动新能源战略的布局:2012年,吉利集团斥资1104万英镑收购英国锰铜控股100%的股份,并表示之后5年将斥资15亿元人民币研发节能环保型出租车;2014年,吉利控股英国公司与英国电动汽车制造商 EmeraldAutomotive达成收购协议。据了解,此次收购是全盘收购,包括对方的团队、技术、固定资产等,并承诺未来五年将至少投资两亿美元,用于研发Emerald的电动汽车系列。这两家公司的购入无疑会进一步增强吉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设计和研发能力,为其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不过,吉利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颇为独特,其与很多企业合作生产纯电动汽车,但其本身则坚定地走混动路线,并且在不断地储备混合动力技术及车型。根据战略规划,吉利将推5款混合动力轿车,其中弱度混合动力汽车、中度混合动力汽车项目均为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开发项目。截至目前,吉利汽车已经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技术储备已基本完成。
在车型方面,据了解,吉利旗下至少储备了7款车型,包括智慧吉利(IG),采用铅酸和锂电池系统的EK-1和EK-2,帝豪EC7、EC8两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帝豪EC7纯电动汽车以及基于帝豪EC7打造的一款SUV电动汽车。
可以看到,国内民营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各有侧重,根据企业自身不同的特点,有的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发展、规模化生产来降低成本、占领市场;有的则主攻细分市场,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取得不俗的成绩;有的企业则通过合资的方式进军新能源领域,通过合资、并购的方式获取所需技术和市场。
这些民营企业通过各自独特的战略布局,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些企业的发展值得期待。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