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杭城街头特别是西湖边,多了不少蓝白相间的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这些被寄予了“西湖蓝”寓意的车辆,由西湖比亚迪提供,但并不是杭州产的。
新能源汽车“杭州方阵”能否突出“重围”?
2015年4月8日浙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龚正在调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时,西湖电子集团负责人透露,就在这个月,西湖比亚迪新能源大巴在余杭的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就将投入生产,预计下半年,杭州人就能坐上本地生产并且内置“西湖芯”的新K9F电动大巴了。
“西湖芯”专为杭州研发
这几天,在余杭仁和的西湖比亚迪新能源大巴一期生产基地,工人们正在进行生产线的最后调试和员工培训。
尽管首批杭产新能源大巴还未正式投产,但“西湖芯”早已成为媒体追逐报道的对象。
“西湖芯”,其实是西湖比亚迪专门为杭州研发的一款磷酸铁锂电池。它的能量密度比和原来相比提高了30%以上。下个月,配备了这款电池的新e6出租车就会率先投放杭州市场,车辆工况续航里程会从原来的300公里一下提升到440公里,完全可以媲美有“电动车标杆”之称的特斯拉。
西湖比亚迪的杭州布局
西湖比亚迪在杭州的生产布局,远不止大巴车一项。
目前,西湖比亚迪二期新能源专用车生产基地也已经进入基建施工,计划5月份就要完成电动扫地车、洒水车、垃圾车的样车研发,8月份下线第一台杭产的西湖比亚迪纯电动专用车。
余杭仁和生产基地一期、二期投产后,有望成为全国电动公交车和专用车的重要生产基地。预计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将超过60亿元,明年有望突破100亿元。依托这个生产基地,余杭仁和有意打造“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
接下去,西湖比亚迪还将在未来科技城建立新能源专用车中央研究院。
新能源汽车的“杭州方阵”
2014年4月底,西湖电子集团与比亚迪汽车正式合作,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而同在杭州,另外两家企业——吉利与康迪也联手起来,组建了康迪电动汽车集团,并率先在全国开展纯电微型汽车的分时租赁业务。
老牌杭企万向、万马,更是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情有独钟。万向从1999年就开始了电动汽车的相关研究,2004年在西湖Y9公交线路上就开始了实际路况实车试验,2013年,已取得纯电动专用汽车资质。万马从2010年开始涉足智能充电桩的研发,目前已成为我国充电桩行业前三强,去年万马成立爱充网络,计划投资2.5亿元,在我市建造2万个充电桩。
相比之下,另一家叫做杭州车厘子的初创企业,虽然名声不如万向、比亚迪大,但同样令人刮目相看。企业主要研发分时租赁智能化网络运营平台,以“车纷享”(车纷享是一个会员制的分时自助租车平台)为品牌,依托大公司、大集团、写字楼和园区等,开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目前,已经在我市投放50辆北汽纯电动汽车,在全市38个网点建成120个充电桩。同时,它还正在与富士康集团、众泰汽车合作,在杭州推进分时租赁业务。
此外,宇通、金龙、上汽等主流汽车企业也纷纷看中杭州市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优势、商业模式和推广氛围,有意向参与到杭州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来。经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20家企业、17个品牌、99个车型在杭州市申请备案。
至此,新能源汽车产业“杭州方阵”,已经初具雏形并角逐市场。
行业的发展“拐点”来临
2014年和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连续两年提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显然,这已于顶层设计层面达成了充分的共识。
在调研中,龚正也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技术逐渐成熟,成本逐步下降,政策配套较好,发展拐点已经到来。”
不过,对于这个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城市之间的竞争从一开始就出现了。
作为我国新能源客车领军企业的金龙客车公司,将在武汉兴建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而上周,武汉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的政策,新能源汽车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明确规定政府公务、公安司法、公交、环卫绿化等公共服务部门更新或新增车辆的50%必须采购新能源汽车。
同样,2015年四川也将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力争实现1万辆推广应用目标。
“机会是稍纵即逝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龚正认为,杭州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关键要解决好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和人才“三大问题”,特别是要看到国家与省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机遇以及杭州实施“一号工程”的机遇,努力抢占产业制高点。
一场角逐,正在开始。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