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电池的王传福是怎样做上汽车的?2002年前后,全球第二大电池生产商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打算涉足汽车行业。他认为,汽车说穿了不过就是“一堆钢铁”,没必要对造车产生“技术恐惧”。4年后的2007年,羽翼未丰的比亚迪夸下海口,“比亚迪要在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
“2015年中国第一,2025年世界第一”的豪言壮语让王传福成为笑柄的同时,却也误打误撞让他成功树立起“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人”的个人形象,其一手打造的比亚迪,甚至被某些人视作“中国版特斯拉”。整合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这是比亚迪崛起的法宝。通过对整车设计、汽车模具、发动机、底盘、各类内饰件、车载电子等全方位的垂直整合,比亚迪对资源的配置能力和对成本的控制能力极大提升。依靠这种垂直模式,比亚迪击败了很多竞争对手。因此,比亚迪把这一模式不断复制,从电子、二次充电电池到汽车、太阳能电池产业。
与此同时,“山寨”也是比亚迪回避不了的“原罪”。比亚迪M6仿制丰田普瑞维亚、F6是本田雅阁和丰田凯美瑞的混合体、S6仿制丰田雷克萨斯RX350、F3R仿制通用别克ExcelleHRV、S8仿制奔驰CLK……对此,王传福并不避讳,他把这种模仿称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王传福表示,比亚迪虽然学习别人,但并不会惹上官司,“我们大量使用了别人的非专利技术,但我们的车没有任何专利问题,我们把其中涉及的专利全部改完了,一条条地改。”
比亚迪最新发布的第三季报称,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自主品牌的需求走软等因素,全年利润预计可能下跌10%到22%。虽然比亚迪前三季新能源车业务增长快速,但净利润同比减少,说明该公司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前并未转化为盈利能力。不过,平心而论,作为一个硬闯的“门外汉”,比亚迪从电池到汽车的跨越还算成功,至少在上海,还有不少人愿意为一张免费车牌,去买外观很有特色的“秦”。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