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获悉,柳州市发布推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重点扶持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设计及产业化,整车生产线建设,关键零部件开发及制造,充电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示范等领域项目。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5个整车制造基地;3个新能源专用车制造基地;4个研发检测中心;10个以上零部件制造基地,1个示范小区。现摘录全文如下:
柳州市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有关工作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意义
新能源汽车国家重点发展七大战略性产业之一,为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指导和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柳州市作为国家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汽车产业是我市第一大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既是我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之一,又是我市“十三五”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市实施全面创新、城乡一体、绿色崛起、开放带动、共享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实业兴市,开放强柳”都有重要的意义。各县、城区、开发区,各部门,各有关企业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要求,抓住机遇,强化措施,加快推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二、总体思路
以绿色低碳为发展方向,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以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气动力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开发新能源车专用底盘,加快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智能控制等领域核心技术,实现关键零部件本地化配套;充分利用原有配套体系基础,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车身、内外饰件、空调等零部件,打造本地完整的配套产业链。加快配套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化步伐,力争将柳州市建成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重要的研发制造基地。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既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根据企业战略和市场需求开发生产适应消费需求的产品;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的关键阶段,努力营造适宜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良好环境,制订出台新能源汽车消费的补贴政策,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
(二)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原则
加大在新能源汽车创新方面的投入,加强研发、检测、试验平台的建设,扩大新设计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应用,创新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通过创新驱动,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三)坚持稳中求进,集群发展的原则
在继续保持我市传统汽车优势的同时,更加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整车和零部件配套产业链的资源优势,努力培育本地企业,促进优势企业快速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投资建厂。从包括电池、电机、电控、整车、销售、充电、售后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统筹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四)坚持产业发展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原则
发展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与扩大产品推广应用并举,既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和配套体系建设的扶持,又要根据地方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品优势和发展需求,制订有助于扩大新能源汽车产品推广应用政策和措施,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对新能源汽车从设计、制造、运输、储存、使用和用户、报废回收整个生命周期加强监管和服务,营造产业与应用互动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整车生产规模居于国内前列;骨干企业和产品具备国内市场竞争力;整车、零部件形成完整生产配套链条;相关服务业同步发展,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生产性服务业、新兴业态等相关环节共同构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全市新能源汽车形成年产40万辆的生产能力, 2016-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突破30万辆。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产值300亿元,占汽车产业的比重为9%,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30%。
五、发展重点
整车重点开发生产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客车,以及相应增程式车型;加快开发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主要是MPV和SUV产品);积极发展或引入新能源客车产品;大力发展新能源专用车,扩充新能源汽车产品类型,提高新能源专用车生产能力;跟踪研发燃料电池汽车,加强对燃料电池汽车等先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前瞻性研究,紧盯技术和产业发展动态,做好技术储备和产品研发储备工作;探索开发生产换电式纯电动汽车。
零部件重点促进整车企业与关键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和生产配套,重点发展底盘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通过自主开发或者合作开发,掌握其核心技术,并力争实现本地化配套。加大轻量化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生产适合新能源汽车的车身和底盘结构,充分利用车身、饰件、塑料件、冲焊件等现有配套体系实现为新能源汽车本地化配套;积极引入充电设施生产企业。
六、重点推进工程和项目
重点扶持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设计及产业化,整车生产线建设,关键零部件开发及制造,充电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示范等领域项目。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5个整车制造基地;3个新能源专用车制造基地;4个研发检测中心;10个以上零部件制造基地,1个示范小区。
七、保障政策和措施
(一)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导
充分发挥现已建立的柳州市汽车产业领导小组、柳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联席会等工作机制,部门各司其职,加强规划和组织实施,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二)强化政策引导和扶持
1. 加大对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扶持
现有汽车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科技经费等财政扶持资金重点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倾斜。
2. 给予新能源汽车产品奖励
对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汽车产品公告的柳州市行政区域内具备独立法人的汽车生产企业,在5年内,市财政每年安排财政预算资金,本地企业每获得一个新能源汽车产品公告,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3. 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鼓励政策
及时收集、传达、宣传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鼓励政策支持,做好地方优惠政策的制订和落实工作。
(三)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1. 加快推进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重点企业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等项目的实施,力争2017年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2. 保障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用地
将新能源汽车项目纳入全市年度重点项目库,统筹安排新能源汽车产业用地,保障用地需求。
3. 加强重点项目的协调和推进
按月跟踪重点项目进展,充分发挥市重大项目推进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加快项目实施。
(四)扩大资金保障渠道
1.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积极引导自治区汽车产业发展基金投向新能源汽车企业和项目;柳州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投向新能源汽车企业和项目;积极组织申报国家、自治区资金项目计划,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资金支持。
2. 建立社会资本投资机制
建立以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自治区汽车产业发展基金为核心、商业银行融资为支撑的社会资本投资机制。发挥引导基金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方向。鼓励商业银行融资社会资本,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运用“PPP”建设模式,推进新能源汽车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 建设新能源汽车招商项目库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方向,收集相关资料,策划招商重点项目,选准招商对象,锲而不舍的进行跟踪对接。
2. 与整车龙头企业联合招商
充分发挥整车企业对配套零部件的影响力和现有零部件企业存量优势,吸引外地企业或资本新建或通过重组合作方式,建设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及车身系统、电子电器本地配套产业链。
3. 做好落地项目服务工作
做好落地项目的土地保障、项目审批、政策落实等服务工作,以优质服务促进企业扩大投资,或者以商招商吸引外来投资。
(六)加速构建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检测体系
1. 建立新能源汽车公共检测机构
充分利用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柳州)、国家进口汽车检测重点实验室(柳州)平台,增添检测、实验设备,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为柳州市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公告检验、3C检验、进出口强制检验、研发委托试验、标准制定等方面的技术服务。
2. 支持骨干企业研发中心建设
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实验室、汽车试验场等产品研发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零部件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提高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研发技术装备水平,引进或培养企业产品研发队伍,为新能源汽车技术储备、产品研发提供支撑。
(七)积极培养和引进新能源汽车研发专业人才
1. 落实新能源汽车人才优惠政策
落实现行人才和智力引进优惠政策,在政策、待遇、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支持,协助解决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支持企业通过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项目开发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和招聘海内外高端人才,扩大新能源汽车高端人才队伍,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 加大各层次人才培养
一是依托柳州高校资源,鼓励开设电化学、材料学、汽车电子、机电一体化等新能源汽车相关学科;二是加强与市外高校和市内企业联系,建立“定向输送”模式,为企业发展做好人才资源储备;三是以骨干职业学校为基础,加强技术工人的培养、培训,培养高素质工人。
(八)推进新能源汽车“互联网+”
1. 鼓励新能源汽车开发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相结合
鼓励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开发阶段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自动驾驶、移动办公、移动娱乐等功能,使产品由单纯的交通工具向多功能的移动终端发展,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相结合。重点研发智能监控系统、应用软件、智能车载系统等;与第三方公司合作,联合打造车联网监管与服务平台,从而打造适合企业产品特点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
2. 打造统一的新能源汽车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柳州市统一的新能源汽车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九)加强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
1. 鼓励和引导企业执行国家相关技术政策
鼓励和引导企业执行国家发改委等5部委2016年发布《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15年版)》相关规定。
2. 建立新能源车电池循环利用产业链
支持引导企业研发电池梯度利用和回收技术,出台动力的电池梯级回收鼓励政策,对从事动力电池回收的企业,鼓励整车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从事动力电池梯级回收,并给予一定的资金鼓励。打造梯次回收产业链:依托本地整车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由运营商、汽车厂和电池企业合资成立的梯次利用产业集群,形成完整的动力电池梯级回收产业链。
3. 加强废旧电池的监管
加强日常监管,督促相关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严格落实各项环保规定,严防重金属污染。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2016年12月30日印发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