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将北汽、上汽、长安、一汽、广汽、东风六大乘用车企的动力电池做了系统性概述。大国企的电芯厂家和PACK供应商一目了然。
首先从六个国企大集团开始说起,其主要情况如下。
1)北汽
在常州的2015 国际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测评研讨会上,北汽整理其规划,如下图1所示:
已经有的车型:E150/E200
这是北汽C30DB的小型车平台,在上公告的所有车型中,轴距均为2500,这个车型采用了四家电池供应商的产品。根据2014年9月~2015年3月销售量:
(占股19%)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使用SK的软包单体,对应车型BJ7001/2B3D2-BEV,合计生产1600台。
(占股24%)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使用ATL的硬壳单体,对应车型BJ7000B3D1-BEV和BJ7000B3D5-BEV,合计生产5600台。
北京波士顿动力电池有限公司(采用圆柱电池)和北京光宇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在这个车型平台有公告无量,均为后备供应商。
绅宝EV C70GB,也就是萨博的平台,选了两家电池供应商,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波士顿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这个车型定位为公务使用,量较小。
威旺307EV,哈尔滨光宇电源股份,物流使用。
图1 北汽新能源战略规划
开发车型:
C90LB,根据分析可能是采用了奔驰E(W211),也就是北汽老大秒杀特斯拉的战略车型。
C50EB、C50ES、C71GB、C70GP C80GB 均是在原有SAAB平台上的演化产品。
C30DS、C30IB 是在原有小型车的进化。
由于原有的续航里程规划过程中,需要按照50%以上的提升,所以从电芯到电池包的设计,都需要有战略性提升,相信北汽入股的Atieva也会取代原来做LFP的。北汽是一家很有趣的公司,在统一定义电池包的机械、电气和冷却接口,通过校正软件设置,可以兼容LFP和三元的电池,这个后期的维护难度可不小。在整个六大国企集团里头,对新能源业务的侵略性最强。
2)上汽集团
下面这张图是2013年的行情,对于200KM的高端BEV而言,数据肯定是过时了。
已有车型:E50BEV(258辆)和荣威550PHEV(3720辆):都是ATBS捷新用原来万向A123的电芯。
未来车型:950PHEV和高端BEV,由于上汽用的是软包体系,后续和LG合作的可能性较大。
总体而言,上汽对于电池系统开发的参与度和投入较大,整个系统验证非常完善。
上汽的合资企业,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沿袭外资方所选,这块内容将在国际车厂的选择予以叙述。
图2 上汽新能源战略规划
图3 荣威550PHEV 电池系统
3)一汽
一汽一共宣布的有三款车型:
奔腾EV(100辆)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用的比克的电池单体。
奔腾PHEV(440辆)这是一台BSG+P3结构的PHEV,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用的比克的电池单体。
欧朗EV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提供的电池系统。
对于一汽电池战略和新能源战略,与上述两家相比,有些缓慢。
4)东风
东风新能源旗下的车型,有E30和E30L,这是两款和知豆差不多大小的车型,其电池的分别为:
上海航天电源(811):就在我家附近的电池厂。
浙江佳贝思绿色能源:做LiFeMnPO4的,细节待查。
天津捷威动力是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的合资公司,细节待查。
东风的合资企业动作并不慢,包括:
郑州日产:两款纯电动SUV,分别由北京波士顿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和无锡丰晟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东风日产:晨风完全沿袭AESC的设计,相当于Copy过来。
5)长安
长安的事情比较简单,在北京的出租车,用的是普莱德的电池。逸动纯电版,单体可能是LG的,由长安新能源公司做Pack企业。在乘用车这块的规划,根据其目标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7款、两款SUV和7款轿车,其早期的规划和当前实际量产还是存在一定的疑问。
图4 长安现在早期规划
6)广汽
广汽真正可以卖的只有一款传祺增程,根据公告显示有两个供应商,万向和惠州亿能。
下面的车型可以说是个远期规划。
图5广汽新能源规划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