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3月18—19日,“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高峰论坛”将在江苏盐城举行。 本次论坛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联合盐城市发改委、盐城市经信委、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举办。此次论坛将以“聚焦商业化瓶颈、推动市场化转型”为主题,围绕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政策环境、商业模式、运营安全、充换电设施等问题进行研讨。在本届论坛上,电池技术必将成为一个讨论的主题,在3月19日上午,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学杰将以“国内外动力电池材料进展及趋势”为题进行演讲和讨论。会前,就近期电池行业的热点情况采访到了黄学杰专家。
在本届论坛上,电池技术必将成为一个讨论的主题,在3月19日上午,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学杰将以“国内外动力电池材料进展及趋势”为题进行演讲和讨论。
会前,就近期电池行业的热点情况采访到了黄学杰专家。
“十二五”电池关键材料和技术有一定突破
作为国家863计划动力电池的责任专家,我国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和技术方面,黄学杰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成为国际上主要的磷酸铁锂、三元和锰酸锂正极材料,石墨和钛酸锂负极材料,电解液生产国,其中磷酸铁锂、负极和电解液产量均超过全球的50%,并成为国际一流电池制造企业的材料供应商,隔膜和六氟磷酸锂规模化生产技术的突破,使电池成本以较大幅度下降。目前高端三元材料的前驱体主要在我国生产,但高电压高容量正极材料技术需进一步提升,新型负极材料、高性能电解液、高端隔膜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
“十三五”将加强材料创新和材料制备新技术研究
正如上述所说,在高容量正极材料、新型负极材料、高性能电解液、高端隔膜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那么下一步,也就是在十三五期间,在动力电池基础材料方面,我国又将加强和提升哪些呢?黄学杰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需加强对于电池材料创新研究和材料制备新技术研究,形成关键专利,补技术链之短板,提升材料产品技术水平和进一步降低成本。动力电池整个产业链需协同开发,形成系统优势,提升行业能力。预计到“十三五”末,不仅产量上保持优势,技术上也将居于国际一流水平。
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 安全性和比能量可两者兼顾
要想技术上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必定要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电池比能量,这就牵扯到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如何兼顾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黄学杰认为,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可以做到两者兼顾,单体电池比能量的提升主要依赖于正负极材料,一些高容量的电极材料安全性低一些,正负极材料本身通过掺杂何表面包覆等处理可提升稳定性,还可以通过隔膜、电解液和电池设计制造技术的改进来提高电池安全性。除单体电池外,电池组的管理技术、设计和制造水平也与汽车电池的安全密切相关。
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多元化发展
在近期,黄学杰在行业内会议和论坛上曾表示:高性能电池的发展依赖于正极/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技术的进步。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具实用性的新能源汽车用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的材料体系非常丰富,目前改性锰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石墨负极材料配对的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新一代高比能量电池正在发展之中。采用磷酸铁锂正极的能量型/功率型电池和采用钛酸锂负极的功率型电池在电力储能领域也已获得规模示范应用,寿命、可靠性和经济性还在进一步提升。
不过,就当前在锂电行业议论纷纷的磷酸铁锂与三元材料的 “路线之争”,黄学杰也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观点。黄学杰认为,目前来看,安全性最高的依然是磷酸铁锂。作为目前国内动力电池的一个主要路线,磷酸铁锂是目前最现实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支撑了国内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未来在动力和储能领域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另一方面,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的限制,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会多元化发展。”黄学杰说,“与其空泛地探讨哪种材料更好,还不如切实地做点实事,做磷酸铁锂的继续做好磷酸铁锂,做三元材料的厂家也应该继续做好三元材料,在自己选定的方向上做好做大,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近年来,三星、LG等韩国企业开始在国内设动力电池厂,黄学杰表示,这些企业走的三元加锰锂的路线,会推动国内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向三元材料的转变,有一些国内企业开始研发三元材料加锰酸锂正极的动力电池,以满足乘用车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未来几年动力电池材料多元化趋势将更为明显。
在即将于3月18日召开的“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高峰论坛”黄学杰就当下热议的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发展方面等电池行业的热点话题将进行深入阐述。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