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10月28日-30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和电动汽车百人会、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联合主办的“2014电动汽车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在北京香格里拉举办。 上汽集团前瞻技术部项目总工程伟先生介绍了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规划,插电式、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齐头并进,其自主知识产权的EDU获得美国专利。以下是发言实录。
大家下午好,接下来我代表上汽和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上汽在新能源方面的一些进展情况。
整个报告分三个方面来展开,第一个介绍一下汽车产业的未来之路,从行业角度谈一下我们对整个汽车产业未来之路的理解和认识。今天上午这些嘉宾应该说有一个共同的观点,目前我们汽车产业所面临的一个形势或者说当前的现状,环境和能源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汽车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一方面从环境来讲,大家知道,汽车尾气是二氧化碳和城市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我来北京之前,上海的同事跟我说,说你去是不是要戴口罩。大家一提起雾霾,汽车产业往往是第一个被拿出来说的对象,也就是说环境已经给整个汽车产业发展有一个非常大的环保的压力。从能源角度来讲,目前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制约汽车行业发展非常关键的因素。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汽车产业未来的方向应该做到环境友好、具有可持续性,达到这样一个目标的话,我们认为应该有这样三条途径,第一个就是新能源,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它是应对环保和能源挑战的一个有效途径。第二块是智能化,大家也知道谷歌的无人驾驶出来之后,各大主机厂纷纷跟进,智能化可以整合整个的智能交通系统,提高效率和安全性。第三个是互联网,互联网可以做到我们汽车作为互联网当中的一个节点,构建互联网生态的使用环境和服务环境。
第二个从政府层面来看,中国政府一直在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从规划管理方面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以及《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特别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当中提到了纯电战略转型。另外一块对企业压力更大的就是企业的平均燃油消耗限制,对乘用车我们在明年,也就是2015年达到6.9升每百公里,2020年5升,这应该是非常大的压力。同时在研发层面,863层面的“三纵三横”,给了很多项目的支持,在一些关键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工信部的技术创新工程对产业化的方向投入了非常大的资金。最后是消费补贴层面,新能源汽车的购车补贴,包括今年9月1号起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免征,还有电动汽车用电价格优惠。总的来看,发展新能源汽车无论从外部的环境还是我们行业自身的认识,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未来之路。对上汽来讲,新能源这块从2000年以来做了很久了,在做的过程中我们逐渐也明确了我们在新能源方面的技术路线,重点加快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同时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升级和是示范运行。大家可以看到在混合动力这边,我们2009年混合动力客车已经推出了,在2010年我们荣威750的混合动力轿车也上市,2012年是荣威550插电强混上市。纯电动最早我们是在2007年我们的超级电容客车开发完成,2010年我们的纯电动客车投入整个世博,2012年我们荣威E50上市。最后是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这块上汽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也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最早在2001年在三亚开发了凤凰一号,后面我们自主开发了基于750的燃料电池轿车,2014年我们开发了最新一代的燃料电池轿车,这个已经拿到了公告目录。在整个新能源的开发过程当中,我们同时进行了一些示范运行和推广,比较重要的两个节点就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整个世博会我们投入了1125辆新能源汽车,包括了纯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和客车、轿车、观光车。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主要是在园区内示范运行,因为是零排放。混合动力主要还是在整个园区外。因此说世博会6个月时间,我们经历了台风、高温包括暴雨的考验,积累了非常好的经验。这里有个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整个世博会期间我们总载客超过1.2亿人次,运营历程2900万公里,节约燃油2811吨,减排二氧化碳8854吨,减排有害排放物285吨,应该是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运营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另外一方面,对企业来讲更重要的是,通过世博会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能源汽车真实的使用环境,这个为我们后续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升级和改进,应该说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另外一块就是今年我们在国家科技部的指导下,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创新征程—2014上汽新能源汽车万里行”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主要是想对我们上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成果进行一个集中的展示,同时也是想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典型工况下去验证一些整车的性能。还有一块是整个的产业促进作用。整个车队我们一共有八辆车,有三辆荣威的燃料电池汽车,有两辆荣威E50,还有两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同时我们还有一辆柴油版。整个活动分了三线,第一线是西部,高海拔,在西藏的日喀则和拉萨,这个活动已经完成了。另外一块是北线,从上海到南京,经青岛、大连、唐山、北京,这个活动也已经完成了。现在南线这块,昨天应该是佛山站的活动刚刚完成,下一步我们是在昆明整个任务完成之后11月份去成都参加今年成都的必比登挑战赛,这是整个我们在示范运行这块的工作。
接下来在产品开发这块做一个简单介绍,首先介绍国内首款我们开发的纯电动轿车荣威E50,E50是真正意义上是一个正向开发的,也就是说车身、底盘是我们基于全新的动力系统重新开发的,这辆车的定位,因为它是A00级的小车,家庭的第二辆用车,主要是上下班代步、购物或者接送小孩等等。有几个技术指标,第一个是百公里能耗我们是12度电,理论上行驶成本非常低。第二个是电池寿命,循环寿命超过2000次,应该可以做到在整个车辆的生命周期内电池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还有便捷性,快充在30分钟内可以充满80%的电量,日常用,在家里慢充大概6个小时可以充满。安全这块我们也是C-NCAP四星安全标准。动力性来讲,这辆车如果在城市,更关注的是低速的加速性,0到50公里的加速是5.3秒。
接下来是三核插电式混合动轿车,荣威550PHEV,这款车是我们基于传统荣威550开发的,其实用了一个混联的方案。第一个数据是百公里油耗2.3升,这个基本上应该是用油成本也是非常低的。第二个和E50类似,我们也达到了C-NCAP的安全标准。另外因为我们有两个电机,整个的尖峰扭矩大约587牛米,整个的动力性在超车、加速应该说性能是非常好的。还有纯电的续驶里程是58公里,另外500公里的续航里程,跟纯电动比,可以免除里程焦虑的问题。在上海基本上再加上上海的牌照这些补贴下来,应该还是非常优惠。
最后是这款产品我们介绍的国内首款上市的燃料电池轿车,今年我们拿到了公告目录,拿到了3C认证,入选了节能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荣威750FCV,燃料电池这个车它的排放非常干净,水,真正做到环保无污染。最高车速150公里/小时,其实跟传统车比较接近。百公里氢耗1.2公斤,跟丰田比可能还有一些差距,但是我们在这块整个系统的效率做得非常高了。冷启动温度零下10度,基本上南方城市可以覆盖,但是北方比较寒冷的地方是我们在努力的地方。续驶里程我们做到了300公里,这个主要还是取决于整个的储氢量。
除了整车开发之外,我们在一些关键的子系统和零部件这块应该说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一些成果。比如说我们现在上汽自己做的,因为我们没有合资公司,做的高性能的动力电池系统,他是用的磷酸铁锂体系的,安全性更好,我们用纳米级的磷酸铁锂的材料。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我们做了3年480多项最严格的实车道路实验,当时在黑河零下30度的低温测试中完成。再一个是系统达到IP67防尘防水等级。电池寿命,实际使用寿命可以超过10年。
再一块是我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DU,在这一块它是一个集成的驱动单元,里面涵盖两个电机,一个TM电机,就是我们说的牵引电机,还有一个ISG电机,功率小一点的,一个集成式的启动发电机。包括有两档自动变速机构、干式离合器和液压控制系统,这个我们在美国已经拿到了专利授权。通过这个EDU系统我们可以实现整个的纯电动、串联、并联包括混联平滑的切换。既可以达到动力性非常好,而且可以尝试比较低的油耗,这个是我们整个在动力集成这一块取得的成果。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应该说整个摸索或者探索过程中碰到了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对上汽未来的新能源之路也做了一些设想。总体来讲还是按照原来在做的一个技术路线再进一步的提升,比如插电式强混,那我们还是在已有的EDU平台上进行持续的改进开发,提高系统效率。然后在不同车型平台上去应用,进一步降低成本,这个是我们下一步主要的目标。对纯电动车来讲,就是整个动力系统效率的提升,技术优化的升级,特别是我们现在认为比较重要的对纯电动车来讲,创新整个商业模式,比如上午也有专家提到的分时租赁,可以解决里程焦虑等问题。第三个是燃料电池,上汽在这块也做了非常长的时间,我们还会继续在这一块技术持续的升级,并且跟踪国际的先进,争取早日进入第一梯队。另外是结合加氢站的建设,进一步扩大示范规范。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