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评论员张少华发表评论员文章:【治理雾霾单限私家车是懒政体现】近日媒体上同时出现了两则消息,“京津冀长三角重污染区已连成片”,而“多地市民在限购传言下扎堆购车占车牌”。
不管多个城市的限购传言是否最终都会成真,但是在以治理空气污染之下,酝酿私家车限购的城市愈来愈多却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把雾霾治罪全归于私家车进而进行限购限行,却是一种选择性失明的表现。应当看到,燃烧秸秆、大量用煤、工业排放、油品质量等等,都是深度影响空气质量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燃烧秸秆造成了近来一些地区的空气污染的元凶。某地现场采访记者被秸秆燃烧后的浓烟包裹,竟在近在咫尺的镜头前说着说着就不见了人影。“情森森,雾蒙蒙,浓烟锁重楼。秸秆之烟天上来,问君开车几多愁。互相见,泪朦胧,灰飞烟灭几时休”的调侃,也见诸网络。
与此同时,冬天取暖烧煤烧炭,日夜不息。如果后处理设施没能跟上,也会排放出大量颗粒污染物。有居民投诉说:“电厂一年四季烟雾缭绕,身居附近的居民深受其苦,家中门窗不敢常开,阳台、院子天天打扫都会有一层黑灰覆盖,在家呼吸的是带烟尘的空气,种的菜也是蒙了一层烟尘”。可见,提高燃煤企业的烟尘处理能力刻不容缓。
此外,私家车绝大多数是汽油车,对雾霾中PM2.5的贡献远远不如柴油车。
数据显示,柴油车在全国范围内虽然占总数的5%,但是它排放的有害物质占到了机动车污染物中的八成。与同级别尾气排放标准的汽油车比较起来,柴油车排放的颗粒物超出近100倍,氮氧化物同样多出30%。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警告说,柴油汽车尾气致癌,其危害性不亚于石棉、砒霜、砷、锶-90、中子辐射、油漆、二手烟等物质,
但是,更清洁的柴油车却面临有技术没有配套油品的尴尬和无奈。一纸油品不能供应的通知,便宣告了商用车国4再度推迟。从原定的2011年1月1日到2012年1月1日,再从2012年1月1日到2013年7月1日,商用车国4的实施至今未见踪影。其背后原因,主要是高标准的油品供应滞后。事实上,绝大多数汽车企业已经完成了国四产品的准备工作。车企陷于两难境地,研发的积极性骤然降低,技术降污的步伐不得不放缓。
国四标准颗粒物(PM)、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以及氮氧化物(NOx)的限值分别为0.02g/(kWh)、1.5g/(kWh)、0.46 g/(kWh)和3.5g/(kh),相对于国三标准的排放限值来说,进一步减少了八成的颗粒物。业内人士指出,在连续雾霾天气的袭击下,柴油车国四标准几度推迟全国实施,实在是不可思议。尽快提升油品质量和推动降污技术的进步,从能从根本上减少车辆污染物排放。
在油品不给力的情况下,给柴油车“戴口罩”,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降污减排的折衷途径。上月,南京市要求对2005年1月1日以后登记、行驶里程不超过30万公里或者2001年9月1日起注册登记、排放达到国Ⅰ标准且行驶里程不超过10万公里的特种车辆以及购买时价格昂贵、使用里程较少、目前残值较高的柴油车加装“尾气颗粒捕集器”,从而能减少95%的PM2.5排放,还城区的一片碧空蓝天。
加装“尾气颗粒捕集器”,同样能升级排放超标的黄标车,大大减少污染排放。改造和淘汰“黄标车”,对改善空气质量意义重大。专家指出,每淘汰1万辆空气主要污染源之一“黄标车”将相当于减少28万辆国Ⅳ新车污染排放量。
目前,多个地区糟糕空气持续、雾锁烟环、污染指数爆表,预警也被定格为红色最高级别。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趋势,不少城市正酝酿控制机动车数量过快增长、考虑采取限购、限行的政策。但是如果对上述影响空气质量的诸多因素视而不见,单单对私家车进行限制,未必能取得政策发轫初衷的期望效果。
鼓励秸秆还田、提升热电厂烟尘处理水平、给柴油车戴口罩、加快淘汰黄标车、供应更加清洁的燃油、城市公交的燃气化电气化,才是应当出台相关政策、予以突破的方向。
不溯根追源大力解决相关问题,单单的限购限行私家车,就无异于是一种快刀斩乱麻的懒政体现。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