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新能源汽车

贾新光:自主品牌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2013-04-16 09:08:19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具有高投入、高难度、高风险、高效益的特点,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同时这种投入又具有动态性、持续性,所以自主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首先是要加...


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具有高投入、高难度、高风险、高效益的特点,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同时这种投入又具有动态性、持续性,所以自主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首先是要加大投入。广汽乘用车董事长曾庆洪曾经说过:“自主创新关键还是研发,研发就是烧钱,得投入,没钱做不了,这几年在研发这一块还是投入比较大的。”有一次薛荣兴介绍现代汽车的发展经验,其中有一条就是不管经营效益如何,每年都要把足够的研发费用打出来,而且要全部花掉。

即使零部件的研发也所用不菲。奔驰公司1967年开始进行安全气囊的开发,在耗费了13年的时间、250辆测试车、超过2500次的碰撞测试和700万公里的行驶测试后,1980年12月在S级轿车上正式配备安全气囊。

2011年,美国Autoblog报道,有的机构调查了世界上一些大型汽车公司在研发方面的经费投入,结果发现,大众汽车虽然是世界上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但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却超过了丰田汽车和通用汽车。宝马和本田在研发经费上的投入占到其总营业收入的5.5%,大众紧随其后,占到5.4%。最令人震惊的是丰田汽车的研发经费仅占总收入的区区3.8%。

报告说,起亚的研发经费还不到10亿美元。然而,现代起亚对其相对较小的研发开支预算管理的十分高明,因为现代和起亚已经在过去几年利用高产量和一定数量的、具有高竞争性的车型抓住了其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我们不得不说他们对于每一美元的研发投入都做出了非常值得的投资回报。

东风汽车、上海汽车和一汽集团三家企业进入了2011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但我们的汽车集团或汽车企业仍与跨国车企有着巨大的差距,那就是企业的研发费用在企业整体经营额中占比太少。根据《全球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排名》统计,在整车领域,我国也有三家整车企业进入榜单:东风、上汽和比亚迪分列19位、21位和23位。其中东风和上汽的研发投入排名要低于它们在500强汽车行业里的企业排名。我国上榜的三大企业的研发投入总和为43.4亿元,仅为位列榜首的丰田汽车一年研发费用的十五分之一,后者全年研发费用为623.6亿元。

中国汽车业研发投入为什么低?2012年6月1日,国家审计署官方网站披露了自去年以来审计的15家特大型央企的审计结果,其中“2012年第14号公告”是对中国一汽集团的2010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

一汽集团在接受审计署审计过程中共暴露了四类问题,分别涉及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重大经济决策事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和内部管理。审计署“公告”指出,“2008年至2010年,一汽集团自主产品研发投入比例偏低,自主品牌汽车盈利能力不强,整车业务利润主要来自于合资合作子公司。”

国务院《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要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重点骨干企业达到3%以上”,这个要求其实不高。从全球汽车企业研发费用对销售额的占比来看,占比最高的为保时捷,达到11.3%;大众、通用、本田、戴姆勒、日产、宝马、雷诺等在5%以上;丰田、福特、标致在4%~5%之间。菲亚特、铃木、马自达和富士重工在3%-4%之间。国际平均4-5%。

中国入围《全球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排名》的三家汽车企业中,比亚迪研发费用占比最高,为2.9%,东风达到了2.3%,上海汽车为1%。

近年来,政府呼,企业喊,舆论叫,好像汽车工业在创新方面热闹得不得了,然而实际上中国汽车工业研发费用总量仍然偏低,2009年全行业投入规模460.6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即使我们的企业达到3%,也只是全球水平的下限,连平均水平都达不到。全行业的研发费用投入也仅在大众和通用之间。

中国汽车行业研发费用是由几百家汽车企业构成的,就是按130家整车企业平均值算,每个企业也就2亿多人民币。投入甚少。

另一方面,从对一汽审计的披露来看,即使是这样少得可怜的研发经费中间,还是有不少的水分。此次审计15家央企中,汽车行业只有一汽一家,而同样的问题并不只存在于一汽一家。

最近公布的国务院《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把企业的自主创新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任务,提出:“坚持把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链条,促进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紧紧抓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有媒体报道说:“欧朗最初的发布和上市活动可谓群星闪耀:不惜重金邀请苏打绿、尚雯婕、吴克群和丁当等9位时尚明星,每人为欧朗写一首专属新歌,拍一部微电影,举办一场专属演唱会。这样的大手笔,别说在自主品牌中没有,合资企业中也鲜见。在上市现场,一汽主要领导悉数到场,足见厂家对这款产品的重视。”

这样一款大投入、大手笔,号称由一汽技术中心历时数年、自主研发成功的新车,却如泥牛入海般迅速湮没无闻。欧朗与老捷达均系大众PQ32平台的衍生车型,这个平台早已是大众自家的淘汰货。这就说明,就是现在有限的研发资金,一汽也没有用在正地方,上市活动一掷千金,挥金如土,但是对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却舍不得投入。现在的消费者也不那么好糊弄,一汽这样作对得起支持自主品牌的消费者吗?

去年,贾可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和和一位中国汽车界的前辈进行了长达近7小时的谈话,“我们谈到了中国汽车圈巨大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利益链条,我们谈到了一些从业者为了私利已经忘乎所以的猖狂。就是在最近,在北京车展后,一家重要汽车公司负责销售的一位副总经理被抓,就我们所知的案情,他的所作所为几乎就是赤裸裸。虽然这是个偶发案件,但是却折射了许多中国汽车业不详的暗影。

这几天,“一汽百亿资金蒸发,数百名高官遭受调查”令人震惊,企业宝贵的资金,实际上被一些腐败的国企高管贪污和挥霍了。

为了保证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了为虎自主品牌汽车的声誉,为了有限研发资金的安全,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监管。审计署在汽车工业仅仅审了一汽一家,就卷起了如此震撼的审计风暴,其他的国企都能纯洁如少女吗?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综合报道 来源:网易汽车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