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刚结束,包括金华青年汽车、上汽唐山客车、重庆力帆乘用车、郑州日产汽车、上海申沃客车、南京特种汽车制配厂、重庆恒通客车在内的7家企业便因“骗补”收到了工信部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这已经是国家相关部门对新能源汽车“骗补”企业查处以来公布的第二期名单。
几家欢喜几家愁。一边是7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骗补”行径“败露”,收到工信部的处罚决定书;一边是10家企业斩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在对市场运营主体一收一放的同时,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也已开始执行。不仅如此,在推翻以往五期补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之后,新一期的补贴《目录》也正式出台。
在如此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在2017年首月迎来了产销数据的“断崖式下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2017年1月,新能源汽车共生产6889辆,环比下降92.2%,同比下降69.1%,销售5682辆,同样环比下降94.5%,同比下降74.4%。无论是从生产环节还是从销售环节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均出现严重的下跌。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2017年注定将是新能源汽车深度变革的一年。
收兵尚远
前不久,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强调,未来将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专项督察,严厉打击“骗补”行为。
继去年12月20日工信部对涉及“有牌无车”的4家“骗补”企业下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仅一个多月之后,7家涉及“骗补”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再度被曝光。
此次,工信部对7家“骗补”企业的处罚方式包括:撤销7家公司问题车型《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暂停7家公司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资质,责令7家公司进行为期两个月整改,整改完成后,工信部将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与第一批被处罚的企业相比,对第二批企业的处罚力度明显减弱。
在此之后,各家被罚车企相继作出回应,力帆乘用车、重庆恒通、郑州日产等几家与上市公司关联的企业,其上市公司在公告中纷纷确认已收到工信部的处罚通知,并表示将积极配合要求进行整改。
不过,尽管工信部已处罚了两批新能源汽车“骗补”企业,但对这一问题的追查并未结束。前不久,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强调,未来将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专项督察,严厉打击“骗补”行为。“不管有多少,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这些企业跑不了,国家财政补贴没有全部到位,没补的钱一定扣下来,已经补的钱一定要扣回,并且依法处置,直至取消企业资质。”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在首批4家企业被处罚之后,一份涉及93家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骗补”和违规谋补名单》在业内流传。有新能源汽车领域专业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这份名单有相当的可信度。这份名单来源未知,涉及企业多达93家,违规车辆76374辆,涉及金额共计92.7亿元之巨。
记者对比目前已受处罚的11家企业,发现无一例外位列其中。不仅如此,金华青年、郑州日产、上汽唐山客车、南京特种车和重庆恒通的违规车辆数量和涉案金额都与这份名单中一致,而上汽申沃和力帆乘用车也仅是违规车辆数量略有差异。
按照苗圩的说法,对于新能源汽车“骗补”企业绝不姑息。而两批处罚名单之后,后续或将还有企业因“骗补”而被曝光。上述名单中的企业是否会逐一被证实“骗补”,也令业内猜测不已。
大浪淘沙
按照国家计划,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在今年的基础上再降20%,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或将彻底告别补贴。
让如此多企业铤而走险的,是此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领域丰厚的补贴。
财政部数据显示,自2009年起,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助,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高达334.35亿元。大手笔的补贴促使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两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骗补”等一系列问题。
鉴于此,2017年1月1日起《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的通知》正式实施,补贴新政策提高了补贴门槛、加强了惩罚措施,补贴标准也相应地比上一年度有所降低,这些措施意在杜绝新能源车企违规“骗补”事件的发生。
根据最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2017年国补按照计划退坡20%,地补不高于国补的50%。这也意味着,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波动相对较小,将退坡0.5万至2.55万元不等;电动车型退坡较为明显,在全国绝大多数地方总补贴降低幅度达40%。也即,之前可以补贴11万元的新能源汽车,今年购买就要额外多支付4.4万元。对于补贴后价格大多在3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车来说,这势必影响部分消费者的购车选择。
数据已经证实,补贴的退坡对今年1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巨大。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有销量的新能源企业只有7家。销量过千的只有两家:分别是北汽(1536辆)和江铃(1125辆)。这两家企业共销售新能源车2661辆,占1月总销量的77%。此外,比亚迪、众泰、长安、奇瑞等在内的主流车企销量都出现了高达80%~90%的同比下降;江淮、吉利等车企在1月出现了“0”销售的尴尬数据。
而新能源补贴的退坡仅仅是一个开始。按照国家计划,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在今年的基础上再降20%,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或将彻底告别补贴。
此外,新的补贴《目录》仍在路上则导致了生产端的下滑。1月23日,2017年首批《目录》正式公布。在此之前,去年以来陆续公布的五批推荐目录宣布推翻重审。“没有明确的补贴以及没有目录,车企一时不好生产。”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如是说。
当然,除了政策调整因素,受春节因素影响,1月的市场本来就是购车淡季。诸多因素叠加,1月的新能源市场销售进入停滞期也在情理之中。
阵痛升级
近年来投入重金招兵买马、大肆建厂的举动也印证着仍处于“门外”的互联网造车的野心。
尽管由“骗补”而引发的政策组合拳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掀起不小的波澜,但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压力绝不仅在于此。10张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牌照的发放,意味着这一竞争环境日趋严峻的领域将迎来新的“鲇鱼”。
2月7日,国家发改委在官网发布批文,正式批准了国能新能源和云度新能源两个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项目。加上之前的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长城华冠、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车、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已达10家。根据发改委批复文件内容显示,云度新能源项目由福汽集团、莆田市国投、自然人和海源机械4方共同出资设立,总投资约20亿元,建设地点为福建省莆田市,项目建成后可达成6.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产能。国能新能源项目是NEVS天津子公司,建设地点为天津滨海新区,项目建设规模为达产后形成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产能。
在目前拿到“准生证”的10家新能源企业中,传统整车厂占了60%,零部件供应商转型类企业占了40%。而互联网造车包括呼声最高的蔚来汽车、车和家、乐视目前均未获得资质。
不过,互联网造车一直没有停止行动。据悉,目前车和家的工厂已经奠基预计明年投产,但也有传闻称江淮是车和家的代工厂;威马汽车在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的威马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已开工奠基;游侠汽车目前也已完成第一阶段小批量试制工厂的建设,按照计划未来将实现年产20万辆整车;此外,随着奇点汽车产业园落户安徽铜陵,奇点汽车也有望进入“代工+自制”两条腿走路的发展阶段;当然,也有明确选择代工厂的互联网企业,如蔚来汽车将选择江淮汽车进行代工。
近年来投入重金招兵买马、大肆建厂的举动也印证了仍处于“门外”的互联网汽车企业的野心。这也意味着,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格局将愈发胶着。在内部不断调整、外部给予压力的双重考验下,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变革已悄然而至。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阵痛之后的新能源汽车也将朝着更加稳健、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