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新能源汽车

如果新能源生产资质只剩5个,比亚迪还不着急吗?

2016-11-18 07:28:06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如果国家规定新能源整车制造商只有10个的传言是真的,那么新能源生产资质就只剩下5席了。就像一场汽车界的选秀节目,名额越少,还没有被点名的车企就越紧张。

在继北汽新能源、长江、长城华冠旗下的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也终于拿下了第四张独立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接着敏安电动汽车也成为一匹半路黑马斩获第五张新能源生产资质。如果国家规定新能源整车制造商只有10个的传言是真的,那么新能源生产资质就只剩下5席了。就像一场汽车界的选秀节目,名额越少,还没有被点名的车企就越紧张。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国内电动车领先品牌的比亚迪新能源既不在榜上也一点不着急申请的事儿,就更让很多吃瓜群众摸不着头脑了。同时也表示深深的地担心,因为比亚迪新能源一直依靠母公司的整车生产资质来进行生产,要获得资质比亚迪新能源必须脱离母公司,并独立拥有整车生产工厂再能具备申请资格。可现在只剩5个了,当事人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比亚迪新能源在市面上卖的相当火爆,相关部门并没有出手干涉,没有牌照你就敢卖?工信部就这么“坐视不管”了?

用脚趾头想,这个都不会那么简单,比亚迪新能源这几年发展很快,尤其是掌握着新能源车电池、驱动电机等核心技术,并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早数年前,比亚迪就已经获得了生产新能源电动车的资质,并已经投入了相当规模的生产。

说到这里造车资质10个指标的谣言便不攻自破了。首先工信部的文件里并没有明确说明只有10个指标。其次,《意见稿》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之前取得新能源资质的车企应该在2年内完成审查工作。

意思也就是,原先是有一批获得新能源资质的。既然都能分批次获取了,那么将指标控额在10个还有什么意义呢?

指标限制这事儿虽然极具中国特色,但是人家没有明文规定,就把子虚乌有的“10个指标”扣到人头上,当心政府不高兴哟。

今年5月4日,工信部宣布北汽新能源获得纯电动车生产资质首张牌照;5月12日,杭州长江乘用车获得第二张牌照。那时业内还处于对新能源牌照及限额猜想阶段,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到底还剩多少张?大家毫无头绪。

曾经申请新能源牌照的企业可是不下100家,眼看着市场份额就要被其他企业抢走了,有的企业为了增加胜出的希望,还请了当地政府官员出面,车企作为是拉动当地政府GDP增长的主力,官员们表现地倒是很积极。但是然并卵!!!

发改委、工信部觉得申请的企业太多了,没有一个完善的评定标准和制度,只好拿出中国一贯的忽悠办事风格告诉大家:那不行,你们这么多人。我们得再商量商量。

倘若正如业界盛传的,提供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指标只有10家。那么这对众多没有拿到资格证的车企而言,就真的太残忍了。中国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就有一百多家,互联网造车的还有几十家,现在要来抢夺仅剩的5个名额,画面简直不忍直视!

不过好在是限制名额的说话已经被本编粉碎了没有的限额自然会提高申请门槛来控制,有的企业在资格赛就被刷下来了,因为现在这个《意见稿》要求企业应具备整车控制系统技术的开发能力以及车载能源和驱动系统的集成、匹配能力,并相应增加或提高了设计计算、仿真分析、试验验证等方面的要求,控制系统的开发成了必要条件。不少所谓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都不具备控制系统的研发能力,甚至知名戴姆勒比亚迪旗下的腾势汽车都不符合条件。特别是敏安作为黑马拿到了第五张,在很意外之余,也让工信部的评估标准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整车项目的合作伙伴不得超过两家。目前戴姆勒在华的整车合作伙伴已经包括北汽(北京奔驰和北汽福田戴姆勒两个项目)和福汽(福建奔驰项目)两个,而戴姆勒与比亚迪汽车建立的合资公司并不是一家严格意义上的整车生产公司,成立之初也并没有经过发改委等部门的审批。囿于腾势的一半外国血统,在管理上没有完善也处于灰色地带,界定也比较模糊)相当于国家为了发展新能源在腾势这儿卖了个“人情”。>>

可以看出奇瑞获得第四张资质也是早就有充分准备,据悉,奇瑞新能源项目获总投资204612万元,项目建设规模为达产后形成8.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产能,其中新增6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产能,所以奇瑞早就胜券在握了,而且就奇瑞目前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地位,拿到这个指标只分早晚。

那么第六张资质会花落谁家呢?吉利新能源、万向、还是一匹我们从未耳闻过的黑马?让我们静等工信部揭晓。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 来源: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