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中换挡、升级大趋势下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多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由企主体几大整集团主导,相对封闭。如今,汽车产业发展至产业大变革前夜,中国汽车产业资本峰会邀请各界专家以及精英探讨中国汽车展业的未来发展。以下为广汽集团广汽研究院院长黄向东讲话实录:
詹文章: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跟我们行业内的大咖和投资界、产业界的朋友们相聚一堂。
现在大家都说2014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元年,经过2015年的突飞猛进,到今年由于各个政策的推进,大家觉得现在新能源汽车卯足了劲往上冲,而且又有很多政策。再加上今年三张新能源汽车的发放,各种信息非常的充分,那么,这些行为对我们行业产生的影响,大家对这个事情是怎么看的?今后会产生什么样深远的影响?
黄向东:以下是我自己的看法,套用以前常说的一句话,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事业,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或许有点曲折。
刚才有嘉宾谈到去年包括今年的骗补,这只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发展大潮当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我们汽车人都有这个共识。
汽车作为和人类生活如此密切相关的一种工具,它的未来发展的重大的趋势有两个,一个就是电动化,另外一个可能是智能网联化。这是发展的重点,这也是全球人的共识,G20也有这个共识。
中国只不过是希望在新能源汽车这个事业上成为领头羊。我相信这件事情上,我们国家已经凝聚了共识,这个共识就是最近由工信部发布的“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图”,我也是其中的论证专家之一,这可能是全世界第一个以国家的名义,很正式的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图。那里面已经凝聚了行业内500名专家以上的,当然还有政府,政、产、学、研各界的共识,形成了这个看法,这个看法对于关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人,包括从投资角度关注的人,可能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已经规定了到2017、2018、2020、2025、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些主要的目标和指标性的任务,非常清晰。如果这些硬杠杆大家都要做到,那这个产业不得不发展起来。
比如说我是来自整车企业的,你的碳排放、碳交易,新能源的积分法,光这几条就压着你不得不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这当然是来自于社会、政府的压力,作为整车企业内生的动力也看到了,新能源汽车是我们的出路,我就不多说了,我觉得我们大家应急信心十足,在未来5—10年以及最后到2030年的发展路径。
詹文章:刚才仔细看了一下,台上几位嘉宾多数参与了中国制造202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的制定。中国制造2025应该是把中国人对于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的思考,凝聚成了共识,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意志,为我们今后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上升到国家高度,让整个社会整个资源的投入快速发展,形成我们中国的力量,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亮点。
各位嘉宾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品开发的经验非常丰富,我想让大家用一句最简单的话,对中国制造2025路线图的发布,你从内心是怎么想的?
黄向东:由一个国家把这个事情(路线图)很明确的说出来,这么宏伟的东西,可能是首篇,在全球可能是首篇。所以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国家意志、民族意志的体现,把我们5—10年要达成的目标,阶段性的指标定的很清楚。说电池要降价一半,但是我们指标2020年国家要求要你降到8毛钱1瓦时,又是现在的一半,这也是硬性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就好像没达标一样,这是我们明显可以看到的前景。
因为这个路线图的推出,我觉得我们业内人士感到从事这项工作,会心理踏实多了,做起事情有奔头了,有方向了。可能中间还有一些小曲折,比如像类似骗补这样的事件,但是不会影响到整个潮流的发展,我相信在这样的一个共识的推动下,相关的行业,包括汽车行业自己本身,包括电池的工业,也包括行业,应该说都会在这里发力,我相信这是一个很正确的发力点。
詹文章:我们现在低速电动车,估计是全世界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所以谁对这个问题有点个人的见解或者意见,需要跟大家分享一下的?
黄向东:这个话题太敏感了,这么说吧,其实所谓低速电动车这个说法也是大家创造了一个说法,也创造了一些市场。
我觉得现在主要是考虑后面该怎么做?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我倒不是说存在主义。我们可以看看其他国家,比如说邻国日本,日本有些日本标准的汽车,除了他在国际上参加国际竞争,按照国际标准、世界标准做的汽车以外,去过日本的同志都见过,日本那种小的车子,轮子也小、车也挺高,肚子挺大的车,不一定很漂亮,但是很实用。那个车如果按照现在国际标准是不合格的。
在日本因为他适合需要,但是不能轻易引进合资企业,比如说广本、广丰,如果要把这个车导入进来不太容易。因为他不符合中国的标准,这也就是我国国情,因为日本也是一个发达国家。但是即使是所谓低速电动车,它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有一定的发展要求才行,如果不引导不管理也会出事情。日本这方面虽然挺好,但是比如说中国的农用低速电动车,农用车总归也要有一个转型升级的要求,不能因为他是农民就要用特别排放高,特别噪声大的车,农民也是人。所以我觉得这个有一个引导,我相信有关部门也在和专家们,也在跟社会各界人士在研讨,怎么样把低速电动车演变成一个合理的存在。比如说没有哪个人能打进日本的市场,证明他有一定的地域影响,反倒他能打到我们中国来,包括我们中国某些车企生产的某些产品,是用他的产品转化过来的。所以我觉得这是可以细致讨论的问题,不能够非常的简单说非黑即白,要么枪毙要么让他发展,不是这么简单,太复杂了。
提问:您觉得2020年200万台年销量,能达到吗?明年大家预计大概有多少量?因为我们搞投资的对这个问题还是和领导们探讨一下。
黄向东:这要看内缘和外生两个方面,如果你看个别企业曾经吹牛达到200万辆,比如说广汽集团曾经吹牛说达到10%,如果大家这样一弄,200万辆可以达到。但是实际上的保障刚才已经提到了,比如说油耗、排放,碳交易、积分法这几个要求,整车企业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新能源汽车,所以我们广汽集团的情况是,不仅广汽自主品牌,广汽合资企业都在找广汽研究院,你们帮我们搞新能源汽车,比如说汉兰达卖多了怎么办?所有的合资企业都在广汽研究院。
詹文章:燃料电池汽车需要电池,电动汽车需不需要燃料电池呢?
黄向东:我觉得整车企业该说两句,两个不同的能源供应商,我可以简单讲一下。第一这件事情不值得争论,因为现在还看不清,各有优缺点,但是有一条是不能同意的,未来是不是锂电,我不敢说,为什么不可以是铝电?铜电?只能说电池,或者说储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燃料电池不是电池了,燃料电池是发电机,电池是二次能源的储能装置,这两个东西之间有竞争吗?或者真有竞争吗?这个说不清楚,因为整车企业是这两个的搭载者是用户,我觉得这个事情可以再看。但是有一点比如我刚才提到的特斯拉,特斯拉现在90度电跑500公里,这是理想情况下,达不到中国2020年的目标,中国2020年的目标是百公里10度电,我们可以算一下,差远了,所以看看这个东西就清楚了。
提问:比方说整车厂以前都要掌控发动机,未来有没有可能说整车厂直接掌控电池,或者是燃料电池?或者锂电池?有没有向这个趋势发展?另外往这个方向上走,会走到什么样的产业链的深度?
黄向东:有一些已经在实践了,比如说燃料电池新源动力股份明平文总跟上汽合作,甚至上汽是他的股东。因为他是发动机,燃料电池可以理解成是发动机,那是可能的。如果整车企业说我不干发动机我干什么?那是可能的。但是电池不是发动机,电池跟汽车比是油箱,整车企业一定要做油箱吗?那是另外一回事,我觉得整车可以自己考虑,有的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做就不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