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独家获悉,2017年上半年(某个月)将会集中上市10余款新车型,其中包括“唐100”、“秦100”、“混动版宋”、“电动版宋”、“混动版元”、“电动版元”等新能源汽车。而这还不包括“K系列”电动大巴、“J系列”重型电动卡车、“T系列”中型电动卡车等商用车新品。
从2010年比亚迪第一款量产“F3DM”上市、2012年“e6”、2014年“秦”至2015年“唐”上市,比亚迪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保持平均一年上市一款新能源汽车上市节奏。而在突然爆发的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比亚迪却在2015年-2016年集中上市10余款“J系列”和“T系列”电动卡车,以及不同级别的“K系列”电动大巴。
按照常理,一款新车型上市需要6个月以上的预热期,而比亚迪却在2017年上半年某个月集中推出多款新能源汽车(乘用车)。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实际是比亚迪对2017年之后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的一种预判。
至2016年9月,秦EV共售出0.7万台、e共售出0.9万台、e6共售出1.29万台、秦共售出1.8万台。比亚迪先后在宁波和长沙建立制造基地。并持续增加出口电动大巴与电动出租车的使用国家和地区数量。2016上半年比亚迪年报显示,1-6月应收449.5亿元、增长43.32%。汽车相关业务收入241.94亿元,上升36.46%,其中新能源汽车收入155.46亿元,增长1.6倍,站总收入34.58%。手机部件及组装收入165.64亿,上升44.23%。电池及光伏收入41.74亿元,上升76.57%。其中比亚迪汽车业务占总收入53.82%。
很明显,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以及财务收入,都呈上升状态。笔者认为比亚迪之所以要在2017年上半年集中上市众多新能源汽车无外乎以下2点因素。
1、技术:
在之前笔者提及,从2010年至2016年平均每年推1款新能源汽车(乘用车)。但是,在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以电池控制系统以及无人驾驶(智能控制)技术研发,比亚迪一直在以叠加形式进行研发。至2015年,比亚迪已经完成了第三代电驱动技术的验证、密度更大的“铁电池”使用的市场化、继续完善“超级电四驱”系统的效能。
2、市场:
就在国家重拳打击“骗补”行为、重罚“骗补”车厂时,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持续提升。且符合国家即将推行“燃油消耗标准”、“信用积分”政策。并做好2018年之后新能源补贴大幅退坡、2020年之后补贴消失的市场推广准备。
在笔者看来,比亚迪经历了前5年(2010-2015)技术研发、车型验证、技术完善等准备工作后,在2016年完成了多项重大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开发,并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成本优势。无论商用车领域,还是乘用车领域,比亚迪新能源整车(技术)都留给市场和终端客户良好口碑。
笔者有话说:
之所以敢在2017年上半年集中推出包括新能源车型在内10余款新车,还是源于新能源技术和市场的掌握。
2014年之后,比亚迪推出的众多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售价,都成为众多竞争对手追赶的标的。续航300公里的“秦EV”、续航400公里的“新e6”、搭载超级电四驱技术的“唐”,使用保持竞争对手1.5代的技术优势,而这一优势还将在“唐100”和“秦100”延续。
对于未来新能源市场的把控,也可以从“云轨”项目的开启、吉利推出“远程”品牌进军新能源商用车领域验证。笔者坚持认为,2017年比亚迪集中上市新车型,势必要做好服务系统的完善。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