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新能源汽车

瞿国春:新能源车准入新规即将发布 准入门槛提升

2016-10-15 08:39:22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安全问题更为突出。为了治理各种问题,对准入规则修订是必须的。”10月13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对新能源汽车准入政策修订的原因进行了说明。

瞿国春: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提升 安全成重点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安全问题更为突出。为了治理各种问题,对准入规则修订是必须的。”10月13日,在201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现场,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对新能源汽车准入政策修订的原因进行了说明。

瞿国春介绍说,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无论是企业还是产品层面均存在不少问题。从企业层面来看,散小弱是典型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具有生产资质的企业有263家,但去年年产销量不足百辆的乘用车企有47家,客车企业有67家。“规模小、技术弱企业的存在间接使得产品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且严重制约技术提升。”

与此同时,产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从去年的9起到今年上半年的8起,事故发生频率有所提高。由于安全问题直接关乎消费者生命安全,在修订的规则中也着重对安全标准进行了强调。

据瞿国春透露,未来产品准入将提高性能要求,增加安全性检测项目,检验标准将增16个,专项标准也从22个增加到38个;产品追溯性要求也将有所提高,关键部件必须具有相关标识;企业也需要强化安全监管,建立包括车辆安全、故障、能耗等数据库,产品全生命周期档案也将同步建设,此外还需要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事故,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推动技术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范围”进行了重新定义,将部分产品“剔除”出了新能源汽车范畴,“具体规定等程序完结后会尽快发布。”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专家、代表,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2016节能与新能源产业产业峰会与汽车行业的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今天我主要想就工信部即将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些看法,有三方面的内容。

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定修订的背景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也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现行的准入管理规则是2009年6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管理规则的出台有效规范和有力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各界共同努力之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绩显著,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和产业体系,尤其是2014年以来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市场认可度明显提高,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产销大国。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在企业和产品准入层面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我们的企业存在着“散、小、弱”的问题,目前具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最新统计是263家,这里面当然由过去说的整车企业09版有一个特殊规定,允许改装企业改用底盘包括改装新能源汽车263家,但是据我们去年的统计,全年产量不足以100辆的乘用车生产企业有47家,客车企业有67家。大量规模小、技术弱的企业当然存在,不仅从一个方面来说没法保证产品的质量,而且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严重制约行业技术的提升。马凯副总理在今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已经强调,要重拳治理散乱,尽快扭转局面。

另一方面是产品安全问题。2011年以来,我国共发生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31起,2015年9起,今年上半年以来发生了8起,事故发生的频率显著提升。作为日常出行工具,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否应该说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特别是大客车还有电池装载多、载客量大、过道拥挤,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全死全伤,事故里面也不乏大客车,所幸大部分是在空载停驶状态,要是运营状况发生,后果不堪设想。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安全的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为了治理散乱现象,加强安全监管,提高产业集中度,非常有必要对准入规则进行修订,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从去年8月份开始,启动了09版准入规则,我们深入调研产业发展状况,广泛听取政府部门、行业组织、重点高校和骨干企业专家的意见,形成了修订文稿,今年8月书面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在我部和国务院法制办网站上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准入规则修订,内容比较多,根据新能源汽车实施的范围有所调整,原来是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加上其它能源汽车比如二甲醚,这次我们把二甲醚和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没有带到这里面,与节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一致,这是企业准入的时候范围覆盖。具体的,前期征求相关意见修改意见,程序走完会尽快向社会发布。在发布之前就一些重点方面一个是准入门槛还有加强安全监管方面与大家做一个报告。

第一,提高准入门槛。

这主要从企业的产品两端入手,同时提升企业文明建设与产品性能要求提高准入门槛,扶优扶强,淘汰落后,淘汰散乱差。

在企业准入方面:一是提高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原版规则要求企业应该掌握车载能源、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三项核心技术之一的要求,我们新版的规定跟这点做出相应的调整,具体表述要具备控制系统的开发能力以及车载能源和驱动系统的集成匹配能力,并在设计、仿真、实验验证等方面相应增加和提高,核心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在这里面强调控制系统,一个整车的控制系统相当于我们的大脑神经,这方面特别做出要求。二是提高生产能力的要求。新版规定了符合常规汽车整车企业生产条件的要求,在已列入公告的新能源汽车整车或者底盘技术上实施改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如改装未影响到底盘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无须新申请新能源汽车的准入。这个概念实际有点拗口,反过来怎么说?2009版对改装类的企业提出了可以自制底盘自己用,说白了是具有整车的生产资格的,但是这一版前面解释了,相关情况变化,我们想未来改装类的企业要再做完整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你不但按新能源汽车一些条件规则来做,你还要具备相应的常规汽车整车的生产能力,企业相应的保证能力。同时,假如改装车企业没有完整车辆的提供能力,可以与传统燃油车的改装一样,可以购买整车企业的二类底盘,但是对相应的整车企业销售新能源汽车底盘也提出了相应的管理责任要求。三是提高售后服务。要向社会公开是否服务承诺的要求,售后服务包括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的承诺、售后服务网点建设,提高企业服务意识和能力。四是强化产品的监控能力,这是技术准入。

 产品准入提出两方面的新要求。一是提高产品性能要求。为解决原版规则标准之后的问题,我们相应增加了产品安全性检测项目,提高了产品安全的要求,增加了近年来新制订且与产品安全线有关的16个新能源汽车检验标准,还有专项标准由原来的22个增加到38个。新能源汽车也是逐步发展的过程,相关的标准逐步在成熟。过去不完善的地方,现在已经逐渐完善,新的标准我们也增加进来。二是提高产品追溯性要求。为提高产品质量和保证产品一致性,新版准入规定增加了对关键部件比如发动机、车载能源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储电系统、驱动电机、整车控制器等等要有标识要求,并建立支持产品追溯信息库,换了电池不知道换了那个,对产品追溯性提出要求。

从提高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门槛,我们的目的是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增量,优化存量,达到国务院领导解决行业散、小、弱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有效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品性能。比如大中型客车企业需要增加动力电池、硬件设备,增加供应性、经济性、可靠性,还应具备燃料电池系统性能的车,车载新系统具体安全方面的测试。

我们整体的想法是,要干汽车或者要干新能源汽车就正而八经来干,在座的可能绝大部分是业界的人士,从业外来看新能源汽车发展确实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在这几年中出现不同的问题或者说存在一些现象,包括骗补,这个角度来说,尽量提高企业的能力要求。要干扶持那些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真心实意来干的这些企业,而不是说来淘淘金,赚快钱,骗国家补贴。汽车是高投入、高产出、大规模生产,而不是搞一个摆地摊小散乱,整体解决散乱弱的问题。

第二、强化安全监管。

一是要求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当建立新能源产品运行安全状况的监测平台,面对已销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车含底盘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直至汽车停止使用或者报废,我们监控数据应至少包括车辆安全、故障、充电、能耗等情况,并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并能为车辆改进提供数据支持。企业监控平台应与地方和国家平台对接,在政府层面建设生产企业、地方、中央三级监管网络平台,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运行状况的监控。

二是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为每辆新能源汽车建立档案跟踪,建立汽车使用、维护、维修情况,并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状况故障及主要问题予以技术分析总结,并编制年度报告。过去我们说技术的能力水平达不到,对随时监测不是那么容易成本比较高,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进步,我们现在在电动汽车这样一个程度实现对每台车的跟踪监测应该不是大难题。一方面为企业增加成本,可能会有这样的可能性增加一些,但是我们理解,一方面也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说是为了让这个车真正出现安全缺陷或者出现预警的时候及时能够反馈,提供用户保障安全。第二方面,对企业也是有好处的,一方面积累数据,对哪些情况出现更多的故障,同时对于后期的改进有很大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提出监控的要求对新能源汽车有别于传统汽车。

三是要求企业建立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制度,包括预警预案、抢险救援、事故调查等等,同时工信部加强市场监管,建立整车动力电池系统抽查检测制度,对存在安全严重隐患、故障造假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特别对事故车辆生产企业要加强核查,对检测机构存在造假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已获得准入的现有企业和产品新版准入分别规定给予了缓冲期,对取得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许可的企业我们原则上还是按照新的规定进行改造,新的规定下来之后要求执行之日起六个月之内所有的现在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要报一个审查计划,并希望在两年之内完成相应的资格审查,对在厂的新能源产品可以延后六个月达到新准入规定的要求。

我大致的主要任务今天跟大家报告这么多,各位专家、各位代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继续推动,今天的峰会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这次峰会深入交流讨论,为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健康发展献计献策。最后预祝本次峰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注:本文主要内容综合自腾讯汽车和汽车产经网)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 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综合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