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全国首列新能源悬挂式空中列车在成都市双流区成功挂线。这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现代交通系统,已进入全面测试各项性能指标阶段,未来有望成为空地立体交通格局的重要补充。该系统创造性地将锂电池包代替高压电用于列车的牵引动力,在世界上属于首创。
中科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翟婉明是该项目的总设计师。他表示,相关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重大创新。
据悉,悬挂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与高架轻轨或骑座式单轨不同,不是将路面轨道整个抬入空中,而是由钢铁或水泥支柱将轨道支撑在空中,列车以悬挂的方式运行。类似的交通方式其他国家有所运用。
此次亮相的试验线位于成都市双流区的中唐空铁产业园。根据规划,整条试验线全长为1.25公里,涵盖缓坡、弯道、车站、充电站等多种路况和设施,满足整个系统试验所需。目前试验线已建成约300米左右的轨道。当日挂线成功并进行了短距离试跑。
工程师介绍,这列新能源悬挂式空中列车由两节车厢组成,长18米,宽2.3米,外表为大熊猫样式,整体悬挂在一根箱形轨道梁上。300米的试验轨道梁离地约8米左右,由间隔10米的支撑柱支撑在空中。列车内部和常见的地铁、轻轨等公共轨道交通列车相似。运行时,由于悬挂在空中,大玻璃窗为乘客提供了很好的城市景观俯瞰视角,该车设计时速为60公里,单节车厢定员120人,全负荷大约可载220名乘客。
翟婉明表示,该系统集成了轨道交通领域若干相关成熟技术,并且创造性地将锂电池包代替高压电用于列车的牵引动力,在世界上属于首创。由于具备绿色环保、占地面积小、建造成本低、建造周期短、适应性强等特点,该系统将来可为城市公共交通和景区交通接驳提供新的选项。他还表示,空中列车挂线成功,意味着我国成为继德国、日本后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同时,我国设计的空中列车采用新能源技术,更绿色节能环保,可用于高铁机场之间的接驳、城市特定区域交通连接、景区游客集散中心与入口间的转运等。更多相关行业信息请查阅《2016-2021年列车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