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新能源汽车

跨国车企发力新能源汽车 自主车企准备好了吗?

2016-06-21 09:47:04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跨国公司为何大多将2020年确立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节点,它们规划的车型又会以何种方式进入国内市场,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能否应对跨国车企的产品竞争?

近日,奔驰表示,将在2020年前推出四款全新的纯电动车型,其中包括两款轿车和两款SUV。此前,宝马、大众、丰田等跨国车企以及长安、北汽、比亚迪等自主车企也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NEV规划”),而时间节点多在2020年。

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而言,2020年的时间节点的确重要,补贴将在这一年终止。那么,跨国公司为何大多将2020年确立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节点,它们规划的车型又会以何种方式进入国内市场,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能否应对跨国车企的产品竞争?这些问题,值得细细思考、琢磨。

■2020年成新能源汽车发展节点

从已知信息来看,跨国车企是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动真格”了,而且令人感觉奇妙地是,无论是日系车企,还是德系车企,大多将时间节点定在2020年左右,目光也多瞄准中国市场。德系车企中,除了奔驰计划在2020年前推出四款纯电动车外,宝马计划2020年将燃料电池技术应用于车辆,2021年推出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i系列电动车,并为此正紧锣密鼓地研发燃料电池零部件以及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而日系的本田则计划在2020年在中国推出PHEV(插电式混动车)车型。

这与我国自主车企的十三五规划时间不谋而合。众所周知,2020年正是我国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不久前,一汽、东风、长安、北汽、上汽五大汽车集团都发布了十三五发展规划,其中无一例外地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目标:一汽要在十三五期间投放19款新能源汽车产品;东风2020年新能源销量目标是30万辆以上;长安计划到2020年使新能源汽车达到总体销量目标的10%左右……除此之外,吉利、比亚迪等自主车企也都明确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

跨国车企缘何大多将发力新能源汽车的时间点定在2020年?思略特合伙人彭波认为原因在于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此前跨国车企对研发和推广电动汽车非常谨慎,虽然已有一些技术储备但并不充分,大规模推广电动汽车需要三至五年的研发周期;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跨国车企看到中国政府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决心,但未来电动汽车究竟会走哪条路线仍有待观察。“中国市场的政策变化风险大,五年时间可以为跨国车企提供战略回旋余地,同时也留出了技术和产品准备的时间。”彭波说。

罗兰贝格张君毅则表示各家车企发力新能源汽车的时间并非完全一致,他指出此前大众、通用等跨国车企早就推出了混动系统。之所以没有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主要是考虑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市场运营的环境还不够成熟。

“一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对节能减排以及碳交易的指标要求越来越高,促使企业必须重视发展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市场也需要不断推广教育。五年后,充电基础设施趋于完善,电池成本也因规模化发展而得以降低,发展电动汽车的环境会更加成熟。”张君毅说。

■产销国产化或成趋势

在本田的NEV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混动系统本土化的计划;大众表示会针对中国市场推出15款新能源车型;丰田则表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只在中国市场推出。不过,其他跨国车企并没有表态,未来它们的新能源车型是以合资引进、纯进口,还是独立在国内建厂生产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张君毅认为,未来这些车型会以不同的方式进入中国。“高端的电动车型可能会以纯进口的方式引进;还有一部分车型会在中国本土生产。”张君毅表示,预计2020年后,三星SDI、LG化学等国际电池制造企业在本土化的产能将提升上来,而跨国车企也只有在电动汽车零部件等方面的配套得以完善之后,才有条件在中国进行生产。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则表示,跨国车企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在中国推广新能源车型,关键取决于国内政策。如果进口车型和国产车型享受的政策一样,那么跨国车企会选择进口的方式引入新能源汽车;反之,则会采用本土生产的方式。

彭波则认为,跨国公司在我国推广新能源汽车,将利用其中国的合资伙伴进行本土化生产。这样一方面避免了重建生产线的浪费,另一方面本土企业销售产品更有优势。

■自主车企仍需提升能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开始发力新能源汽车,一种隐忧也逐渐浮现,即我国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积累是否足以应对跨国车企新一轮的竞争。

与此同时,近日我国合资车企“放开合资股比”又被旧事重提,引起业内关于“自主品牌能否比拼得过合资品牌”的争论。而在时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阶段,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是否已建立起核心竞争力、能否抵御跨国车企集体发力新能源汽车的“冲击波”,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前述匿名人士表示,除了比亚迪等极少数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技术,大多数自主车企并不具备电池、电机、电控的“三电”核心技术。事实上,政府补贴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一旦补贴政策取消,自主车企是否还有信心和能力应对跨国车企的新产品竞争仍有待观察。

东风襄阳旅行车有限公司邝勇则对自主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表示出极大的信心。他指出,跨国车企在常规动力技术方面具有优势,但在纯电动技术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相对常规汽车而言,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已具有比较优势。他表示,东风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已具备电控系统方面的核心技术优势。

彭波也表示,长安、比亚迪等自主车企已经掌控一定的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即使跨国车企进入,依然会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而不会像发展传统汽车时那样被动。“不过自主车企仍需在技术研发方面进行更多真金白银地投入。”他说。

张君毅则表示,股比放开并不会对自主新能源汽车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他指出,虽然一些自主车企会利用合资公司的利润进行技术研发,但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与发展传统燃油汽车需面对的问题是一致的。提升新能源车型的质量和水平,提升自主品牌的议价能力,是自主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应该直面解决的问题。”他说。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杜娟 万仁美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