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一行视察东风商用车公司时,特别提到为东风汽车加油,为中国制造加油。
汽车制造在工业产值中占比很大,总利润比重超过电力、热力生产供应,占比第一。2015年,汽车制造总利润占工业利润总额的9.55%。车企经营状况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成为国家高层重点关注领域。
从去年2月至今年3月的数据看,汽车制造利润增速同比像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据wind数据,去年2月汽车制造利润同比下跌5.39%,跌至谷底。但去年11月开始回升,今年3月达到最高点,同比增长8.6%。
汽车是一个成熟的产业,整体盈利状况本该较平稳。利润增速坐过山车,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汽车行业内多位专家认为,起伏的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和补贴的影响。
“补贴那块是纯利润,进入报表后,在车企盈利状况中很明显。”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钟师说。
补贴推动利润暴涨
汽车产业发展100多年,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都较为稳定,整体盈利状况本不应像IT产业一样波动较大。
中国汽车市场聚齐了全球所有的主流汽车品牌,每年新车上市量已经超过美国,是竞争最激励的市场。最明显的趋势是,传统新车价格不断下降,购车价一年比一年低。
据汽车咨询公司威尔森提供的数据,4月乘用车市场整体成交价格为146952元,环比下降308元,与2015年同期成交价相比,同比下降1.4%。2016年整体市场价格相比2015年同期走低。
这种趋势已经持续多年,汽车制造整体利润下滑并不令人意外。去年2月到10月,汽车制造持续了9个月的负增长,其中2月下滑了5.39%,8月和9月分别下滑了4.48%和4.44%。
传统汽车不再是赚钱的行业,特别是品牌溢价较低的自主品牌,在过去几年比亚迪等车企的年报上可以看出。2012年,比亚迪净利润仅为8137.7万元,同比下降94.12%。
从数据上看,去年11月起,汽车制造业的盈利状况曲线忽然调转。2015年11月,汽车制造利润总额结束负增长,同比增长0.6%。此后几个月,状况进一步好转,到了今年2月,汽车制造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3月,这个数据同比增长达到了惊人的8.6%。
2015年11月转折点出现,业内普遍认为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忽然爆发有关。去年年底,在国家推广新能源汽车年度考核压力,以及车企赶抢补贴的推 动下,新能源汽车销量暴涨,11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23万辆,同比增长6倍;2015年12月,新能源汽车生产9.98万辆,同比增长3倍。
宇通客车2015 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35.35 亿元,而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高达68.565亿元,补贴比净利高出33.215亿元,宇通汽车实际上用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来填补 传统汽车的亏损。其他很多新能源汽车销量较好的车企,补贴也已经是其最大的利润来源。
今年3月汽车制造利润总额的暴涨,与去年11月的状况有所区别,利润增长由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共同贡献。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3月 我国汽车产销量比上月呈现较快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量增速均超过8%。在近年来微增长为主的态势下,是难得一见的高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仍然是利润增长的主力,3月新能源汽车生产25246辆,销售22936辆,同比分别增长54.8%和46%;在传统车领域,利润率较高的SUV销量飙升,也具有较大贡献。SUV产品在3月的产销高速增长了50.8%和51.5%。
合资品牌利润较为平稳,利润出现较大变化的是自主品牌:一是国家对新能源车补贴主要针对自主品牌;二是在SUV市场,销量规模增长最快的是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也有优势。
好日子还有多久?
今年第一季度报显示,上市汽车制造企业日子普遍过得不错。利润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汽车和SUV。中国汽车产业似乎一片繁荣。
江淮汽车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8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97%。SUV销售8.9万辆,同比增长45.96%;纯电动轿车销售4410辆,去年同期无销售。
相对于传统SUV带来的销量和利润增长,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效益更加明显。比亚迪销量增长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汽车,持续推出的新能源汽车新品促使了 销量较快增长。比亚迪第一季度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202.85亿元,同比增长32.74%;净利润8.51亿元,同比增长603.38%。
在城市限牌、限行,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渐成熟、充电基础设施完善、消费者接受度更高等的预期下,新能源汽车销量还会持续增长。但新能源汽车补贴采用退 坡机制,将削减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不强车企的盈利能力。据去年发布的政策,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 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今年大量新能源汽车产品推向市场,预计汽车制造总利润增长仍将维持乐观趋势。不过从明年开始,补贴的退坡机制将直接导致新能源汽车单车利润大幅度下滑,新能源汽车将面临成本压缩、竞品增多的双重压力。
另一块主要利润来源的SUV产品,仍然广受消费者喜爱。未来可预期范围内,SUV细分市场仍然会高速增长。但自主品牌目前的优势正在消退,以空间、性价比换量的状况,将被今年开始大量投放SUV产品的合资品牌挤压。
但因为整体销量增长,以及单车利润率较高,即使部分销量转移到合资品牌,SUV带来的汽车制造总利润仍然会增长。
整体看,汽车行业处在新能源化、智能化和互联网化大变革期,技术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将推动汽车制造行业整体的波动,以及单个车企盈利状况的大起大落。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