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车展日前开幕。今年车展,比明星刷屏更热的,是互联网和汽车产业的跨界融合。比较前几届国内A级车展可以发现,前几年热门的是新能源汽车,今年单纯新能源汽车的热度有所降温,“互联网+汽车”、智能汽车的风潮明显压过一头。
是新能源汽车不行了吗?并非如此,“互联网+汽车”技术风潮中,许多产品也和新能源技术紧密相关。后浪推前浪,并不是一类产业取代另一类,而是发展模式、创新模式的变化。
而观察这种变化,所能得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启示。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的发展,主要是政府主导,产业政策、补贴优惠在市场培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有市场推动,但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政策工具在发展。补贴优惠带动下,市场繁荣很快,但企业做出来的产品能拿到补贴,却并不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一些车一个月能卖上万辆,但一旦失去补贴,一辆车也卖不动,这充分说明,看似繁荣的市场,并没有提供有效供给。
今年新出台国家和地方新能源车扶持政策,补贴有了大幅退坡,政府的松手,其实是在为市场竞争提供一个健康的竞争环境。而“互联网+汽车”同传统新能源汽车的情况又大为不同,其显著特点,正是完全由市场驱动——不论全国还是各地,尚未有任何该领域具体的扶持政策措施,产业却在不经意间热起来了。新能源车热时,国内许多主流车企并没有感受到太大的危机感,但今天,车企老总们都坐不住了,有人私下里说,“面对竞争,寝食难安”。
没有政策扶持的“互联网+汽车”,靠什么发展?观察众多案例,可以发现有三个共同点:资本、技术和人才。
如今汽车行业最大的搅局者是跨界的互联网企业,和其他“互联网+”产业一样,背后投资资本的支撑,都在大量“烧钱”。但不同的是,一些“互联网+”行业把钱烧在商业模式上,专注于用钱换用户规模;但“互联网+汽车”的资本,几乎都是砸在了技术研发上。一些刚刚成立的新企业,几个月内就在全球建起研发中心,技术布局的投入之大、速度之快、决心之强,在中国制造历史上都非常罕见。
有人觉得这样的做法可能是企业拿来自我标榜的“噱头”——技术积累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里用钱砸出来。但无论结果怎样,这些钱是真金白银投下去的,创新研发是切切实实有人在做的。要钻研什么,要创新什么,如今“互联网+汽车”分得很细,市场方向很明确。
最后,动力来源集中体现在人身上,即劳动力。这几年,传统汽车行业出现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从高管到普通工程师,许多人从国企、合资企业或是外企跳向了新产业。这说明人才流动不光是为了钱,也不光是体制问题,而是很多人都觉得新的产业有机会、有希望。
三种驱动力,资本、技术、劳动力,恰恰对应供给侧的三个核心要素。技术创新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力量,资本是粘合剂、催化剂。当资本集中投向技术研发时,其实也在变相地通过市场机制,帮助去产能、调结构。当整个行业开始“创新竞赛”时,“产能竞赛”将失去空间,资金大量投向技术研发,企业会逐渐将注意力从低端产能扩张、低价恶性竞争中转移出来。
而作为劳动力的人,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和潜在增长动力。一个行业火不火,有没有前景,看看行业里的劳动力流动就知道,通过市场配置,最好的人去了最好的企业,去研发最好的技术,就可能创造出最好的产品。在“互联网+汽车”领域,还可以看到一种久违了的“冒险家精神”。此前一些企业,也冒风险,但却是去冒钻政策法规空子的险,靠骗取财政补贴实现营利;现在一些企业家与资本签了对赌协议,一些国企干部、政府官员放弃安稳生活,他们把身家都押在了技术成功、产品成功上。
没人能预测“互联网+汽车”最终能不能“+”成功,谁也不知道这到底会是中国“互联网+实体”中的一段正路或是弯路。但对于轰轰烈烈的“互联网+”,或是筚路蓝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一定是一条值得一走、并且具有启示意义的路。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