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能源汽车,国家和各个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然而骗取补贴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针对这种担忧,管理部门已经开始进行排查。今年1月21日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清查。在调查中,相关部门查出一些企业存在相关的违规行为。
2月1日,财政部首次披露新能源汽车骗补调查细节。财政部启动补贴资金的“全面清查”,组织了全国35个专员办检查北京、上海、江苏等25个省市,覆盖2013年—2015年度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的全部9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清查行动还同时延伸至部分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财政部此举,当然是为了应对之前各地企业“自我清查”中,申报的“毫无问题”的局面。
让存在骗补嫌疑的新能源电动车企“自我清查”,政策本身几乎就注定了一无所获的结果。因此,启动“全面清查”是阻断骗补行径的必要举动。从媒体调查的结果来看,涉嫌骗补的新能源电动车企,已经有一套非常娴熟的操作办法进行骗补。以被央视曝光的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的生产线极为简陋,调查组进驻核实时,也无法给出车辆的具体去处。事实上,吉姆西通过与客户勾结,虚报合格证并获得牌照,然后和客户分别向省市一级申请补贴,谋取暴利。
按照国家2013-2015年阶段的政策,6-8米商用纯电动中巴补贴标准为30万元/辆,配合地方补贴,一辆车可以拿到的补贴高达60万。反过来,企业本身因为不注重车辆整体设计,质量低劣,成本常常只需要二十几万,这意味着每辆车,企业获利超过百分之百。如此暴利之下,骗补反而是企业最理性的选择,否则,潜心研发、踏实制造的企业,需要背负的成本更高,收益却更低。
工信部部长苗圩说,对已发现存在新能源车骗补行为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这固然非常重要,但想要实现较为根本的解决,必须要重新调整之前的补贴扶持产业政策。从2009年以来,各级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大幅增强,而除了中央与地方财政的资金补贴外,还有购置税免征等利好。这些政策的初衷,都是为了覆盖新能源汽车起步阶段在制造成本上与传统车辆相比所付出的更多支出,希望通过扶持补贴来帮助蹒跚学步的新能源车企加速起飞,从而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提供支撑。不过,“好心办坏事”几乎是很多公共政策的通病。在产业政策本身难以做好监管的情况下,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反而会加剧。
正如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要求的,必须改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财政政策和创新体制机制:“第一要调整补贴政策,建立遴选机制和淘汰机制;第二是建立市场化的扶持机制,这也是中长期扶持政策调整的方向,这方面美国加州的零排放政策以及积分交易制度可以借鉴。”苗圩的发言表明了严肃查处骗补企业的姿态,而楼继伟的表态则意味着接下来政府在新能源领域的角色会发生变化。
市场化扶持机制、零排放政策、积分交易制度,这些更加复杂,但考虑更多维的举措,是跨国政策学习和转移的结果。政府的核心角色,不在于真金白银的简单补贴,而在于创造一个更适合企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召回的软硬环境。最基本的一点,譬如有关车辆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的标准,如果不能实现统一,那么未来的发展还将会走更多弯路。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仅仅依靠政府补贴投入,这是不可持续的,资本的效率也堪忧。对于政府来说,如何以点带面,抛砖引玉,让更多市场资本介入该领域,将成为接下来政府支持新能源产业最重要的议题。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