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电动汽车快速发展起来,在得到广泛认可的同时,“里程焦虑”也成了用户的一大困扰。电动车快没电了,到哪儿去充电?公共领域怎样安全、快速地充电?这成了电动汽车发展之初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2016年3月17日获得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运营服务智能化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正是解决了用户这样的后顾之忧。
该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来自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的80后高级工程师潘鸣宇,则是本年度北京市科技奖励大会上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我是与新能源产业一同成长起来的人”,潘鸣宇说。
信息共享解决“里程焦虑”
2011年底,潘鸣宇和同事们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项目调研,深入了解了当时用户的需求和顾虑,“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电动车的续航里程问题、电动车充电时间问题、充电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问题。”
电动汽车普及的最大难点在于解决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最终,这个信息化的平台不仅勾画了北京市的充电服务网络,通过路线的规划还能实现充电桩“导航”的功能,找到最近的闲置充电桩。此外,用户还能通过APP查看车辆充电状况,包括剩余电量、剩余充电时长等等。除了引导的功能,这个平台更能实现便捷的支付功能,“从单一的支付方式,到现在实现了无卡支付、手机支付,给用户带来了最大的方便。”
这个系统还是前台充电设施与后台系统操作一体化的成果,为了解决用户们担心的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团队开展了紧凑快速充电设施的设计研发工作,“这个设施体积小、功率大,适合室外布署,并实现了终端充电的智能化,同时采用标准的模块化设计,更有利于直流快速充电桩的推广应用。”
充电桩安全性的问题则是通过配套的运营监控平台完成的,“即时采集充电桩的状态数据,与后台建立联系。一旦发生故障,可做到立即处理。”
据潘鸣宇介绍,该项目建设的电动汽车智能互动服务平台及手机APP的服务网络,目前已覆盖北京地区绝大部分的公共充电网点、4S店服务充电网点、专用充电站、在建充电网点及智能电卡充值营业厅,“通过资源的共享,真正消除电动汽车潜在用户对充电难的后顾之忧。”
站在用户的角度看问题
潘鸣宇说,在这个项目的完成中,最难调整的,是思维的换位,“怎样才能从一个大型国企职员的角色里走出来,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这让整个团队都用尽了心思,花了很长时间。”
为了力争尽快完成任务,潘鸣宇和同事们几乎不眠不休地“熬”了几个月,最终拿出了系统的“初稿”。然而这个雏形却并不“好看”,“最开始,这个网站的界面更像是一个公司内部应用的办公系统,不仅样子‘土土’的,操作也不方便。”这让潘鸣宇和同事们感觉有点“拿不出手”。果不其然,在方案汇报讨论时,领导和专家们对这个“雏形”提出了许多否定和建议。
这一次被“批评”的经历,给潘鸣宇带来的触动很大,“急着搭建构架,而忽略了各方面的体验,最终只能带来失败。”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潘鸣宇和同事们参考国内外成熟的网站和系统,一遍一遍打磨,在上线前改了5、6稿。“把自己当做一个用户,想想怎么用才最舒服。”从界面的配色到地图路径的规划、配套手机APP的设计,再到整体功能体验的优化,到2013年上线时,这个年轻的团队终于交上了一份让自己问心无愧的答卷。
从执行者到组织者
项目的完成和上线经历了复杂的环节,从前台的采集、中间的通信到后台的展示,尤其是各个环节在基本完成后的联合调试,更是要协调各个部门。怎样给用户呈现一个稳定的服务系统,这也是难点所在。
在这个过程中,潘鸣宇还记得雏形完成后的第一次现场试点演示时的经历。演示安排在第二天下午,潘鸣宇和同事们在头一天晚上就做好了一切准备,然而第二天上午,后台服务器却突然无法登录了,实际的演示汇报改成了PPT的演示。后来他们才发现,原来在演示前一天晚上打雷,造成借来的实验室电源电压不稳定,将服务器的主板烧了。
作为一个年轻的项目第一完成人,潘鸣宇全程“跟跑”,从一个参与者、执行者,成长为一个组织者、协调者。经过此后一次又一次地不断改进和打磨,成熟的效果和流畅的体验让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当项目一期在2013年6月如期上线时,潘鸣宇长舒了一口气,“多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回望来时路,潘鸣宇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幸运的,也是付出了巨大努力的,“我与这个行业一同成长,亲眼见证着它从无到有的历程。它对于我的意义,完全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我由衷地希望它越来越好,越做越大。”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