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承担着绿色环保使命的新能源汽车继续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着力抓好减少燃煤排放和机动车排放。这在我省新能源汽车从业人员看来,无疑又是一则重大利好。“其实,早在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已确定了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5条措施。我现在的感觉就像打了兴奋剂,要把新能源汽车这个事业义无反顾地做下去,而且一定要做大做强!”南京普斯迪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鑫信心满满地说。
以桩带车车桩联动
不管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是在2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都强调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对于李总理的这一提法,我们从业人员其实也是深有感触。”李鑫表示,电动车推广存在“车桩分离”现象,有人买了车,但小区和单位里没有充电桩,车如何开就成了大问题;有些单位建了充电桩,却没有几个人买电动车。“目前我们采取的是‘以桩带车、车桩联动’的模式,提升电动车推广的效率。”李鑫说。
据记者了解,作为南京市重点培养的科技创业家企业,普斯迪尔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南京电动充电桩的建设,至今已在全市布设了约1500个充电桩。但这距离李鑫的目标还差得很远。“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市民每3公里就能找到一个充电桩,这样,市民才会真正敢买、敢用新能源汽车。”李鑫告诉记者,去年他赴法国考察期间,看到巴黎每隔250米就有一个充电桩,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新能源汽车的身影,这让他对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李总理提出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我的理解是不仅仅要数量多,更要能够充分利用,实现互联互通。”李鑫表示,目前各家建设的充电桩,基本采用“刷卡”模式,即办了卡才能使用,如果没有卡就无法充电。“我们在南京建设的这1500多个充电桩,已经利用车联网技术,率先实现了全平台开放。不管是什么电动汽车,只要开车人有一个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在我们的充电桩上充电。”李鑫告诉记者,车主只需在手机上下载“易充”APP,或是使用微信,在充电时扫一下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进行充电,而且可以远程掌控充电状况,随时中止充电,并可在线支付充电费用。
以租代买扫码开车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着力抓好减少燃煤排放和机动车排放”的内容,也引起了李鑫的共鸣,他告诉记者,“现在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在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中使用,普通市民购买的很少。我们正在开发分时租赁的新能源汽车用车新模式,就是为了让市民能够低成本尝试,从而达到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目的。”
据李鑫介绍,就在近日,南京市第一个电动汽车租赁点刚刚落户新城大厦,填补公车改革之后新增的公务出行需求,通过车联网技术,租赁就像开自家车一样简单。在新城大厦地下停车场,记者看到了8台白绿相间的吉利康迪电动车。隔着车窗玻璃,用“易充”APP扫描一下主控台上的二维码,车门即自动打开,租车人就可以把车开走了。用完车后,只需归还到附近的租赁点,把充电桩插上充电,再扫描一下二维码,就完成了还车过程。APP上会自动显示租车时间、里程和费用,然后通过支付宝或微信实时支付即可。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130台左右的电动租赁车投放市场,本月还将投放300台,今年预计将投放超过3000台。“租赁可以是短租,也可以是长租。短租的话,每公里成本仅0.1元左右,比汽油车低40%以上。长租是1.8万元/年,集团用户可优惠至1.5万元,包括所有的保险费用等,且有专业人员负责维修、保养等事宜,比自己养车成本低得多。”李鑫表示,为此公司需要投入6000多万元的购车成本,但通过分时租赁,可以让市民低成本尝到开新能源汽车的“甜头”,从而让市民敢买敢开,这也是市场培育的一个必经过程。
以奖代补多元发展
尽管推广的力度不断加大,但目前国家对于新能源车补贴额度正逐渐减少。在此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如何健康增长?“补贴的大趋势是在递减的,作为商品的新能源车不能永远靠补贴来生存。”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品牌经理施文会告诉记者。
3月4日,南京金龙在香港科学园举行了交车仪式,今年金龙将向香港祥龙汽车公司交付45辆“开沃”纯电动轻型客车。“去年我们公司以8796辆的销量,蝉联全国纯电动商用车市场第二名。”施文会介绍说,打进香港公交车市场,将成为南京金龙开拓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桥头堡。此外,南京金龙最近还接到了2000辆出口东南亚市场的纯电动12米大巴的订单。他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海外市场潜力巨大。
据记者了解,2015年,电动汽车就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显示,到2020年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0万辆。但从2016年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逐步下调,2020年以后补贴政策将退出。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根据动力电池性能、销量等指标对企业给予奖励。省经信委产业政策处相关人士表示,国家的大力扶持是助推器,未来除了要完善充电设施之外,提升产品性能也是摆在车企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只有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创新,进而成本下降提高产业化程度,才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生存之道。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