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很多人并不了解,”面对记者关于动力电池政策的提问,王子冬不愿再重复作答。近几天来,针对财政部区区5亿元增资的动力电池研究院和称不上“被叫停”的三元锂电池,作为电池行业专家及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动力电池试验室主任的王子冬已经被各路媒体的电话咨询困扰不已。在他看来,无论技术路线,还是行业大格局,正处在爆发期的动力电池业并不会因为政策的微调而出现大逆转。
但就在王子冬对记者表达以上观点的时候,国内动力电池业却仍处在连续几个新政所引发的震动中。过去一个月内,“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 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决定引发了本土动力电池企业的抗议、集体上书,而韩系电池巨头也从最初的震动、声称撤资,到近几日的集体封口。
2月24日工信部借增资动力电池研究院进行的表态,以及将对动力电池实施“以奖代补”的消息,让上层意志对动力电池的行业影响再添悬念。
而王子冬更强调的政策用意是:肃清由一哄而上抢食新能源红利而造成的鱼龙混杂的行业现状。“很多做三元锂电池的企业都是从消费类电池行业转过来的,他们来做动力电池有很大隐患。”
电池企业也已经警觉。“如果新能源汽车的刺激力度减弱,动力锂电池汽车非常有可能在未来一两年出现供需关系的转折点。”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认为。
“通过优胜劣汰,电池的过剩产能、无效产能一定会被淘汰的。这一过程在2015年就已经开始了。”王子冬说,在电池安全性这一无法规避的行业底线上,投机企业注定难以长久生存。
三元余波
“对不起,关于三元材料的话题最近太过敏感,我们现在不接受采访。”3月初,包括三星和LG在内的韩国电池企业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纷纷表 示,不再针对三元锂电池的争议话题作出回应。由于在三元锂电池技术上的领军地位和在中国的大规模投资,韩系电池车企在中国近期的动力电池新政推出后,不可 避免地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而在政策发布之初,受到震动的企业甚至透露不排除考虑撤资的可能性。
与一个月前仅针对三元锂电池是否安全做回应不同,韩国企业此时回避的已然是业界关于“中韩动力电池技术主导权争夺”的臆测。在“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 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风波尚未停止前,工信部部长苗圩透露的“工信部联合了行业内外九家企业,已经投入5亿资金着手组建动力电池研究院或 者动力电池研究研发平台”的消息催生了以上臆测。而韩国电池企业也意识到,目前的任何回应都只能起到扬汤止沸的反作用。“这些政策并不是针对韩国企业,主 要是为了整顿国内电池企业鱼龙混杂的混乱局面,”王子冬表示。至于中韩电池技术上的差距,他表示,从电池专业人士的角度看,在产业化集成度、自动化程度等 方面确实存在差距,但他不主张将其夸大。
而对于韩国企业感受到的压力,王子冬直言,进入任何一个市场都必须遵守该市场的秩序和调控,这是行业通则。
值得玩味的是,有不愿透露姓名的电池行业人士指出,除了技术优势,以价格优势获取中国市场更大份额也是韩国电池企业的主要思路,而这也是三元锂电池在客车领域取消补贴引发韩国电池企业强烈反应的原因之一。
2015年10月初,作为电池供应商的LG化学和通用宣布合作,LG将从2016年开始向Bolt车型提供电池组。最引人注意的是,LG提供给通用 公司电池价格每kWh只需要145美元,也即大约1元/Wh左右。几天后,LG全球第三大汽车动力电池工厂——南京工厂投产,而来自国内整车厂的订单颇为 壮观,1元/Wh的价格预期也再次被提及。
而按照王子冬的计算,就目前的电池生产技术来说,100Ah三元材料锂电池的材料成本就相当于0.834元/Wh,如果加上设计费、测试费、模具 费、开发费以及各种企业管理费用和人工成本摊销,最终的电芯成本就变成2元/Wh以上了。因此,刚进入中国就打出1元/Wh价格概念的LG,不可避免地成 为电池行业的“众矢之的”。
虽然业内人士都否认以上企业行为与中国动力电池新政之间存在瓜葛。但三元锂电池在客车领域补贴的取消客观上也造成价格竞争格局的改变。
不过,在王子冬看来,韩国企业乃至政府对此事的高调反应值得中国同行深思。“韩国是举全国之力来推动龙头企业在全球的发展,其电池行业只有三星、LG和SK三家,不允许有第四家出现。如果中国的电池行业也形成仅有几家实力型大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产业竞争力自然上去了。”
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锂电池生产企业有2000到3000家,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带动下供不应求的火爆市场中,电池材料价格暴涨、劣质电池也被大量采购。
经过2015年的无序增长,“治乱”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2016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整车行业启动大范围骗补调查后,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也自然成为下一个整肃对象。
业内分析指出,此轮动力电池政策干预的逻辑是:受到新能源产业补贴诱惑,大量以套取补贴、趁机进入这个行业捞一把油水为目的投机份子进入动力电池行 业;而由于政策自身存在漏洞,且出于维持整个行业积极性的目的,这些“合法”钻空子的投机分子难以清除。因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技术先进性作为考核指 标,加强监管。倒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出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最终提升国内动力电池核心技术竞争力。
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第一条就是加快实现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决定了整车的性能、质量、安全等各方面成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司长张相木日前再次强调。
在这一主调下,几年前成立的动力电池研究院再度被提及。“动力电池研究院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下一代电池的研发,目标是2020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 350Ah/gk,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研发成果将对国内电池行业提供技术支持。 而随之,国内动力电池的行业标准也将提升。
多管齐下挤出“泥沙”
如果说韩国企业是“躺枪”,那么本土三元锂电池制造业则是此轮政策调整的真正目标。而来自本土企业的反应同样更为激烈,业内分析指出,国内大部分电 池企业在三元锂电池上做了大量研发投入,同时,电动客车也是去年销量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但这种非正常的增长和泥沙俱下的行业混乱局面也正是引发行业整肃 的主要原因。
“磷酸铁锂电池是只能用做动力电池的,而三元锂电池不同,国内很多三元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原来是做消费类电池的,因为看到新能源汽车有补贴所以纷纷转 产过来。”王子冬说,手机电池等消费类电池和电动车所需要的大型动力电池技术完全不同,因此,这些企业的贸然进入埋下了很大的隐患。“相对于铅蓄电池,锂 电池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但各地区和企业纷纷上马锂电池项目,不仅会导致产能过剩,更会使得行业内鱼龙混杂,电池安全得不到保证。”作为行业中人的张天任强 调。
但另一方面,利润的诱惑和驱动是巨大的。来自9家锂电上市公司预告的2015年业绩显示,2014年仍鲜有贡献的新能源动力电池业务,在2015年 助力企业利润一飞冲天,其中比亚迪净利润最高,达到27亿元,增幅553%;国轩高科的净利润5.83亿元,同比增长132.58%;成飞集成净利润同比 增幅也达到113.83%。
据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动力锂电池电芯产值为395亿元,同比增长276%。
不仅是三元锂电池,来自动力电池领域的并购重组都已经启幕。2月16日,长信科技发布公告,拟以8亿元入股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下称“比克 动力”)10%股权。并称要在6个月后收购比克电池全部股份。2月29日,坚瑞消防发布公告,拟通过总对价52亿元收购深圳沃特玛电池100%股权。作为 国内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一线企业,比克和沃特玛都与国内多家商用车及乘用车企有合作关系。
但由于近年来涉及多起混动、电动公交起火事故,沃特玛的电池、车辆的质量遭到各界质疑,沃特玛因此在2015年曾出现一次重组失败。
与此同时,从2015年开始,由整车企业主导的电池行业优胜劣汰也已经开始显现,“有的企业订单接不完,有的企业没订单可接。两极分化很明显。”王 子冬称。最重要的是,去年很多山寨电池都卖了出去,而劣质电池迟早要出事。“沃特玛电池出事后,很多客户都不敢用了。北京出了事的电池现在也一律不准采购 了。”另一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随着新能源车汽车销量的增长,动力电池的质量隐患也将随之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以发生事故的方式实现优胜劣汰显然是我们 最不愿看到的方式,”王秉刚表示,目前可行的方式有两条,一是制定安全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不发放产品合格证,但这一标准只能管得住企业送检的样品,管不住 所有的产品质量。“这要靠企业自己来保证,更关注自己品牌的企业是会有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的。”
另一种方式是依靠整车企业的选择来淘汰劣质电池产能,“没有研发能力,无法达到下一代电池技术的企业,自然不会获得整车厂的订单。”王秉刚称,整车 企业中也有套补贴者,但只是个别现象。“随着补贴退坡力度的加大,劣质电池企业会很难生存下去。同时,电动车着火这样的事故是非常敏感和受高度关注的,无 论车企还是监管部门都不会让这种事情轻易发生。”
2月24日国务院确定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动力电池行业,根据动力电池性能、销量等指标对企业给予奖励。在王秉刚看来,这将是最有效的优胜劣汰方式。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