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新能源汽车

反思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究竟输给了谁?

2016-02-02 10:17:51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在中国新能源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混动与纯电动之争持续了多年,如今,前者作为过渡性方案,而后者作为未来主方向的战略方针虽早已明确,但仍存有争议。近期海外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与...

被低估的市场

“人生首辆车,我没有失望。”秦车主陈亮的这句话,始终萦绕在笔者的脑海。而类似的言语,在车主论坛中并非唯一。

在纯电动汽车车主论坛中,随处可见充电桩安装过程中的波折、因电池能量衰减所造成的里程焦虑、充电难等问题,而在混动车车主论坛中,很少见到类似的“吐槽“。他们希望的是”能和纯电动车车主一样,享受使用国家认定的新能源汽车所带来的让人另眼相看的优惠政策,并且能够享受不限行的优惠政策所带来的尊重感。“

比亚迪,早已将发展天平倾斜到新能源领域,今年首先推出宋双模版的它,随后或将推出元、明等。目前已导入四款三厢车的混动大户丰田,未来有望导入如汉兰达混动版等其他车。

汽车行业从来不缺乏“新人”和跟随者。上汽、广汽、长城,也制定了符合自己发展需求的新能源战略。参与分羹的,并非只有自主品牌,跨国公司也要参与“混战”。宝马,奔驰、大众、通用,也将推出如混动版国产X1和3系、A6Letron插电混动版或CT6混合动力版等。

按理说,企业在制定产品投放规划时会进行一系列详尽的评估并对市场提前做出预判,如此大手笔的一并进入,也从侧面体现出众企业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看重。

备胎的春天在哪里

最新数据显示,作为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中贡献极高的城市,上海去年一年便销售了约2.65万辆混动车型,对于全国总销量的贡献度超过四成。

“与其他示范城市相比,上海政策较全面,覆盖性较高,大量外地车企都来推广新能源车。目前,在上海销售的新能源车企达30多家,车型约70种。”上海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室主任刘建华曾如此表示。

相比之下,北京的态度则非常明确,“不会采纳混合动力汽车”。这也意味着,北京新能源汽车政策依然只为纯电动汽车敞开大门,而并未为给混动车型打开一扇窗。

而深圳的补贴政策则规定,在深圳推广应用的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提出申领补贴要求为本地车企及外地在深圳注册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不能低于5000万元,这样的要求无形间将大多数外地品牌挡在门外,使消费者可选车型单一,不仅降低了车企推广的积极性,也间接封闭了本地市场,一定程度造成了推广不如预期的局面。

像上海这样完全开放的城市并不多见。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来说,上海市场的开放无疑是一种“春天般的温暖”。

有这样一组数字,在日本本土销量前十位的车型中,混动车便占据了其中四席位,而来自丰田的数据显示,截止去年11月,丰田混动车型在全球的累计销量已突破800万辆,直接为车主们节省了58亿加仑(约219.5亿升)汽油,并减少了大约58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作为新能源技术路线的“备胎”,混动在过渡阶段中理应发挥出更多作用,但现实却并不如想象中的乐观,或许多年后当人们回首这一段发展历程时,可以从中得到混动到底输给了谁的正确答案。

小宋,一位广汽丰田4S店的销售经理,查询竞品的卖点是他每日下班后的固定工作。“我不仅知道我卖的车的特点,我还知道竞品的特点,更好的为客户介绍。”当谈及他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是否有信心时,这位能作为最先听到市场炮火声的人,话语中透露出的是满满的信心。

根据规划,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然而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还不足38万辆。从38万到200万,中间的差距也让越拉越多的企业嗅到了味道:与传统能源车每年不足两位数的增幅相比,这一市场俨然已成为一片蓝海。

这一市场着实令人着迷,根据粗略统计,过半的主流车企即将加入“混战”,去布局这个曾被自己“低估”的市场。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 来源: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