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产、通用、特斯拉、三菱、戴姆勒、宝马、大众和福特完全接受插电式汽车技术,权利迅速做出反应跟上时代步伐,避免落于竞争对手的时候,本田和丰田仍然在坚定地公开拒绝接受或相信电动化技术会成为其未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最近事情发生了180度急转弯,本田新任CEO兼总裁八乡隆弘正式提出,电动化技术将成为本田未来的核心产品,并以此打造“新本田”。
本田CEO兼总裁八乡隆弘
上周,八乡隆弘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就任社长后,我将按照两个主题,打造全新的本田。分别为“完善全球6极体制”和“继续创造并向全球顾客提供独具本田特色的、富于挑战性的产品和技术。具体到未来能源方面,以电动化技术为核心,进一步展开未来移动工具的开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备受宠爱的燃料电池汽车项目的结束,八乡隆弘说:“全新一代燃料电池车Clarity将于2016年3月31日前在日本率先上市。”
具体而言,八乡隆弘提出了电动汽车的多样化对策:首先,终止销量寥寥的雅阁插电式混合动力版的研发生产,停止思域天然气和混合动力两个版本的生产销售,取而代之的是,到2017年前推出更先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专心研究电动汽车,满足多样化需求以及具有环境意识的客户的需要,本田将以2016年推出的新一代燃料电池车为起点,进入全新汽车时代,随后将推出一款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和一款全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本田燃料电池车概念车FCEV
这些决策的背后原因主要是销量低迷,伴随油价的下跌,客户几乎看不到售价更高的混合动力车和天然气汽车的好处,今年前5个月雅阁插电混动版在美国的销量只有55辆,此外,只有13英里的纯电续航也让人几乎感受不到益处。
丰田力推燃料电池
与本田同国的丰田是最能与时俱进的企业之一,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汽车产品,丰田围绕“节油”和“摆脱石油”两个领域采取“全方位”的发展战略,并大力开发氢燃料电池技术,将其作为未来新能源车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丰田氢燃料电池车“未来”(Mirai)
在“摆脱石油”的领域,在丰田看来,只排放水的燃料电池车才是真正可以实现人类可持续移动性的技术。在推进替代燃料候选之一的氢能利用方面,丰田应用混合动力的技术开发燃料电池车,续航距离、低温启动性等技术课题都被逐步攻克,并继续在进行降低成本的工作。
燃料电池车的时代是否真的会到来?对于这一点虽然众说纷纭,但让丰田决心试水的理由,依然是该公司在混合动力车领域获得的成功。燃料电池车也要像普锐斯那样,以长远的眼光发展。与纯电动汽车相比,丰田将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扭转汽车行业乃至日本能源供应的重要途径,并且其创造就业的能力也远远超过前者。燃料电池汽车依赖进口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少,而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使用的矿产等原材料大多都要靠进口,同时电池能够利用特殊的生产设备实现自动生产,创造的就业机会少。之所以丰田大力发展燃料电池技术,由此得到解释。丰田高管认为,“与燃料电池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带给日本国内的附加值会锐减,发展FCV更容易守住300万辆这一日本年产量的底线,同时还能保住工作岗位。”
普锐斯是首款真正的畅销混合动力车,丰田希望采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的“未来”(Mirai)有朝一日也能重蹈其覆辙。2015年年初,Mirai于日本上市,订单超出产能负荷,甚至出现了准车主在下订单后可能要等上三年才能交车的火爆局面。虽然目前工厂产能连本国车主都无法应付,但为了抢占市场,丰田仍按原计划于秋季在美国将Mirai推上市。
日产坚守纯电动
在丰田与本田努力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时,坐拥有全球电动车销售数量第一宝座的日产汽车并不打算跟进日本汽车企业的氢燃料电池车风潮,现在的首要目标仍是纯电动车,全心全意推动电动汽车的销售规模。
日产已经成为当下全球纯电动车销量最高的车企,自从2010年聆风纯电动车发布以来,累计在全球销售了超过170,000辆。聆风是日产目前唯一的纯电动乘用车,日产计划将新一代聆风电动汽车推向主流汽车市场,新车将针对电池部分进行改进,采用更为耐用的新型电池,将续航里程提高一倍多。而鉴于政府支持力度,日产更看好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计划占据20%份额。该公司通过启辰品牌在华推进电动车本土化生产,促进销量增长。
日产公司认为燃料电池汽车目前的研发成本过高,加氢站的建设也不甚理想,这对增加的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难度,将燃料电池汽车作为其长期发展车型之一。日产和美国福特及德国戴姆勒集团在2013年1月签约联手合作发展氢燃料电池车技术。
日产汽车总裁戈恩
日产汽车总裁戈恩(Carlos Ghosn)近日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表示,随着销量的上升,电动汽车价格将会逐渐低于传统车,未来几年的续航里程将达到现在的三到四倍。所以,日产的立场已很清楚,2015年就只专注于电动汽车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车则会成为推广未来新动力技术之用。
曾经热捧混动技术的本田,开始决心转向拥抱纯电动技术,丰田依然对燃料电池执迷不悔,日产坚定力推纯电动,日系三强各自的路线出现了一些微妙变化,未来谁能否引领风潮,能否与欧美汽车巨头力拼,还是要由市场验证说了算。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