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作者 朱玉龙)《中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图谱之合资和外资企业篇(上)》写完以后,有些地方做了一些修正。如果说前面是外资企业占主导的话,本篇就是外资与其合作伙伴的博弈。图1,我是从德勤的《2014中国汽车行业投资促进报告》中选择大众、日产、通用、福特、现代、丰田和本田的情况来做对比。简略的说,这几家的主力车型,在中国卖了1044万辆。
第一部分 投资和油耗概览
对于外资车企而言,合资企业是其在国内的主要延伸。汽车又是个长周期,而且周期性波动很厉害的行业,从图1可以看出各个企业在国内的藏起发展的意图。图2是2013年的油耗,和部分车企2014年的整体销售数据。
新能源汽车对于外资企业而言,是需要大量投钱的,由于国家的规定,使得这个事情在中国就分成了两部分,研发和制造在全球(主要是欧洲、北美和日本)投放的车型;将三电制造搬到中国来实现新能源的汽车的制造。
以2013年的油耗水平来看,合资企业在通往5L/百公里的路途上配置不同的做法,这些做法包括上新能源车的项目,对车型的动力总成继续革新,对零敲碎打的与燃油经济性部分予以改进。
图1 合资主力投资情况
图2 合资主力车企油耗和产量状况
第二部分 各家车厂的细致的车型和电池厂家储备
1)大众
大众是一个独特的案例,因为集团比较大,与国内最大的两家一汽和上汽合作,虽然德国人很强势,但是和合作伙伴的关系还是要考虑的。上次写完以后,大众就和上汽达成了一个战略协议,由大众来帮助上海大众打造纯电动的LAVIDA朗逸。从实际的博弈状况来看,合资企业的技术路线从来不是单纯的技术路线而定的,也是合资双方的博弈产物。那么基于以上的逻辑,在安亭这个地方,不仅仅有一个电动汽车的生产基地,也会有一个电池工厂。
2)通用&福特
我把这两家美国车企放一起吧,仔细对比一下他们两家在美国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状况就很容易看出问题。目前可以看出两家美国企业的供应商主要为LG和松下。
图3 美企的电动汽车情况
3)现代起亚
看看现代和起亚加起来的数字,就可以看到韩国车其实在中国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韩国企业的最大的好处就是:
a)LG 前面已经说了不少了,Sonata的PHEV转换,也是近在眼前。
b)SK:SK已经和北汽投了一个厂,搬过来一点不难。
现代本部准备在全球投放的,储备的车型是原先在Sonata上面做的P1P2的混合动力系统,通过系统改造可以改换成插电式;而起亚新发布的Soul EV何时进入中国也静观其变。
相对韩国人对自己的合资企业也比较灵活,比如首望500e,动力系统是自己提供的,电池系统就采用合作伙伴旗下普莱德的电池;东风悦达起亚下面的华骐就采用了力神的电池。这些车是否作为一个主力推荐,还只是充当门面尚未可知。
图4 现代起亚车型
4)日产雷诺
日产主要努力在国内经营启程这个合资自主的品牌,所以LEAF本土化也放在这里面。比较有趣的是,雷诺的车型是不放在日产的序列里面。
同样郑州日产的纯电动SUV,这车还有三个不同的公告号。
图5 日产雷诺的车型
5)丰田&本田
我只能说,丰田和本田这两家日本公司,眼光是极其高远的。纯电动车型都是浅尝即止;在大家都往插电式车辆方向做车型布局的时候,他俩在日本政府的氢社会的支持下,大力往这Fuel Cell的车型走了。插电对于丰田,只是众多产品路线里面很小的一部分;本田有些差异,不过主体方向还是以Fuel Cell为主。
在中国,由于各种因素,这两家选择的策略都是以HEV为主。对于电池而言,这两家向来对自己的供应体系有绝对的话语权,所以这块暂时我们可以把它们两家放一边。
图6 丰田和本田的战略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