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戴姆勒集团
进口车的战略,既然Smart电动车走不通,只能通过PHEV全盘化来盘活油耗。
北京奔驰这边,应该是有比较明确的国产化计划,只是淹没在PHEV大潮里面。
戴姆勒对于纯电动的战略,值得令人玩味,在中国与比亚迪合作,在美国和Tesla合作,他要的是未来的油耗,未来的附加值。
图6 奔驰推进计划
2.2宝马
与戴姆勒非常类似,进口车保持I品牌+BMW品牌,合资公司那块BMW+之诺品牌。通过国外电池和国内电池的组合处理,来对未来进行储备。由于与德企三强之间的战争,全系PHEV相信可以在2020年看得到。
三星:电池的全球战略供应商,I品牌和BMW品牌单体供应商。进口这块的车,电池包的系统集成由宝马自己完成;在国内生产的车,交由苏州博世完成。
CATL:之诺只租不卖,由进一步推出概念PHEV车,这是为了未来做储备,不排除在某些BMW品牌的车型上见到。
图7 宝马推进计划
2.3大众
进口车是通过一汽进出口,大众和保时捷三部分组成的。
所有的这些企业,共同组成了大众的新能源车图谱,所以车海战术,本质原因还是其有战略需求。
松下: R8 Etron那么多电池,相信是用了18650,等细节出来,超级跑车是可以这么来做的。
三洋:一直以来的合作伙伴,相信很多一些都是他家电池。
三星:采用VDA规格,特别是送电池去测试车队,为将来的中国布局。
LG:布局未来的后备路径。
图8 大众新能源推进计划
*此处可能有错误,限于本人学识有限,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2.4沃尔沃
沃尔沃是要往国内转产能的,所以慢慢它就从这个区块往下面转移了。
目前已经上市的S60L PHEV加上XC90PHEV,其系统比较单一,电池供应商也比较单一。电池供应商以LG为主,苏州
图9 沃尔沃新能源车
小结:
1.仔细看这些企业,进口车和国产化的车辆都赚钱,所以两边都要保证。
2.策略上,可能不需要国家补贴,只要获得基本的新能源车对待。进口车解决进口部分的问题,国产化解决国产化部分的问题。
3.除沃尔沃外,德企三强的技术工程能力,在电气化领域还是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巨量的资源投入P2和P2P4的结构中,甚至在电池形状的标准中采取合纵连横模式。
下半部分,将剩余的车企做一个介绍。在外企里面,本篇文章很极端,要么动手特别慢的,要么动手特别快。工程开发还真是需要符合企业的现实战略策略,拧不过的。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