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某论坛上,长安汽车、北汽、中国普天以及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商、运营商等汇聚一堂共话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解决之道。
·论坛嘉宾·
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任勇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刚
中国普天集团副总经理 傅毅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业务拓展部高级总监 杨海德
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副总工程师 缪文泉
汽车洞察创始人兼CEO Mike Thomas
特斯拉中国区对外事务部总经理 陶琳
上海国际汽车城有限公司副总裁 曹光宇
主持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是目前充电难最主要的问题,本次论坛上的嘉宾都是业界的专家,请大家发表一下各自的观点。
任勇:充电难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共性问题。我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在全社会,包括从政府部门到物业公司多部门共同推动充电设施建设。
郑刚:充电难难在哪里?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充电设施建设审批复杂、建设流程漫长以及参与各方未找到共同的利益点,是难的原因。如何破解?一是政府下大力气将政策落实到位,以强有力的执行力来推动政策落地。二要利用市场的“手”,找到适合于各相关方都能够创造利益的商业模式,古话说得好,“无利不起早”,如果能找到这样的商业模式,让每一个参与者、投资者,都能够找到自己未来的利益点,那么推动起来就远比现在容易得多。三是厂商还要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不能等、靠、要,而要自己多投入。
傅毅:我个人感觉充电难的问题还是逐渐在解决。对于投资者而言,不管是车企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在试图进入这个行业。再一个,政府也在紧锣密鼓地出台有关行业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杨海德:我非常同意之前几位发言者所讲的,同时我更注重的是顾客,因为顾客是最终产品的使用者和选择者,他们会根据汽车的特点以及充电桩的便利性来选择。虽然最近我们有很多的政策出台,但是从细节方面来看,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完善。最近我去了北京的一家商场,看到所有充电桩都被传统的汽油车当做停车位占用了,这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用户体验。现在我们很多人专注于充电桩的数量,但是现有充电桩的利用也是一个问题。
陶琳:关于充电难的问题,特斯拉的客户相对来讲问题不是太大,因为我们大部分的用户都有自己的车位,90%以上的客户是可以成功地安装充电桩的,这是我们幸运的地方。
Mike Thomas:从长远来看,一是消费者会逐渐了解新能源车需要在哪些地方安装充电设施、哪些地方已经安装了充电设施。二是越来越多的厂商涉足电池领域,解决电池续航能力问题。充电设施和电池续航都解决了,充电难就解决了。
曹光宇:从市场需求角度看,我认为充电基础设施不是一个太难的事情。在大城市里面我们已经建成了很多的基础设施,但是这些设施使用率不高。从去年开始,私人购买电动汽车开始放量,有了大量的需求,市场就能够想出很多的办法把充电设施解决好。我觉得政府只要给充电设施建设基本的鼓励平台就可以了。政府可以结合一些专业的运营商,形成一些基础的保障体系。
缪文泉:充电难的问题,我们现在可能有一些本末倒置。充电首先是个人自有充电,其次才是社会公共领域的充电设施,因为社会公共领域的充电是应急使用。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把所有的充电都依附于社会的公共设施,这在经济上第一不可行,第二没有必要。如果在家里能够解决充电问题,可能对社会公共设施的依赖会有所降低。
主持人:不管是车企还是充电设施建设企业以及运营商等,大家如何为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任勇:现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大家都感觉难,充电设施不够用,但仍然还有很多建好的充电桩用不了,这里有一些是充电协议的问题,有一些是被燃油车占用的问题。作为车企怎么做?在公共的基础设施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我们就自己推动。只要消费者购买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我们就承诺送充电桩。但是后来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的充电桩送不出去,因为有些车主没有专用的停车位,即使是有停车位的,物业也协调不了。不过我也在想,到一定程度我们可能会有一个群体,把现在社会上的存量的充电桩,不管是公共的、半公共的还是私人的充电桩都搜罗起来,形成一个网络来加以管理和运营,充分发挥存量充电桩的作用,共享使用。
郑刚:北汽新能源在充电服务建设方面,做三件事:一是,继续加大对已购车用户私人充电桩的建设。当然我们调查的结果是45%的人,在北京难以安装上充电桩,包括我本人。我当了北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以后,到现在已经一年零三个月,我家楼下的充电桩都没有安上,这是个非常可笑的事。二是,为家里没有办法安装充电桩的用户,更多地在公共领域建立充电桩。三是创新商业模式,研究在充电,在投资、运营和服务方面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们联合了一个大经销商,搞了一个叫新兴充电的互助充电模式。这种模式有一个厂商,或者是一个主投资人作为主导,建设一个充电服务的信息网络平台,邀请社会上有停车位的业主,以及可以建充电桩的居民,甚至是家里有了私人充电桩的居民,加入到这一互助网络中来,把闲置资源以入股分红的方式加入,通过互助式的商业模式的创新,至少带来45%的想购车但是还没有下决心购车的用户。
杨海德:我们必须重视家庭充电。另外我还想说,市场上的充电桩也很重要,我们不能够完全依赖于家庭充电,因为家庭的电力系统有时候不能够支持,所以我们还是要支持公共充电设施建设。
陶琳:如果车的续航里程足够长的话,大家对于电的焦虑就会小很多,这个里程至少在400公里以上。实际上对充电的需求,至少不是每天都需要充电,如果有一个家庭充电方案的话,基本上可以满足90%以上的充电需求。
缪文泉:第一,解决现有充电桩利用率的问题,希望各个充电桩之间能够互通互用。第二,我们要方便建站,下一阶段上海可能还会出台一个家庭安装充电设施的标准。从这两个方面来推动充电设施的建设。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