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向集团
企业排名:№6
上榜产能:0.192GWh
关注指数:★★★
主要客户:海马、康迪、东风等
企业简介:在国内,目前万向旗下涉足动力锂电池的公司有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前者有一个锂电池事业部,主要负责动力锂电池及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后者是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与美国Ener1 Inc.于2011年合资成立的一家动力锂电池公司,主要从事动力锂电池生产,2014年上半年,公司的动力锂电池出货量约0.0204GWh,年初以来,公司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小专利)授权11项,集中在电池模组技术开放上。
专家点评:2014年10月,工信部发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54批)让一个“追梦企业家”的造车愿望实现了,还记得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那句话“我不造汽车,我儿子也要造。”万向要造的不是传统汽车,而想造出一辆颠覆传统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就像它在美国市场的表现一样,通过三十余载的努力,颠覆了美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格局,成为了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的霸主。在电动汽车领域,万向也已经积蓄雄厚的资源,从收购韩国Enertech,到与Ener1成立合资公司,到收购美国A123,再到收购美国PHEV汽车品牌Fisker,其已经拥有电动汽车发展的完整的技术体系,公司一直以来借助一汽海马的品牌生产电动汽车,通过“借鸡生蛋”方式制造的万向普力马纯电动汽车,目前已经在杭州的出租车市场运营。不过,万向通过收购方式临时搭建起来的电动汽车生产平台目前恐怕还很难完成鲁冠球的“造车梦”,未来还需要做好以下准备,首先,需要争取拿到工信部的乘用车生产资质;其次,需要将Fisker的Karma(PHEV)品牌轿车快速复产,并与公司旗下的B456(前A123公司)的动力电池很好的结合起来,为其生产电动汽车赢得市场美誉。然后,凭借国外生产经验,设计出一款适合国内市场的电动汽车,最后,将国内已经运营成熟的动力锂电池及电动汽车公司装入上市公司万向钱潮(000559.SZ)的平台中,借助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在国内市场扩大生产规模。
7、比克电池
企业排名:№7
上榜产能:0.42GWh
关注指数:★★★
主要客户:奇瑞、东风裕隆等
企业简介: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8700.0000万美元,2004年在美国纳斯达克借壳上市,旗下有比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比克国际(天津)有限公司等,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1.86亿美元,净亏损约1.16亿美元,年初至今,共获得专利授权21项,其中涉及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相关专利3项目。
专家点评:公司可谓国内18650三元材料动力锂电池的“鼻祖”,不过早先的时候(Tesla没有火起来的时候)18650做动力电池不被看好,公司发展重点也不在该领域上,公司是首家美股上市的中国电池公司比克电池(NASDAQ:CBAK),不过比克可谓是“成也资本运作,败也资本运作”,2004年公司美股借壳上市成功,业绩逐年翻倍增长,从2004年的销售额不足0.2亿美元,到2008年实现2.45亿美元,业务扩张迅速,股价从入市的1.5美元/股,曾于2006年最高达到52.5美元/股,享受到了资本市场的无限风光。但进入2008年,公司业绩进入逐年快速下滑阶段,连续六年亏损,而且亏损日益严重,从2008年的净亏损790多万元,到2013年亏损1.1亿元以上,股价也多次处于美股退市警戒线,公司企图推升股价不断释放利好消息,但积重难返,无奈推出5:1的合股计划,勉强将股价拉回至2美元以上,而为了保住美股这个壳,每年公司需支付会计师、律师等费用百万美元。目前天津比克的人员流动比较严重,公司的技术带头人毛焕宇博士也于今年初离开比克,未来公司将如何发展到了一个三岔路口,在三元材料(NCA)动力锂电池受到市场看好的情况下,公司能否走出资本运作的“旧习”,凭借在小型三元材料动力锂电池领域的技术先发优势,快速转型,做大做强实业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8、波士顿电池
企业排名:№8
上榜产能:0.40GWh(未来将产能扩大0.32GWh)
关注指数:★★★
主要客户:时空、安凯等
企业简介:美国波士顿电池全资子公司波士顿电池(香港)有限公司在国内分别成立了波士顿电(江苏)有限公司、北京波士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等两家动力锂电池公司,前者位于江苏溧阳,主要从事动力锂电池生产,后者主要从事动力锂电池研发,另外,后者还成立了一家电池销售公司北京波士顿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年初至今,公司发布专利声明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
专家点评:美国波士顿电池自2011年开始,逐步将生产中心全部转移到到中国市场,与此同时,股东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GSR Ventures)、Foundation Asset Management、Oak Investment Partners等三家风投构成,近两年公司准备在美国上市,2012年公司的溧阳生产基地建成后,公司致力于与国内汽车厂合作开发纯电动汽车,早先的时候(Tesla没有火的时候)由于三元材料不被看好,尽管合作项目较多,但没有批量化的订单形成。进入2014年,公司的业绩大幅好转,凭借高自动化生产水平带来的产品一致性相对较好的优势,形成了一些大的订单,但椭圆形的电芯结构设计,虽然形成了产品差异优势,但目前尚不能为所有整车厂普遍接受,加之,公司产品市场价格的较高,也限制了公司业务规模快速扩展。
9、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企业排名:№9
上榜产能:0.42GWh
关注指数:★★☆
主要客户:厦门金龙、深圳五洲龙、新大洋、时风等
企业简介: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5894.7368万元,2006年开始致力于磷酸铁锂圆形电池研发、生产,其动力电池采用的32650型电芯,目前具备日产约6万支6Ah磷酸铁锂动力电芯的能力,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2亿元,2014年上半年总收入近3亿元,年初至今,公司发布专利声明14项,2008年至今,已获得专利2项,不过已有专利主要集中在磷酸铁锂电池研发方面,专利水平相对较低。
专家点评:沃特玛动力锂电池成长相对较快,借助2011年深圳大运会,“沃特玛”这个名字真正进入公共的视野,成为大运会新能源客车电池的主要供货商之一,受此利好,同年还获得了法国客户3亿元的磷酸铁锂电池订单,2011年公司动力电池收入排名国内前三,但公司的业务主要收入来源与国轩高科类似,主要集中在当地市场。在锂电产业整合的大背景下,沃特玛也在积极寻求整合,对于上市公司转型而言,沃特玛不失为一良好的投资并购标的。预计今年10月或有动作。
10、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企业排名:№10
上榜产能:0.384GWh
关注指数:★★☆
主要客户:众泰、东风、康迪等
企业简介:公司成立于2009 年,注册资本8.67亿元,公司由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成飞集成、洪都航空、中航投资、中航工业等股东共同持股,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亿元,净亏损3508万元,201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0亿元,净亏损3107万元,年初以来,发布了专利声明12项,获得发明专利7项,其中钛酸锂负极材料专利1项。
专家点评:公司可谓国内唯一一家纯正的锂电池“国家队”,大股东全部为国有企业,具有雄厚政府资源,也成就了“到2013年底,工信部公告的新能源电动车型数量中,配装中航锂电电池的车型总数持续保持第一”这样的佳绩,但车企申请车型与后期批量化生产车型的电池并非息息相关,很多车企借助中航锂电的资源申请进入目录成功后,转而选择了其他性价比更高的电池企业,公司的动力电池以为大容量方形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凭借国企背景,公司也多次中标国家基站、储能等大型项目。不过,在占控股股东成飞集成(002190.SZ)上半年营业收入(27亿元)中占比不足5%,产能利用率不足,伴随着设备折旧,公司业绩连续亏损,在本轮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之际,公司上半年业绩有所回升,但总体来看,受国有企业体制限制,缺乏“居安思危”意识。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