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陈晓海担任上海中科力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已经3年了。四十年前曾是插队知青从上海去到了安徽,也曾在国内主要车企长期从事外径外贸工作,之后有过仅花3年就将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带出困境经验的他,认为与电动汽车结缘的这三年,是命运给了他又一次学习和参与创业的机会。
中科力帆成立时,依靠中科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研发的自主核心技术,其生产的纯电动汽车用于世博会;在国家推行十城千辆工程以及所在地上海市被列入“双试点城市”的机遇面前,公司曾定过年产销电动汽车不低于4位数的目标;但因上海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迟迟未出台,其他试点城市地方保护严重,坚持这样的目标就如水中捞月。为此公司调整确立了新的目标:潜心打造性价比最好的电动汽车,争取可能的市场机会。
谈到公司目前的产品,陈晓海说:“按照去年底出台的政府公务用车采购新能源汽车评价标准,除了动力电池组比能量一项达不到最高分,其它我们都能达到;譬如最高车速、加速度、续驶里程、百公里耗电量等,这里面包含了公司全体员工的心血和创意;整车碰撞或绝缘受损情况下的电池包内自动断电、电池包的防水等级提高到IP68、自动防溜坡技术应用等都是我们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使用安全性而采取的新举措;与国网、电巴合作的LF7002CEV换电版样车已开始可靠性试验;我们在海南汽车试验场的复杂路况行车试验已持续了六个月,今冬打算开展寒带的充电和行车试验。没有之前的目标调整,是达不到现有状态的”。
做好产品的理念与陈晓海严谨、认真的性格也分不开。他说他遇事首先会考虑风险及其可控程度,“我一直跟员工讲这样一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把车做好。我们不像那些大车企。如果着火伤人等安全事故发生在我们的车上,中科力帆这个新牌子是很难扛得住的”
对于这三年,陈晓海说高兴和烦恼是一阵一阵交替的。每当一个问题出来,心里会一直惦记着,问题解决后,就会很开心。他说:“做企业就是这样,不断碰到问题、解决问题;受制于诸多因数,顺其自然一点。外界对我们的评价会从不同的角度,对我来说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对得起股东的托付、对得起员工的付出、对得起顾客的期望就可以了。”
中科力帆620EV电动汽车
第一电动:中科力帆成立已经三年了,你现在的心态和三年前有什么不同?
陈晓海:现在更平和了一点。当初以为第二年就可以售出上千辆,后来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受制于很多因素。目标修改之后就没有具体的销售指标了,唯一的一条是,在车辆的研发上要保持先进性。
第一电动:先进性这个目标怎样评价?
陈晓海:先进性也是能看到的。去年年底新能源汽车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同时出台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评价标准。我们的第二代纯电动汽车除了电池组的比能量这一项达不到最高分外(因为它要求每千克超过120 Wh,现在磷酸铁锂的电池都在这以内),其他都能达到最高分。一年多来,上海嘉定汽车城示范运行的所有纯电动汽车中我们的LF7002EV是迄今唯一达到安全行驶逾3.5万公里的。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状态,是市场一旦打开,我们的产品的性价比和我们的服务要有高出一筹的竞争力。
第一电动:公司的投入会因为暂时没有市场而有所减少吗?
陈晓海:股东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每年约六、七千万的投入。但如果上海、重庆的补贴细则能出台,或其它城市不再搞地方保护,一年能有几千上万的产销,那投入肯定会比现在要大很多。
第一电动:你怎样评价中科力帆的电动汽车?
陈晓海:跟其他自主品牌比我们只靠前不落后,跟国外的产品比综合水平也不会差多少。原车的内饰是落伍了,我们已做了局部改进,力帆已有大改方案。日本一些企业来我们这儿参观,都觉得我们的车很不错,说可以去日本销售了。但我的看法是,要先在国内有一定的量,有一些底气后,再出口,因为国外法规严格许多。我们的产品,特别是配套的零部件,可以说还是试生产阶段。产量上去后,它的一致性、工艺性保持得怎样,整个质量控制体系运转能否正常,都要有个过程。另外,售后服务团队、国内外服务网络的培养和建设也需要进一步的资源投入和时间。
第一电动:如何保持一致性、工艺性这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吗?
陈晓海:现阶段纯电动汽车毕竟属“技术发展期”的范畴,占整车价值约80 %的零部件与传统汽车的不同;不瞒你说,因为配套企业提供的零配件在可靠性和一致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前不久有几天竟夜不能寐。最近成都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我的目标是占点份额能登台亮相就行,是骡子是马有的一比,就如在嘉定汽车城的示范运行,搏个好口碑很重要;如果是几百台,万一哪个环节上有潜在隐患,就我们现在的情况不好收拾,会砸牌子的。
第一电动:怎么解决零配件可靠性、一致性上存在的问题?
陈晓海:是有难度。因为现在市场盘面太小,供方的投入也有限;几乎是我们“有求于”供方,但还是要尽可能引入竞争对手进入我们的供应体系。有过这样的经验,竞争对手进入后,我们之前的配套企业感受到了压力,近一年来进步很大。我们今年下半年的计划是,对配套企业一家一家的进行供方审核。同时,对一些比较小的企业,我们还要帮助他们进步。
第一电动:售后团队怎样完善?
陈晓海:公司内的售后服务团队已从世博会时的8人发展到现在有近20名技术骨干。目前上海以外的北京、重庆、成都和海南也都有我们的车,我们都派驻了售后人员,兼对当地4S店服务人员的培训;我们对已在示范运行的一代车辆做了多次召回整改,以尽可能跟随二代车的状态提升其舒适、安全性;另外,我们还与高瞻新能源汽车开展了售后服务方面的合作,以更好地利用双方各自拥有的资源;国外的则暂时还未纳入规划实施的范围。
2012GNEV企业报道(二)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