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今天下午论坛的主持人。我们今天下午的议题是,2011新能源汽车投资高峰论坛——新能源投资趋势。从昨天到今天,我们花了一天半的时间,讨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路线图、新能源汽车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的能源供应模式等等话题,前戏很长、铺垫也很多。但是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以及全球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来说,我们可能最终、最关心的市场还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这种比较环保、低碳的交通工具,它既然被赋予了如此之多的责任和意义,它是不是一种好的、可持续的商业呢?
另外,我们应当建起来支撑这种商业的一种什么样的融资模式或者是投资体制呢?
第三,作为政府,作为金融机构,作为产业公司来说,应当如何定义自己的功能以及角色?
还有,这个新的商业究竟能给我们的汽车行业带来哪些变局?或者是说整个汽车产业链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最后,我们知道汽车工业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利润也非常丰厚。但是我们看到在中国的汽车行业里面,几乎没有一家公司掌握的传统汽车工业的核心技术,没有诞生一家伟大的中国的汽车公司。在这种变局下,我们是否会产生一些伟大的公司呢?
一般来说,我们都十分期待一盏神灯给我们指明方向,我们都有精神导师的依赖症;但是至今我们也没有看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这个规划没有出台,这个神灯没有,我觉得也没有关系;至少现在有一群人,他们习惯于或者说他们虽然在刀尖上跳舞,但是他们可能比别人更早的看清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我们今天下午就听一听他们怎么说。
我现在介绍一下今天下午到场的嘉宾,(张屹磊)、枫谷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张文驼先生、英国欧瑞基金投资总监葛原先生,我们首先请葛原先生发言。
葛原: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的看法。
我想在座的都是业内的专家和同仁,我们只是从投资的视角来看一下对这个行业的感觉。长期来看,投资界普遍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方向潜力无限,但是,还没有到起飞的阶段,大家还尚需努力,市场的潜力巨大这是无可质疑的,但实际的发展慢于预期。大家还是非常积极的在这个行业当中寻找投资机会,但是相对来讲,成熟的项目少一些。好的一面,我认为从今年开始,概念炒作期已经过去了,大家已经开始沉下心来做基础的工作。技术进步,就像大家说的一样,需要时间,它有一个自身的发展规律,需要比较大的投入。
政策平衡点的接近,我说这个平衡点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的。地方政府的政策力度也影响到我们市场的格局,我们是从行业分析的角度来看这个情况的。
首先,大家知道中国的汽车市场增长非常迅速,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同时也给很多方面带来了压力,比如说环保、比如说能源问题。这里我有一些统计数据,从排放来看,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污染的话,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有切身的体会,我的体会比较深,我嗓子不太好,容易过敏。我就住在东三环的角落,大家老说在PM2.5,那个指标对我非常贴切,只要环境稍微不好我就咳嗽,我想这个汽车尾气的污染跟我们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通过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使大家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提高,有车有房,但是空气越来越糟糕,呼吸不动,这是我的感觉,我觉得这些问题可能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汽车带来的。那么解决这些问题,就有很多的动力,让政府和业界的同仁去往这个方面努力,从两个角度来说,一个是污染问题,一个是能源安全问题。
我第二张图就是中国的石油的消耗和生产,从2011年开始,石油进口已经过半,再过几十年,中国的石油可能有60%—70%都要依赖进口。大家都知道,石油的消耗60%多是用于交通的,也就是说进口的石油全部用于交通可能还不够。这样的话,大家就看到了一个机遇,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就非常强调动力,希望把这个车给做成电动车,我想大家都有这方面的意愿。尤其是就政府来讲,不仅仅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且节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人,汽车电动化是解决呼吸困难的一个有效办法,当然需要时间。有些人说,电动汽车可能并不像大家说的那样环保,因为它实际上用的是火电厂发的电,所以它还是有很多的污染。我们内部做过一个详细的分析,做CDM的公司参与了整个项目,这是麦肯锡的一个报告,结论其实很简单,即便是用火电厂发的电,当然了,各省火电的污染程度比例不同,大体来讲,仍然是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它不但是说在城市里减排了,而且整体全球范围内它也仍然是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从投资来讲,最近大家还是非常积极,可能今年会稍有下滑,但是人民币基金非常积极。政策方面,大家都知道,我们有非常多的政策目标,实际上远远没有达到我们之前规划的目标,比如说“十城千辆”,包括政府部门制定的目标,现在看来还是无法按期达到。刚才专家已经解释了很多原因,我说一下我的看法。投资基金通常是从财务分析角度来看这个事情,它的性价比到底有没有到可以大规模推广的程度。
我想举一个例子,我们大家可能都知道风电太阳能的发展历史,从财务分析来讲,我们更关注到它的价格,发展的轨迹。大概在7、8年前的时候,风电可能就处于目前电动车的这个阶段,最开始的时候上了一些科研项目,有些还是国外支持、联合国拨款的项目,这些项目是不计成本的科研项目,有些甚至整个项目基本上都有问题,肯定谈不上回报率。再后来,随着技术的稳定,又上了一批示范项目,到示范项目的时候,实际上它的盈亏平衡成本差不多在一块多人民币一度电的水平,当时的标杆电价大约是3毛左右,现在可能接近4毛。在那种情况下,国家仍然是推动了更多的示范项目,很快价格到了8毛钱,紧接着就出了招标的条例,再往后价格进一步下降,到7毛钱的时候,就出来了《新能源法》。在标杆价基础上,实施了风电招标,这样的话,价格进一步下降,规模就上去了。现在,大家都知道,风电已经上不动了。但是即便是今天,它的价钱还是比火电厂的价钱高很多,为什么它能大规模铺开?国家政策是一个关键,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国家政策也是有一个心理平衡点的。去年可能大家关注到了,去年10月份又有新的规定,太阳能从今年开始上电价,在今年开始上规模。随着太阳能的价格进一步下降,政策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国家是非常愿意补贴新能源的,甚至愿意花很高的代价。我觉得这个新能源价格基本上在两倍于火电以内是可以做到的。
返回来说新能源汽车,它的平衡点在哪?可能大家有不同的看法,现在我们自己做了一些测算,方法在这里就不详说了,我只说一个结果。实际上电池在目前的补贴政策下,小车补一万块钱,大车中央政府补50万,地方还有配套,配套的程度不同,在这个基础上,假如说补给电池这部分,电池本身从我们目前跟踪的数据来看,已经基本上达到或者接近 能够自我发展的程度了,按照当下的油价来看,15万公里,大家能把这个油价给省回来,通过省油价把电池钱给省回来。核心问题,就在于电动车能够省油,它跑100公里花的钱比烧油花的钱少。现在的价格,这个区间差大概是15万公里左右,当然,这跟电池的维护成本、故障率有关系,故障率比较高,可能接近20万公里,寿命的话,磷酸铁锂接近。但是它已经可以接近到能够在这种小额的补贴情况下,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但是什么地方有问题呢?车价有问题,车的价格达不到盈亏平衡点,目前这个车还是比较贵,大巴现在是200万辆一台,补贴以后,这个公司还是亏钱。最后核心的动力,要想推广,如果这个项目本身不赚钱,可能它就发展不起来。这是我们从投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那么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时候能够发展起来。我想说的是,大家要看什么车,目前的电池能量密度还不是特别理想,只能说可以非常小的部分来替代特定场合的车辆,尤其是公交用户,因为它的运行公里数相对来讲每年比较多,大巴基本上平均运行300多天,每天里程数基本在200公里左右。这样的话,电池就可以很快把这个里程用掉,省很多的油,尤其是在市内的公交,起步停车比较多,污染比较力气,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它多长时间可以把成本收回来。还有出租车,出租车的问题,出租车的强度非常大,大家知道,一般跑出租车容易坏,所以说国内的技术还不太行,我说的可能稍微有点不太乐观,实际上国内整车的开发力度来讲,尤其历史原因,没有培养出研发的力度,短期内也不太容易培养出来,也没有这个环境。
电池的话,反而我觉得没有太大的问题,或者如果说有问题,全世界也没有谁比谁强,差不了多少,可能日韩的设备可能要强很多。从过去电池行业历史发展来看,中国也是跟着日韩后面一路赶超,到现在也成为了电池的生产大国,技术方面我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反而是市场规模的问题。车价的下降,现在我觉得可能是最紧迫的一个问题,比如说大巴车,海外一百多万辆,加上政府的补贴,地方政府补贴,你仍然赚不回来,但是我觉得这个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大巴的速度非常快,小车可能还是要慢一些,这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现在这个市场规模还没有起来,进展相对来讲还是比较慢的。但是,我的感觉就是说电池的这些核心的东西已经接近到平衡点了,地方政府这个政策,比如说“十城千辆”,25城,实际上这些政策我个人认为还是有点不妥,从投资来看,我们中国是一个很完整的大市场,正是由于这种示范的模式,地方政府参与补贴的模式把市场割裂开了,把它分成一块一块小市场,产生了严重的区域壁垒,使很多种产品择地不择优,这是我们通过这些市场跟踪发现的。也就是说这个地方选什么车、选什么电池,他往往选本地企业,补贴也一定补给自己的企业,肥水不流外人田。当然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讲,这几步是必然的选择,但是这恰恰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使好的产品无法进入全国市场参与竞争,尤其在目前的情况还不是很透明,大家判断不了,甚至无法产生直接的比较效果,严重制约了这个市场的自由竞争。在我们来看,政策方面是不利的对于市场的发展。当然,整体市场非常大,地方政府也的确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力度,包括再多加补贴,相应的推动,非常好。但是,问题就在于他割裂了市场,使好东西无法推广。
产业链就不说太多了,大家都是专家,从我们投资来看,当然是看产业链的投资,这个方向我想目前多数属于相对早期的项目,投资基本上需要长线一些。虽然现在国内人民币基金非常多,但是中小基金反而不容易,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多数是希望投资于创业板的上市前项目,大家都挤破头去抢,新能源恰恰是非常少的,虽然这个领域发展非常快,日新月异,创新也非常多,是生机勃勃的一个领域,政策也非常支持,但是成熟项目非常少,能够迅速在短期内上市的项目非常非常少,就造成了基金看的多投的少的一个现状。
我们在看这个领域的时候,当然是从材料开始看,从中我们看到隔膜电解液等等,我觉得其他很多材料也还是很有潜质的,很多厂家在积极做研发,将来3、5年内可能会获得比较大的突破。制造电芯、电池箱、电极管理系统、整车电控、不同的应用等等,还是有很多。虽然整体这个行业的大发展还需要时间,他在这些点上还是有很多的机会。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作为汽车来讲,他没有个几十万辆的规模,可能谈不上什么大的规模,你要是做几千辆根本无法投资一个生产线,它属于实验项目。但是,如果几千辆大巴对一个电池厂来讲,那可是一个巨大的蛋糕,可以让他翻几番。也就是说,当下游的部件公司,尤其电池公司和汽车这个行业接轨的时候,它面临着一个数量级的提升,甚至好几个数量级的提升,比如说手机电池,其实大家都知道,手机电池里面一般来讲都是零点几安时,一辆大巴是几万安时。用材料的话,手机里面可能才用到几克,要是大巴的电池可能会用到几百公斤,它对这个供应链的刺激非常大,但是这个时点还没有到。这里还要说一下汽车和电池厂家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关系,尤其是充换电也考虑到了这些因素,也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作为智能电网的一部分,这些都会对这个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在投资的时候,就会关注政策的推动,还有各个产业链其实不是同步爆发,有先有后,要看看它的时间顺序,看看哪个环节是最容易的,来做一些投资的选择。
我要讲的就是这些,最后说一下欧瑞基金,欧瑞基金是英国的上市公司,有自己的投资基金,同时也管理新能源基金,普通的包括养老基金、索罗斯基金,投资方面我们主要关注新能源方向,也有海外资源类的项目。非常感谢!欢迎大家跟我联系,有什么项目的话,我们也可以详谈。谢谢!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