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新能源汽车

2011低碳时代年度致敬人物昨日揭晓

2011-11-14 09:47:35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2011低碳时代年度人物致敬活动于今年5月20日正式启动,在经历提名、初选、复选到网上投票、专家投票各个环节后,10名年度人物昨日在论坛现场最终揭

2011低碳时代年度人物致敬活动于今年5月20日正式启动,在经历提名、初选、复选到网上投票、专家投票各个环节后,10名年度人物昨日在论坛现场最终揭晓。他们中间,既有推动低碳发展的政府官员、引航低碳事业的学界领袖,又有探索低碳技术的科技精英、实践低碳经济的企业人士,还有来自民间、一直默默无闻传播和践行低碳理念的普通人。

在2011年11月13日举行的低碳时代人物致敬盛典上,他们接受了南方都市报和现场所有听众的特别致敬,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王国平 力推杭州公共自行车服务

职务: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

致敬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通过推行西溪湿地改造和公共自行车系统,大力提升城市品质,王国平让这句古语至今仍然真真切切。在他的主持推进下,杭州成为全球8个最佳公共自行车服务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入选城市。

感言:对一位城市管理者来说,每天所做的决策都是痛苦性的决策,干也要被人骂,不干也要被人骂。我想,干被人骂是骂一阵子,不干被人骂是骂一辈子。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倡导低碳环境方面,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也同样如此,但是我们也要按照小平同志所倡导的,还是要干,干出一个低碳的社会,干出一个低碳的城市。

王秉刚 领军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老汽车人

职务: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家组组长

致敬辞:把一辈子献给汽车事业不难,难的是还时刻走在这一领域的前沿。作为一位老汽车人,王秉刚退休之后仍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建言献策,并深具影响。他的孜孜不倦,最好地诠释了何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感言:非常感谢南方都市报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我从事汽车行业一辈子,退休以后还能继续为国家汽车事业做点工作,我感到非常高兴。当今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我还需要继续努力,为它做出自己能做的工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需要汽车界有志之士继续奋斗,目前最缺的是产品自主研发的能力,只要有志气,肯努力,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翁宇庆 40年钢铁生涯执着追求碳减排

职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

致敬辞:能耗大户钢铁工业的碳减排技术,是一块硬骨头。在翁宇庆的研究里,没有空泛的说辞,提高炼铁过程中二次能源的利用率,把碳排放实实在在地降下来,是他40年钢铁生涯中执着的追求。

感言:我们钢铁行业在低碳经济时代或低碳技术发展时代,也能够起到很大作用。为了搞好节能减排,我们的工作也很关心如何推进开展低碳节能技术。此次中国金属学会联合了有关机构共同研究怎样充分利用高炉煤气、高炉炼铁过程来降低二氧化碳,一旦成功,可使中国钢铁工业的二氧化碳减排10%以上。这对钢铁行业非常重要,但这仅仅是开始,希望全社会关注我们的工作,我们也会关注全社会低碳发展的工作。

胡翔成 双向减排让低碳出行成为生活现实

职务:贵阳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副总经理、贵阳“油改气”项目负责人

致敬辞:在缺油少气的西部欠发达城市,胡翔成和他的同事们,依靠自有资金和技术研发,不但实现了公交汽车向清洁能源的转换,更神奇地从化工厂尾气中变出天然气,实现了整个贵阳市的“双向减排”。他的努力改变了一座城市的交通品质,让低碳出行成为生活现实。

感言:作为公交人,我们有责任实现城市环境的清洁化。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工作,并且还只是起步,相信在国家、省、市的领导下,今后的路会更长。我们会继续沿着绿色出行、低碳经济、低碳交通的步伐迈向新的台阶,为实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为实现环境和地球的美好未来,做出应有的贡献。

王威 草根公益人让绿色通过“兑换”植入人心

职务:北京绿芽公益文化交流中心负责人、“绿色兑换”项目负责人

致敬辞:正如他所在组织的名称———“绿芽”,王威和同伴们正以点滴的行动将低碳的观念植入人心,电池以旧换新、废旧报纸换绿色植物、少儿低碳观念教育。通过默默无闻,不问回报的努力,王威和同伴们为低碳这棵新生的“绿芽”浇灌汗水,以待这株小苗成为后人乘凉的参天大树。

感言:真没想到我会当选,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一直在社区和高校里,只是踏踏实实地做事,没有过多地宣传自己。当我知道这个消息时,我们整个团队都不相信。感谢大家对我们的认可,也希望大家多参与,希望低碳环保相关的产业和机构,把低碳理念转换为更多的居民、百姓、办公室白领以及大学生都能够参与的形式,让它更简单和更快乐。

杨六齐 变“烂河滩”为“赛江南”

职务:陕西西安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主任、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执委会专职副主任

致敬辞:一个污水横流、垃圾围堤的生态重灾区,蜕变成为西北唯一的国家级生态区,杨六齐和他的团队启动了中国西部一个干旱都市的“绿色革命”,让世界看见了中国人在低碳领域的努力和实效。

感言:低碳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发展理念。我们用7年的努力把一个“烂河滩”变成“赛江南”,真切体会到绿色引领时尚,低碳塑造未来。作为地方发展的“守夜人”,我会继续带领我的团队,秉承以人为本,以生态为基、可持续发展的准则,继续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为西安乃至全国的低碳发展贡献我们的微薄力量。

姜克隽 为评价环境政策提供“标尺”

职务: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致敬辞:为评价环境政策提供一把标尺,姜克隽无愧为中国环境问题的“智囊”。他主持构建的“中国综合环境政策评价模型”,其意义好比给地球画上经线和纬线,环保之路借此确定了前进的路径。

感言:我想我今天获得的这项荣誉,更多是代表我的同事,以及我们国内做低碳研究的同仁们。我们国家现在走向低碳,以及未来如何实现低碳,取决于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许世森 中国碳捕捉技术推广应用第一人

职务: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

致敬辞: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使其纯度达到食品级标准,这是中国第一个碳捕捉与存储项目取得的惊人成功,其主要建设者就是许世森。在实验室蛰居二十年,为碳捕捉技术苦心孤诣,初衷未改,这是一个科技精英的本色。

感言:C C S(碳捕捉与存储)技术是未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重要的技术途径,也是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技术,需要不断研究和示范,才能回答所有人关心的包括成本、安全性等在内的相关问题。过去中国人谈论此技术,都是基于国外的资料数据和实验,现在通过实践,我们自己可以拿出一手材料数据,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也更加清楚。我们将继续投入热情和精力不断研发提高,为未来我国应对温室气体减排做好技术储备。

许开华 “吃垃圾”的企业让循环技术落地生根

职务: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致敬辞:从高校讲坛到生产车间,许开华把循环技术带出象牙塔,并使之落地生根。他打造了中国唯一一个循环利用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的规模化企业,每年“吃掉”废弃物30万吨以上,使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感言:这份荣誉让我感到,在中国,环保产业是一个受到尊重的产业,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完美统一。这要感谢中国政府的创新政策,也要感谢中国人民环保意识的崛起,他们能够把废旧电池交到我们的回收箱和回收体系,使我们现在每年处理的废旧电池可以达到3万多吨。

北京理工大学节能车俱乐部

让节能车用最少的油跑最远的路

致敬辞: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团队,其队员精诚合作,设计制造出新一代低油耗节能赛车,创造了1升油行驶1279公里的佳绩,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节能车大赛并获奖。他们的年轻让人艳羡,他们的成绩让人赞叹,他们是低碳和节能技术的生力军。

感言:很意外能够获此殊荣。我们是学生,参加节能车俱乐部没有想那么多,就是来做车的,就是想把车做好。大家都年轻,把所有的激情都放在了车上,感觉做节能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可以带动一些人,让大家感受低碳,感受环保,感受到现在的大学生也在以节能减排为己任。与国际最先进节能技术相比,我们还有一定提升空间,之后我们也会不断努力,争取早日赶超,为我们中国的节能技术发展,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