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新能源汽车

自主创新成汽车工业软肋 技术仍是最大难题

2011-01-23 14:54:07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赛迪网讯】1月20日消息,在“中国工程科技论坛--2010中国汽车自主创新”上,多名专家们呼吁,自主创新仍然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软肋,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实现中国从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

柳百成院士表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附加价值不高,某些关键核心技术没有掌握;第二是产业制造基础薄弱;第三是系统集成和工程成套能力差。我国制造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不到1%,整个汽车行业研发大概在1.5%左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可见一斑。

柳百成院士指出,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轻量化、精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同时必须符合绿色环境的条件。比如铝合金和镁合金材料可以令汽车变轻,能提高性能,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在信息化技术方面,美国汽车工业90年代的研发周期是五年,现在是两年,靠的就是信息化技术,可见,信息化技术对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技术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合资企业中的外方牢牢掌握着企业的控制权,比如引进产品时,外方会收取技术转让费、引进费、入门费和人员支持费等。技术转让费又分为好几个不同的等级,有些产品在中国生产销售两三年后,还得按照合同规定按照销售收入的2%到3%缴纳技术引进费;人员支持费一般按照美元计算,只要有技术人员提供支持,不管是否休息,都得按照规定的标准给付,费用标准根据时间长短计算。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李骏博士表示,在品牌方面,2009年世界500强中仅有两个中国汽车企业,而且不是靠技术创新而是主要靠产值入围。中国这几年每年都评年度车型,但自主品牌几乎没有,原因很多,主要在于核心技术缺失。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电动车研究中心荣誉主任陈清泉说,电动汽车是革命性产业,不能用造传统汽车的思维对待,要有“三好”(即好的产品、好的基础设施、好的商业模式)和“两结合”(即与智能电网结合、与信息通信技术结合),电动汽车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名誉院长郭孔辉建议,优先推进低速小型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并多层次发展电动车,低端车型定位农村市场,高端车型则满足大城市和出口的需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校长钟志华提出了“开放联合的自主创新模式”,即通过“政产学研金”结合、跨行业合作、国内外交流,为自主创新提速。“人生需要梦想,汽车自主创新更需要梦想,也许是白日做梦,但是要做梦才能创新。”钟志华说。

钟志华院士最近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发展“个人汽车”的建议,指出通过小型化、轻量化、模块化、信息化、个性化五个方面的改进,可以解决节能减排和交通拥堵的难题,达到自主创新的目的,吸引顾客。比如菱形汽车作为智能汽车的一种,可以与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系统联合,很好地实现节能减排和缓解交通拥堵的作用。

当然,车企也都意识到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纷纷把自主创新挂在嘴边,作为企业的核心战略,然而真正能够做到、能够做出成绩的却如凤毛麟角,所以在年度车评中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始终无法独占鳌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汽车工业产品的核心技术是关键,如果无法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中国将无法摆脱这个处处受制于人的软肋。尤其在新能源汽车刚刚开始崭露头角的今天,应该趁现在与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核心技术相差不是太远时,努力研发,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实现弯道超车的最终目标。

(编辑:CSJ)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天烨 来源:赛迪网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