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电动汽车资源网 淦文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对燃料电池大概都有所了解,燃料电池汽车在载重、续航、节能等方面比纯电动汽车更胜一筹,氢燃料更是被誉为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目标,但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速度却远不及纯电动汽车,不过最近这两个月里,燃料电池的曝光率却超出了去年大半年水平,这让笔者有些意外了。笔者查阅资料发现,最近有不少企业将目光瞄准了燃料电池领域,斥巨资布局燃料电池业务,那今年会是燃料电池汽车开始起跑的一年吗?
政策催生更多“吃螃蟹”的企业
据了解,目前国内用于示范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仅200余辆,基本都是大巴,从企业申报的车型产品来看燃料电池商用车数量大过乘用车,主要是宇通客车、福田汽车、青年汽车等这几家企业在做尝试,研发生产燃料电池汽车产品,所以,燃料电池还处于探索阶段。不过政策却催生了更多企业涉足燃料电池领域。
去年12月29日四部委发布的《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燃料电池汽车补贴将不退坡,燃料电池乘用车20万元/辆;轻型客车、货车30万元/辆;大中型客车、中重型货车50万元/辆。
多数地方燃料电池车补贴维持与国家补贴1:1的额度,同时还可能给予技术研发奖励与配套设施扶持等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另外像《中国制造202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与《“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这些文件,总体上也指明了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提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目标。
利好政策不仅是一颗定心丸更是一针兴奋剂,敢于吃螃蟹的企业越来越多,大洋电机、骆驼股份、露笑科技、尤夫股份、富瑞特装等纷纷涉足燃料电池领域,试图赢在起跑线上。
燃料电池产业化的漫漫长路
造一辆电动汽车并不便宜,而燃料电池汽车的制造成本更高昂,所以对燃料电池的补贴普遍高出其他新能源汽车也是情有可原的,但如果只是追逐眼前和短期利益,显然不足以让企业冒这么大的险,因为产品研发投入成本和安全风险很高,并且基础设施也是一片空白,所以企业应该很清楚自己面临着怎样的处境。
根据目前一些企业的规划来看,显然也是步步为营,也结合了我国国情。1.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核心技术与欧美、日韩等国差距显著,所以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国内企业选择与实力雄厚的国际企业进行合作,如大洋电机与巴拉德合作、富瑞特装携手PlugPower INC国际著名的燃料电池企业;2.以商用车为切入点,逐步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用途;3.签订的是长期协议,产品的研发推广都有中长期规划,企业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步步推进的过程。如大洋电机与巴拉德签署的《燃料电池模块组装框架协议》,协议时间为5年、富瑞特装拟2017年推广500辆燃料电池物流车,2018年推广3000辆,所以今年只是企业向燃料电池领域迈出的第一步。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几大限制因素简单概括起来有:技术水平与欧美、日韩国家有巨大差距、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标准不健全、社会认知度不高等。这些问题既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由来已久,而国家的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距离2020年的到来也不过就三四年的时间,纯电动汽车历经多年的发展,也还有诸多问题待完善,所以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要想用这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就实现弯道超车的几率很小,除了企业的投入,也还需要政府给予更多支持。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