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孙玉瑞】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所写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中4个“人物”——老鼠嗅嗅、老鼠匆匆、小矮人哼哼、小矮人唧唧生活在一个迷宫中,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于是在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一天,他们赖以生活的奶酪突然不见了。在这一变化发生之后,4个“人物”有了不同的表现: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而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郁郁寡欢、怨天尤人。
故事大概就是这样,言归正传。
新能源汽车行业变化不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自2016年初新能源汽车“骗补”被曝光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变化”不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具体情况,梳理如下:
·2016年1月16日,国内媒体刊发《消失的新能源汽车与庞大的骗补产业链》调查报道,首次梳理了新能源汽车骗补的大致手段以及触目惊心的现状。此报道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引起轩然大波,变化从此开始。相关链接>>
·2016年1月20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16]6号),“骗补”核查工作正式拉开大幕。通知指出,对2013、2014年度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以及申请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有关情况开展核查,核查范围覆盖全部车辆生产企业以及新能源汽车运营企业(含公交、客运、专用车等)、租赁企业、企事业单位等新能源汽车用户。相关链接>>
·2016年1月20日,独家报道《或将暂缓在新能源商用车上使用三元材料动力电池 三元电池厂要哭了》。文章关键内容是:有关单位向工信部建议,暂缓在电动商用车上使用三元材料动力锂离子电池。相关链接>>
·2016年1月24日,在2016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动力电池的发展与突破”主题峰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明确表示,出于对动力电池安全问题的考虑,目前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相关链接>>
·2016年3月22日,独家获悉,相关部门已向上提交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助指标调整建议,此举意味着国家正着手调整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相关链接>>)。在此之后,网上又相继流传出两个版本的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方案(查看最新版本调整方案>>)。截至记者发稿时,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方案尚未正式出台。
·2016年4月27日,媒体报道:2016年发布的1-3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将全部重审,第4批的车型也将退回重审。电池厂家没有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的都不予以通过。经多方核实,确认此消息为真。相关链接>>
·2016年4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发布《关于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工装函〔2016〕146号)。通知指出,已列入公告的单体企业,应按照GB/T 31484-2015、GB/T 31485-2015和GB/T 31486-2015三项标准要求,对典型产品进行重新检测,并于2016年6月底前提交具有动力蓄电池检测资质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逾期未提交的撤销公告资格。此举意味着,已经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目录的企业,也有被刷下来的风险,而《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相挂钩,因而整车企业也将受影响。相关链接>>
新能源汽车行业上演“谁动了我的奶酪”
2016年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行业就在这样“不停的变化”中度过了。概括起来,“变化”主要包括:①新能源汽车骗补核查;②三元电池暂停在新能源客车上使用;③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④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重审(与《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挂钩)。
以上变化带来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巨震。主要表现在:
·新能源汽车骗补核查,2015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暂停发放,整车企业拿不到补贴,零部件供应商货款难收。有零部件供应商向记者反映,“之前签的合同是3个月付款,可是目前6个月将要过去了,货款还是没收到。”部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方案悬而未决,整车企业新能源车型价格不好确定,部分整车企业生产几乎停滞(尤其是6-8米车型),进而零部件企业观望,新能源汽车运营商也买不到车。
·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重审,与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挂钩,对动力电池企业产生较大影响。无论什么样的动力电池都可以装上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规模小、质量差的动力电池企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一系列的变化使新能源汽车行业受到不小的打击,很多企业原计划在2016年施展拳脚大干一番的,现实却像文章开头的故事一样:奶酪突然不见了。在变化发生之后,新能源汽车行业内企业也像故事里一样,出现了不同的反应:有的企业像嗅嗅,在之前即已敏锐地嗅到变化即将来临,在变化来临时迅速采取了行动;有的企业像匆匆,虽然之前没有意识到变化会来,但在变化来临时没有犹豫,迅速地去寻找下一个奶酪;有的企业像唧唧,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克服了自身的思想束缚,也去寻找下一个奶酪;有的企业像哼哼,始终不肯接受变化这一事实,怨天尤人,导致情况越来越糟。
面对变化,新能源汽车企业如何应对?
站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角度,企业该如何应对上述变化呢?
·坚定信念: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大方向没有错。
2016年2月24日,国家总理李克强曾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世界大趋势。当前中国正处于难得的机遇期,与许多国家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句话表明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
创始人毛保国认为,近期新能源汽车行业发生一系列变化,企业首先应坚定信念,即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大方向是没有错的。国家之所以会核查“骗补”、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重审新能源车目录等,目的是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和一致性。短期内,这些变化会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但从长远来看,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努力提升技术降低成本,减少政策依赖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主要依赖国家政策,在政策空窗期内,全国范围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就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新能源汽车要发展,亟待减少对政策的依赖。
如何减少政策依赖呢?湖北骆驼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建华认为,应努力提升技术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重点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降成本。张建华表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降成本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批量及大批量采购降成本,此为通用做法;二是通过顶层设计及优化系统方案,此为技术提升法则,需要综合考虑两个因素:①动力电池系统电压等级选择;②功率器件选型。(详见:《世界及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大趋势及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降成本技术路线》)
·产业链企业通力合作,互利共赢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很长,大类可概括为“充电设施-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运营商-用户”。业内人士表示,在新能源汽车上中下游的产业链上,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各自为战的发展阶段。例如,整车生产企业仅仅以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为目标,不提供充电服务;充电基础设施只提供充电服务,运维则不在其范围内;在整车企业与动力电池企业的配合中,整车企业可能会要求动力电池企业怎么做,而较少考虑动力电池企业的产品最适合怎么做;在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等事故时,涉事各方可能相互指责,不够坦诚。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合作时间能达到5年以上的,还比较少。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要想在技术上相互匹配并取得进步,大家应通力合作,互利共赢。
小结:正所谓好事多磨。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相对困难的时期,各种声音也比较杂乱。始终认为,不论怎样,发展新能源汽车都是大势所趋。当变化来临时,不改变就会被淘汰。本文编写接近尾声时,恰逢五四青年节。借这个充满正能量的节日,道一句:
加油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青年们!
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撰写,版权为(http://www.evpartner.com/)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