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一直存在关于低速电动车“不符合交通管理安全标准”的质疑声,付于武对此直言,交通管理的安全标准可以调整,不存在大的障碍。他认为,最终低速电动车肯定会得到政策认可。“除了公安部,其他部委基本都对低速电动车转正持正面态度。各政府部门要就此展开探讨博弈,公安部最终也一定会同意,但会提出很严的管理要求,放开准入仍需经历一个协调过程。”付于武说。
正如公安部所担心的那样,目前在路上跑的低速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生产厂家也良莠不齐,这让相关部门有所顾虑也在所难免。“在山东已经有近400家规模各异的企业把自己生产的低速电动汽车卖到消费者手里。与传统意义上的纯电动汽车不同,由于生产流程的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已经在马路上运行的低速电动汽车至今也没有拿到生产资质。”南开大学教授刘刚对记者说,“低速电动汽车不等于不需要技术,若想获得准入资质,前提之一是必须要有能力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对于目前地方政府与低速电动汽车企业寻求政策认可的举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殷成良向记者指出,“山东要想获得中央政策认可低速电动汽车,首先应该将现有的几十家低速电动汽车企降到十家甚至五家以内,否则无序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环境休想获得政策标准的认定。
谈到企业准入就不得不提引领低速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山东省。低速电动汽车的每一次重大改革与进步似乎都在山东。山东省早在6月12日就发布了《山东省汽车行业标准(小型纯电动汽车)》以及《山东省小型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提出“电动汽车在40km/h~60km/h匀速状态下行驶,一次充电续驶里程不应少于100km”;企业生产的低速电动汽车需按照国家标准(50km/小时)通过碰撞试验等系列要求。就在10月9日,首批小型电动汽车准入企业名单出炉,时风、唐骏欧铃、宝雅、泰汽、力驰、梅拉德、昊宇、梅亿邦赛、顺达翰9家企业入选。
“这次精选的9家企业都有四大生产工艺,产量都超过5000辆。”山东省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魏学勤介绍,山东对低速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严格的规定,包括生产设备、售后服务、电池回收等方面。他表示,这些达标检测合格的企业要有明确的标志。富路车业董事长陆付军也表示,这个准入机制可以规范整个市场,提高产品标准,防止大量企业一哄而上造成资源浪费。
在国家政策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山东省先进行行业自律可谓明智之举,无论是从行业长远发展还是为当下赢得政策青睐,山东都走在了前面。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