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为唐充电就更加便利了,随便从谁家扯根儿线就可以为唐补电。
在老家多次使用220V充电,并没有对线路有什么不适应。
唯独“慢充”线缆无处安放。
购车后2个月,谢先生就带着爱人与女儿前往1100多公里外的老家过春节。由于第一次远途自驾,谢先生的爱人有很紧张的说,如果没有电了该怎么办?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第一个400公里后,谢夫人还是挺不解的问,既然能够自行充电,为什么你每天还要在家里在单位充电?
喜爱唱歌与烹饪的谢先生,现在只能等待女儿高考结束,再云游四海了。
谢先生的比亚迪唐行驶总里程突破6000公里。因为女儿正在经历人生中最重要的高中生活,每日上班下班,周末就陪着孩子学习。一旦女儿高考结束,就要带着她去度假。原本不理解谢先生为什么要购买一台国产车的同事们,也逐步开始理解他的选择。尽管,谢先生已经在北京购买了两套房、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务实与低调的谢先生,仍然坚持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与那位德国女车主对自己的唐有着较深刻的看法不同的谢先生,最满意的就是原厂导航系统。稳定与可靠以及大屏幕带着他和家人往返2500多公里,完美的结束那段旅程。充沛的动力与扎似的底盘,轻松应对城市、郊区、高速等不同路况。已经有1个月没有加过油的谢先生没有太多计算自己的油耗,每度电/0.5元的用车成本是他向同事们“吹嘘”的资本。
唯独唐2.0T+2台电动机的动力组合,已经彻底改变了他的驾驶习惯。该提速就毫不犹豫的深踩“油门”踏板,以“纯电模式”行驶时不会随意鸣喇叭(因为没有发动机的轰鸣,不能提醒前方行人)。只要有机会就在高速公路上以混动模式全力行驶。或许因为经常性的全油门加速后,前右侧传动轴因为经常高负荷工作有些异响。这对经常与核能与机械打交道的谢先生看来,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经过改进后更换新状态的备件解决即可。在冬季用车时因为气温过低,唐的续航里程有所降低,随用随充的便利没有影响谢先生的驾驶习惯。
备注:目前来看,有部分唐存在的右前传动半轴的异响问题,而这种故障或在新状态的半轴供应后得到解决。
谢先生:“在上海、深圳等强力推广新能源车的城市,混动车可以享受国家与地方补贴、单独摇号、不限行的政策。唯独在北京,混动车的不享受地方补贴,牌照和限行措施与传统车等同。无形中提高了选择混动车的车主用车成本与购买难度。有媒体说,购买混动车的车主,实际上把电池拆掉只用燃油行驶。但凡有些脑子的媒体都知道,这种方法根本就行不通。不说车辆是否能够启动,单说私自拆出车辆硬件就不能享受厂家6年或15万公里整车保修(电芯终身保修)政策。作为一名唐的车主,每天60多公里的行驶里程,我能够用电就不会用油,不为什么,就因为省钱。”
笔者有话说:
其实早在2014年早些时候,笔者就采访过从事民航飞机修理工作的一对父子。父亲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飞机维修工程师,曾经为周恩来总理服务过,儿子继续从事这个工作。而他们在购买了比亚迪第一代混动车F3DM后,又购买了一台比亚迪秦。他们承认这个品牌的混动车有问题有不足,但带来的低廉的用车成本不能回避。因为从事高技术含量的飞机维修工作,让这对父子对比亚迪这种坚持核心技术研发的车厂有着特殊的感情。
那位来自德国的柴樱化学专家,在购买了第一台比亚迪L3后,就发现很多在德国需要花额外钱选购的配置,竟然被满满当当的塞到一台不足8万元的中国制造的汽车中。直到她出售L3时,车况依然良好。可以获得免费上海车牌的诱惑并不是促使柴樱再次选择比亚迪的原因,低廉的用车成本与质量口碑,是从事化工技术行业的她选择唐的根源。
在没有地方补贴与牌照优惠政策的北京,从事核工业的谢先生,将购车成本控制在30万元区间。之所以选择比亚迪唐,不仅是实惠,更是从事特殊行业工作使得他对“中国制造”的特别信赖。
笔者前后跨度两年撰写的《北京飞机师购混动车秦 再看比亚迪发展》(2014年4月)、《北京飞机师购混动车秦 再看比亚迪发展》(2016年3月两篇稿件),再到《从事核工业的北京车主BYD唐用车感受》,看似车型的变化,实则比亚迪奋发进取的真实写照。笔者不回避,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在设计与质量存在不足,但环比同行们的状态,比亚迪在最近两年取得的成绩着实让人钦佩。用10年研发,用2年发力,用5年积累,人无完人况且这么一个造车只有10年历史的中国品牌呢?
冷静的看比亚迪取得的巨大成绩,希望比亚迪的高层不被眼前利益所蒙蔽,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更要清醒的认识。
??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