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路上能看到的纯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已经逐渐成熟。虽然也都是四个车轮,但人们看到电动汽车时,总能一眼看出和普通汽车的不同,但一时却说不明白到底哪里不一样。
背后的原因,不是这些电动汽车身上独特的喷漆或拉花,而是它们身上有着很多新颖的设计细节。当然,这些细节并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电动汽车的身份,而是都有实用性的用意。
今天,新车君就带大家浅显地了解一下,电动汽车的设计与普通燃油车有何不同?
首先,对于以续航为根本的纯电动汽车,在造型上的一个参数格外重要,这个参数就是风阻系数。燃油车的设计虽然也强调风阻系数,但大多不会在这个地方追求极致,毕竟油耗稍微增加一点,并不会影响平时的使用。
而对于电动汽车,充满电之后的续航能力就是最关键的性能指标,有这样一个数据,电动汽车的风阻每减少10%,车子的续航里程就能够增加5%。
千万别小看这5%,特斯拉在2013年曾表示,通过电脑模拟等方法,特斯拉将量产版Model S的风阻系数较概念版减小了0.08,而这项改进预计将它的续航里程整整提高了50英里,相当于80公里。
那么,设计师们是通过什么办法,来减小电动汽车的风阻系数呢?
其实,要想得到最佳的风阻系数,一辆电动汽车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影响。例如电动汽车平整的底盘,可以让气流迅速而流畅地流向车尾,而在车身上,设计师会极力避免出现尖锐的截面,所以电动汽车的车身大多比较平滑。这一点,我们在Model S和法拉第未来的FF91身上都能看出来。
FF91的车头非常圆润,快速行驶时,可以让前部气流非常顺畅地流向车底。而在车底的底盘上,设计师也下了很多功夫,让经过的气流可以与车轮等部位进行良好地互动。
除了车头和底盘之外,另一个削减风阻的重要部位,就是车轮和轮拱,一辆车有三分之一的风阻都是作用到了这个部位,所以它们的造型对于一辆汽车的气动性至关重要。
FF91的Aerologic Wheel车轮在运动时会改变形状,从而在高速行驶时能够变成气动效率更高的形状。
提到气动效率,大家可能有这样一个误解,就是空气动力性能越高的车,外形一定是低矮而平滑的,实际上并非如此。以克莱斯勒前不久发布的Portal概念车为例,它看起来方方的轮廓并不代表它的风阻系数就一定很高。
Portal是一款注重空间实用性的车,所以外形就无法做到Model S那样的轿跑风格,但如果设计师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人和形状的车型都可以实现空气动力最优化。仔细对比的话,我们就能从Portal和FF91两款车上找到诸多相似之处,例如周身经过细细打磨的圆润的切角、非常平滑的车身表面、以及经过精心设计的轮拱。
当然,以上这些都属于细节上的考虑,电动汽车与燃油车在设计上最大的区别,是不用再为冷却发动机而设置前进气格栅,这一点也是我们一眼辨别出电动汽车最简单的办法,同时也是技术方面促使电动车时代设计革命的一大因素,要知道,燃油车的家族基因,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进气格栅的形状来设定基调的。
因此,新款Model S和Model X的前脸没有露出普通车上的“大嘴”,反倒像是戴上了口罩一般,上面提及的FF91和Portal也都没有设计明显的进气格栅,再看下面这款大众I.D. BUZZ,复古T2厢式车的概念车,没有进气格栅的前脸就显得更具未来感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我们提到的几款车型,都是从零开始设计的电动汽车,而我们国内还有很多车企,为了应付政府政策上的法规,纷纷在之前燃油车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推出了外观依然很传统的纯电动汽车。例如奇瑞的eQ、北汽新能源的EV、EU系列、吉利的帝豪EV等等。
EU260的内饰,依然很传统
宝马i3内饰,简洁和宽敞
这些车型由于是衍生自之前的燃油车型,基本保留了旧的架构,所以方方面面并不能把电动汽车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例如未经过最优化处理的风阻系数、无法自由放置在最佳位置的电池组和电动机、以及依然保留就有布局的内饰,无法充分发挥省掉变速杆、发动机的空间潜力。
很明显,这些无法一眼辩认出身份的电动汽车,在性能、续航、空间等等方面,都无法与从零开始研发的电动汽车相提并论。
不过,国内实力较强的中国品牌,也不乏一些具有先进设计思想的纯电动车型,例如早已投入市场的荣威e50、刚刚问世不久的eQ1(小蚂蚁)等等,它们身上有着非常明显的电动汽车独有的特征。
所以,如果你考虑买一台电动汽车,又对眼花缭乱的车型不甚了解的话,做出选择的第一步,就是看能不能一眼辨别出电动汽车的身份。做到这一点,就表明这些车型已经比那些所谓的新能源汽车要好很多了。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