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为何不好卖?
我问过很多人,普遍给我的答案是:“电池,续航里程有限,有里程焦虑症,充电麻烦,贵,不值得。”
其实,电池续航里程的问题,已经是最先可以解决的问题,至少,已经可以在市面上,看到续航里程在400km的纯电动汽车了。多数产品,也都可以有250-300km的续航能力。
我觉得,里程焦虑症,是个伪命题。为什么是伪命题?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把国内的电动车产品,分成四类:1、不用上牌的廉价低速电动车;2、传统低挡车粗暴改造的廉价电动车(骗补专用);3、售价在30-40万之间的纯电动车;4、特斯拉。
一、续航里程最短的产品,卖得最火!
四类产品,销量最高的,是价格最低、品质最差、上不了牌照、续航里程最短、电池回收难度大、环境保护风险极大的“廉价低速电动车”,2016年1-5月,仅在中国的山东省,这类产品就生产了12.16万辆。今年上半年,有媒体统计了11各主流品牌,一共售出17.1万辆。这些产品中,售价2万和4万的产品最受消费者欢迎,其中排名第一的御捷,在今年上半年卖了38,000辆。
这类产品的特点是:续航里程低于150km,车速低于60km/h,不用上牌,无整车安全性、耐久性和可靠性。按照老任的理解,这类产品不能算车。但为什么卖得好?
价格便宜,相比汽油车,使用成本非常低廉,老年代步、城乡结合部黑车、乡村代步需求,成为其最大的消费群体,2016年这类产品的销量有望超过70万辆,成为中国电动车消费需求的金字塔“基石”。
这类产品的市场需求,是真实的需求,没有政策引导,即便在政策限制下,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需求。从这个角度看,李想创业车和家,面向这个市场没有错,唯一的问题是,他精致的产品,干得过这些草莽企业么?
续航里程最短、最便宜的电动车卖得最火,你还能说电动车的消费者,有里程焦虑症吗?
二、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抛物线?
2016年6月,特斯拉在全球卖了7,567辆,半年累计29,403辆。在中国市场,2014年的上牌数是2,499辆,2015年特斯拉自己公布的数据是4,000辆,2016年上半年,特斯拉没有公布过数据,只是表示在中国全年的销售目标为5,000辆。
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后,特斯拉的第一批用户,属于“装逼型”客户,各界互联网大佬,所谓的成功人士、环保人士纷纷慷慨购买。特斯拉则一直在努力做两件事:增加充电设施、扩大销售网点布局。进入2016年,特斯拉更多会提及更低首付、更小负担的促销政策,但消费群体,却在逐渐趋小,为什么?
因为在相同的价格付出上,你可以购买到比特斯拉Model S好得多的传统动力车型,如果不是一线城市的牌照政策,特斯拉的产品竞争力,可能会更差。在中国市场,拥护特斯拉的那群人,多数已经成为其车主了,这个圈子不大,就那么多人。
除了消费人群,特斯拉还面临着两个大问题:
1、腾讯科恩实验室成功攻破了特斯拉的系统,你的爱车可能会变成别人远程操控,将你捏在手里玩的玩具。
2、特斯拉的AutoPilot出事故,只能是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这个英文词汇,需要重新定义和理解。
为什么说这两个问题,会给特斯拉带来很深远的影响,因为这两个问题,都和人命息息相关,特斯拉的客户,属于富裕人群,惜命如金。涉及到人身安全的问题一旦出现,就会成为长期的、带来深远负面影响的大问题。
特斯拉的用户,对其产品,本身也不存在里程焦虑症问题,随着充电设施的日益完善,这个问题更不值得考虑。用户多数家里也有固定车位,充电也好解决,但涉及到安全的问题,却可能长期困扰特斯拉,这个在中国市场纯电动汽车消费领域金字塔顶端的玩家。
无论Autopilot的问题,还是系统安全问题,对特斯拉的用户人群而言,都是涉及安全的致命问题,不解决?富人怎么安心去买?
三、30-40万纯电动车的尴尬!
这个价格,是中产阶层可以接受和消费得起的价格,也是未来多功能、高性能电动车产品的主流市场,很多PPT造车公司,也都瞄准了这个市场。
但遗憾的是,目前这个市场上,还没有一款专门针对用户开发的好产品。几款在售的车型,普遍采用传统乘用车架构,把原本放发动机的地方,塞入电动机和电池,传统区域、后备厢也都是电池,车辆很重,使用体验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续航里程,而是充电的便捷程度和时间。
这个市场上,已经有了400km续航里程的产品,在城市中驾驶,和一般燃油车产品的续航里程无明显差异。但充电的时间,和便捷度,却成为拦住消费者购买的最大障碍。很多一线城市,30-40万购车预算的用户,家里没有固定车位用于安放充电桩,办公地点可能也没有。紧急情况下的充电时长,也远超过了用户的可接受程度。
另一个大问题是,所有在售的产品,并没有突破传统汽车的整车架构设计,没有体现出纯电动车新架构给汽车产品实用性方面带来的优势,纯电动车可以把驱动、电池等设备,全部放在整车底盘上,给车辆的造型,空间和实用性带来极大的变革。遗憾的是,这些变革性的产品变化,并没有出现。
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市场,也是销量最低的市场,很多消费者宁愿选择PHEV,也不会选择纯电动车产品。市场推出新车的节奏也很慢,很多产品在电池和驱动领域技术很新,但整车架构,却是十年前得产物,脱离了用户。
30-40万的价格区间内,有庞大的需求,但没有基于纯电动车设计思路的产品,是一件很可惜的事,也是未来最大的市场机会,400km纯电动已经成为可供参考的标准里程,但没有SUV、MPV之类的产品,很可惜。
在这个价格区间内,消费者最关心的,是充电的时长和便捷程度,以及是否可以提供高效率的快充方式,价格本身、续航里程,不是主要问题。
至于那些售价在10万左右,在廉价车基础上改造而来,塞进电池、用于达到国家政策,换取补贴的低价纯电动车,我觉得,这些都是畸形政策带来的怪胎产物,没有去评价的必要。
四、最大的障碍是充电时长和便捷度!
电动车最大的制约因素,其实还是快充技术的落后,记得某手机品牌的“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个广告语吗?这才是智能手机时代,消费者最关注的用户体验之一。
电动车,也一样!
在过去的几年中,曾有无数关于5分钟快速充电技术的报道,但目前实现充电量50%的快充,仍需要专用设备和长时间的等待,对于用户而言,这个等待时间和便捷性,是无法和普通燃油车相比的。
把消费者拒之门外的,绝不是续航里程,而是缺乏可接受的快充技术,充电基础设施,以及对电池长期使用“衰退”的担忧。如果抽一根烟,或者喝杯咖啡的时间,可以让续航400km的纯电动车产品充满80%的电量,相信这样的纯电动车,我也会选择购买。
如果哪一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电动车广告“充电五分钟,畅行100公里!”的时候,电动车就离我们不再遥远了。不是么?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