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新能源汽车

王子冬:如何做好动力电池系统

2016-07-22 14:26:00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2016年7月16日,2016中国新能源汽车高峰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来自政府主管部门、行业权威专家学者、新能源整车企业、新能源主流运营商、投融资机构、新闻媒体,以及近40国一带一路国家代表团成员,共计500余业界...

2016年7月16日,2016中国新能源汽车高峰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来自政府主管部门、行业权威专家学者、新能源整车企业、新能源主流运营商、投融资机构、新闻媒体,以及近40国一带一路国家代表团成员,共计500余业界精英齐聚一堂。本次高峰论坛以“政策”、“市场”、“运营”为主题,通过深入解读、分享与交流,探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顽疾”的解决思路和办法,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部863计划电动车动力电池重大专项检测中心主任王子冬就“如何做好动力电池系统”做了主题演讲,全文记录审定如下:

动力汽车电池已经57家了,按照国家战略我们在动力电池领域准备培养3到5家在世界上有话语权的,刚才有同志问了57家怎么管理?会有动态管理制度,我们会去检查,会在市场上随即抽取你的市场产品,不是传统的送样产品到试验室检测,特别是做18650的小电车企业。

今天跟大家讲怎么样做电池组的事,我很赞同最近陈清泰老领导的一些讲话,特别是王秉刚主任刚才说:我们去年完成这么多任务情况下,大家应该反思为什么今年出台的一些政策在减缓电动车发展势头,是因为很多新能源企业在创新、研发上严重不足,有很多企业在凑数,这是很危险的事。

老领导提出来要保持市场的理性,不是刚才我们看到的2015年11、12月电动车市场的疯狂增长,而是要保持市场理性,适度放缓电动汽车的增长速度。国家选定一些城市进行试点,以巨大的财政成本支持电动汽车发展,重要的是目的是通过规模化的生产和应用,来检验产品,护送电动汽车从幼稚走向成熟,企业应当正确的理解国家推动试点的意图,试点就是要从整车,电池,零部件,基础设施,商业标准和用户体验等各个方面来暴露问题,解决问题,此时,必要的适量规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应该是精益求精生产的产品,而不是粗制滥造,不是简单凑数。

如果企业瞄准政府补贴数量为导向,就会把尚未解决的问题与粗制滥造造成的问题混杂在一起,分不清真伪,不利于找准问题,解决问题,偏离试点的方向,将大大降低国家财政支出效率,要防止政府补贴退出之后又回到燃油汽车。

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使电动汽车开始进入市场应用,这就使政府和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消费者看到电动汽车的远大前景。目前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成本占全部乘用车的40%。

从汽车发展的历史看,驱动技术的电动化已经几起几落,中国的电动汽车能否一路走向成熟,还存在着很大的挑战。比如说充电难,特别是冬季,存在着里程焦虑,电池企业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不是简单的跟着别人赚钱。有的企业老板跟我讲:我做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大餐的餐桌边上我看着别人吃,我吃不着我难受。这是不对的,你应该明白你的担子非常重,我们要解决将来能不能在世界上有话语权的问题。电动汽车是有很强外部特性,需要政府推手形成市场,但是这只是短期的。我们最终必须走向依托市场自行发展的轨道。在技术水平上要有突破,不是简单的拼凑,大家一定要注意。同时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领域有很多企业在投入,国家希望企业能够把这个作为长期战略,而不是简单的凑数。

老领导提出:从中长期看,决定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首要不是今天急速扩大的生产能力投入,而是持续积累的技术突破,才是企业越来越强的产业竞争力。是政府补贴政策退出后电动汽车在市场上与燃油车抗衡能力。而且那个时候,能站住脚的不一定是今天的产能规模最大的。

谈到动力电池这个事情,个人认为不仅除了动力电池,电动车还要关注车身轻量化,低能耗电动机的问题,大家要全面考虑这个问题。另外老实讲我们最近做了非常多的试验,动力电池在短期内使安全、可靠的、商品化电池子组的能量达到160Wh/kg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我们目前连100Wh/kg的电池组还做不好呢。一定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上去的。关键点是什么?是衡量电池组水平的尺度的问题,我们的标准是什么?不是国家的标准,国家的标准是门槛,你企业自己的标准要远远高于国家的标准。

建议中国做电池的企业要好好学学国外的企业,为什么人家进步快?要提升企业自身价值,深入研究客户。很多企业在做什么电池的问题上,不清楚你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你研究你的用户没有?不是说我会做什么就卖什么,一定要培养用户。提高产品价值,不是在市场上跟人家拼价格,你的价值在哪?要用户抢着要你的东西才有价值,要研究如何打造个性化服务?不能总打价格战。

另外,在开发产品时要拓宽视野,满足电动车工作特性和功率,满足环境的适应性,满足使用安全性需求,满足可靠性要求,满足固定的强度要求。我们最近发现很多电动车问题出在连接上,包括电池芯到整车系统连接都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你可以自己去研究、去分析。要解决电池组快换的问题、充电的事情。你们在看社会上看到很多在做充电机的企业,我个人认为大部分是在做硬件的企业,他们的技术主要体现在硬件上,怎么能快充冲?,怎么能在快充情况下不折寿的办法有没有?怎么在充电过程延长电池组的寿命?说明我们的充电方法存在严重的问题,一定要研究这个事,现在还没有看到具体的企业在开展研究。

低成本不是用低的、便宜的东西造东西,而是要找到低成本的方法,满足电动汽车参数状态。满足回收方便性的问题,解决电池梯次利用的问题。

我们看看国外的这几种车的开发,我一直在说电动车绝对不是在传统燃油车基础上改做的电动汽车,绝对不是。一定是创新的,我昨天在试验室里有几个企业到我那找我,我让他们看电池组设计,一看就知道纯属是在燃油车上改的,电池组做的奇形怪状,那就是车上哪有地方就放哪,电动汽车是需要个性化的东西,是创新的东西。

刚才王秉刚主任前面讲了电动车发展遇到的问题,我现在说挑战,安全性我们一直在说,这是最近在北京大家都知道三里屯的事情,目前事故正在调查之中,也是用的国内18650电池的,有些电动车着火的事情没有公布,不是不存在。

导致电池着火原因很多,某些劣质工厂生产电池会导致着火,有一个人给我发短信,买了电池没有装在车里,放了一年后装上车第三天就着火了,放了一年有很多问题,也暴露出短前期生产后长期搁置的问题。

我们最近出现的几个事故问题,我们也从内部了解到,发现一些企业,由于产量增长过快,整车压制动力电池企业的钱,所以企业买材料时尽可能买便宜的材料,生产过程中又没有管得那么细,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大批量经验,突然来了那么多订单,管理跟不上,造成很多缺失,而且这些企业就是恰恰王秉刚老师点的中国比较靠前的企业。

所以我一直在讲:近期中国(2016年到2017年)会有大量事故发生,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避免不过充电,特别是18650并起来的,其中某一两支电芯出问题是没有办法测量的。

频繁起火的原因背后,是我们整车企业总是把电池企业当成可以随便选择的对象,这样不好。去年就有人和我讲:我都派人坐到电池厂等货,我们很多电池企业是在凑数,电池组不是专门设计的,因为电池企业跟整车企业没有形成联盟关系,你看大众、宝马、通用等等,哪个企业不是整车企业跟电池企业连成很好的联盟去发展。我们总是看表面问题,不看深层次问题,我建议一定要整车企业跟电池企业形成联盟合作。

服务不到位,我看到很多数据我们有监控数据,包括出事一系列的深圳、北京、厦门、南京出事的有没有提前报警的,我们都没有,为什么?这么多数据谁去管、谁去用。数据没有人用要数据干什么?这就是工信部领导说的监而不管,所以很多事故苗头没有能很即时的制止。最近我们也发现产销量和着火事故同时出现增长现象,有的领导讲了:不能因为这些事有可能断送一个行业。

对于电池影响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材料问题的,零件的问题等等。散热和保温,在座的电池厂你们看看,你们做的电池箱有没有风扇,你的电池箱是金属的、铁皮的,保温吗,外面的冷能不能传进去?外面热能不能传进去?我拆开了很多电池组,看到有许多连保温都没有怎么去调温呢?我在2004年,2005年的时候,看到本田公司送到我们试验室的电池组样品,我就想拆,日本朋友说主任你千万别拆,外面有一层白色的东西,是我电池组的外壳,他说采用这个材料做保温层,可以减轻重量。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明白了要想调温度首先要保温。一致性、成本的问题,也有把产品做成高端产品来降低人们对产品价格上涨的敏感度。

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讲的是政策、市场和运营,我觉得市场和运营最重要的问题,市场和运营主要是商业模式,如果没有商业模式怎么去运营?不能运营就不能持续发展。

电池组的技术,去年我们反法西斯战争,国庆阅兵大家都见过,我们最终看到的是非常整齐、非常漂亮的队伍,在座的各位有谁能做到?这说明电池单体、模块、成组产品能够步调一致工作是很难的事,不是简单的把电池连成电池组。

刚才我说的一致性,实际上很多原因不是电池厂的问题,电池组厂的不一致性当中只有10%是电池生产企业的责任,60%是电池组合当中造成的不一致,还有30%是充电方法不合理造成的。

电池组关键技术涉及到很多,还有评价尺子,如果你的评价尺子做的不好,这里面有很多内容,最终还是要看电池系统的要求,这个里面材料占很小的比例。

电池组将来要注意的事情。管理系统,我感觉我们国内管理系统问题比较大,不是简单测量电压和温度就行的问题。

电池组对BMS的问题,还有要保护的东西,是非常基本的东西,将来有时间我们可以开展专题性的讨论,告诉大家还有什么问题。现在看到的是非常简单的问题,电池系统管理有两个最大作用一个是安全,一个是寿命,目前所有的BMS没有能管理到这两个问题的。实际上目前的BMS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大家看有一个电池组,这是混合动力的电池组,在不同的情况下电池内阻是变化的,如果BMS在采用固定不变的模型情况下测试是肯定是有问题的。

所以我讲现在的BMS是有许多问题,没有管好电池组。我跟大家讲如果谈到均衡,什么时候可以均衡?通过大量做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在能够知道电池健康度的情况下才能均衡,电池的健康度是一直在变的东西。不能知道电池健康度情况下做均衡没有意义,要解决是什么原因造成电池不均衡?

这是国外用国内电池开发的电池组,他们也在做电动物流车,做了一个夹层,这是我们国内做的一些电池组,我们将来有这个问题跟大家分享。这是德国人做的电池组,一看就是讲究,动了脑子做的。

提到标准,包括新国标,包括公告的问题,我想要告诉很多企业,很多时候还是要少些浮躁,多些积累。不要看每一支电池的能量密度,而是要看电池组的能量密度。我们在做这件事要特别注意,不能今天还在用电池的指标说话,一定要拿电池组的指标说话,否则将走入歧途,谢谢大家。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暮紫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