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在京成立。作为我国第一个制造业国家创新中心,该中心被寄予厚望,相关部门期望通过对关键共性技术的集中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弥补我国动力电池短板,让“整车跑得快、电池拖后腿”的局面得以改观。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虽然我国动力电池起步较早,但整个行业呈现散、乱、小等特点,大多数企业研发能力不足,和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日韩电池企业已强势布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为避免传统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空心化”现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演,提升动力电池水平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当务之急。研发能力要提升,投入必不可少。动力电池的投入丝毫不亚于整车研发投入,仅一个研发测试中心的建设就需要几亿美元资金,显然我国弱小的单一电池企业很难承担如此庞大的研发经费投入。尽管我国也有不少动力电池研究单位,但研究资源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合力。正因为此,汇集众力,推动动力电池研发的国家创新中心应运而生。
据了解,创新中心以国联研究院为核心,集合了7家整车企业和1家电池企业,共同参与到动力电池研究中,初期募集5亿元资金,并计划采取自愿、开放的原则,不断吸纳政府投资、电池企业和整车企业投资入股。资金“众筹”的同时,创新中心更致力于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
5亿元的初期研发资金,并非一个小数目,但是相对于动力电池研发所需的巨额资金而言,仍是“杯水车薪”。不过,创新中心致力于研发共性基础技术,如果能形成一个孵化器,再寻求进一步发展也未尝不是一种模式。还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参与的单位有9家,对于一个国家级的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来说还很不够,尤其是电池企业仅有1家,未来仍需吸纳更多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入其中,以壮大研发实力。因此,如何集结优秀的研发人员,整合有效资源进行协同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并科学合理地将研发成果进行技术共享是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这一新平台未来发展的关键。
“互联网+”时代,制造业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创新载体从单个企业向跨领域、多主体的协同创新网络转变,创新流程从线性链式向协同并行转变,创新模式也由单一的技术创新向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转变。顺应这些变革而生的创新发展中心需要利用协同创新机制,真正解决资源整合与成果转化两大难题。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之一,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15家左右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率先成立的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不仅关系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发展,更对其他创新中心的建立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为我国搭建国家级的共性基础技术平台迈出了第一步,未来怎样发挥其协同创新平台的作用,弥补技术创新链条上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之间的断裂环节,解决行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努力。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