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在冬季续航里程受到温度影响显著,究其原因就是由于电池组的性能会因气温下降而变差尤其是零度以下的气温。目前新能源汽车厂商主流的解决方案是将电池包裹在防冻液当中,并给防冻液加温来维持电池的工作温度,但是这种解决方案的问题就是它也会显著消耗电池电量,无法从根本解决冬季电池工作温度不足的问题。最新的研发成果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小组取得了突破进展,他们研制的新型锂离子电池能够在工作时候,如果外部温度低于零度,电池就会自我加热来稳定工作温度,从而降低电动汽车车主们在冬季的里程焦虑。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如果暴露在零度气温之下,会有非常明显的能量损失,同时还会伴随充电缓慢、动能回收效率低等问题,最显著的问题就是续航里程可能损失40%至多!虽然汽油车在冬季由于低温也会油耗升高,但是不会有电动汽车这么大的影响,因此这也阻碍了在一些寒冷地区推广纯电动汽车的步伐。
那么研究人员是如何解决这一困扰了电动汽车领域多年的顽疾呢?他们利用了一种已经推广很久的软件技术,开发出了能够适应多种气候环境的“全天候”电池,这种电池结构只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增加1.5%的额外重量,成本只增加0.04%,几乎不会对现有的动力电池布局和生产成本产生太大影响。这样的设计能够使电池组在零下20摄氏度的情况下在20秒钟升温到0度以上,从零下30度升温到0度也只需要短短30秒,整个过程的确要消耗能量,但是只需要3.8%以及5.5%的能量,远远比现有的给冷却液加温的方式要更节能更高效。
根据这个科研小组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这种全天候电池组只需要在传统电池负极和电池外部之间加入一层50微米厚金属镍箔片,形成所谓的“第三电极”。金属镍箔片上焊接温度传感器并加上微型开关形成完整电路。这个金属镍箔片能够迅速给电池从内部加温,一旦电池温度达到0度,加热就停止了。而这个时候锂电池本身就进入了可以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了。
对于给电池内部加温的材料选择,只要是高电阻发热的材质都可以,选用金属镍只是因为成本低效果好。这种对于传统锂电池结构的简单改造,不会破坏现有电池组的设计结构和设计思路,更不会对电池的安全性能、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做出任何的改变。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低成本的电池升级方案,一定会很快出现在量产纯电动汽车上,极大推进纯电动汽车在寒冷地区的推广速度。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