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社会各界都认为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快速发酵成型的大蛋糕,但是北京充电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振飞却发现,想挖走一块蛋糕并不容易。
王振飞经营的公司主要提供电动车充电服务,尽管北京近期宣布征收充电服务费,但是一个多月来,依靠服务费的收益并不乐观,短期实现盈利的预期基本无法实现。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热销局面仍在持续。6月26日北京的汽车牌照发放中,参与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的有6454人,创下申请人数纪录,同时新能源牌照的申请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据了解,12%的申请人未获得新能源购车指标。
实际上,目前新能源车由于电池续航能力的限制,对充电设施有较大依赖,然而,目前社会充电桩的保有量并不能满足电动车的使用需求。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4年底,国内新能源车与充电桩数量的比例是4:1,与1:1的最佳比例相差较远。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能源车相关产业开始成为投资的热点领域。然而,社会资本在充电桩的投入中,不仅盈利难,“建桩难”的现实同样存在。不仅如此,充电服务费这一单一的盈利方式也让部分企业难以维持。
面临盈利难、建桩难
“靠充电服务费盈利是十分困难的。”王振飞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根据北京当地的政策,自今年6月1日起至2020年1月1日,公共充电桩每千瓦时收费的上限标准为当日北京市92号汽油每升最高零售价的15%。比如,7月7日北京92号汽油每升价格为6.58元,北京当地充电桩企业最多能收取每度电0.99元的充电服务费。
然而,实际的收费要低于这一上限。《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北京公共充电桩经营企业发现,多数企业目前的服务费约在每度电0.7~0.8元。“消费者对于充电服务费还是比较敏感的。”上海赛特康集团董事长庞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较高的服务费可能会促使消费者选择其他的充电方式,比如从室内“飞线”充电。
据庞雷介绍,目前社会资本建一个普通规格的慢充充电桩成本大约在4万~5万元之间,再加上后续维护的成本,如果按照每度电0.8元的充电服务费标准,庞雷预计需要5~7年时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
除盈利困难外,车位也是充电桩企业面临的难题。据王振飞介绍,建设充电桩还需要与能够提供车位的商业地产或物业公司沟通,而这样的沟通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按照赛特康的计划,今年将在北京建设100个充电站,然而目前仅完成了14座,其中大部分都因为各类协调问题而不得不在今年下半年集中开工。“公共车位一直处于短缺状态,安装充电桩以后没有车充电的话这个车位就只能空着,对物业经营是不利的。”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顾问管理有限公司助理董事曹培祥向记者表示,“此外,很多物业公司也没有管理充电桩的专业人才。”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