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新能源汽车

王青:电动汽车准入门槛高 不应拒绝插电式

2014-12-06 19:38:58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放几条“鲶鱼”进来激活市场,新能源汽车发展至少迈出了第一步,后期还应考虑电动汽车核心部件企业自由进入和IT、互联网企业的准入,但不应介入技术路线的选择。

(专栏作家 王青)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下称《意见稿》)。

与此前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相比,此次电动汽车生产准入的放开确实是明显的进步。面对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问题,放几条“鲶鱼”进来激活市场,至少迈出了第一步。监管部门在产业治理理念上也有很大转变。此前都是基于传统汽车的角度来考虑新能源汽车生产和产业化,这次开始,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生产和商业化的特点和要求,单独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开了一个口子。

尽管监管层在准入条件和发展理念上都有明显改善和转变,但从生产资质具体内容上来看,准入的门槛还有点高,开的口还是比较小,根据市场和技术发展情况,还将有很大改善空间。

应该吸引更多IT企业、互联网等企业进入

《意见稿》要求入围企业要具有3年以上研发经验,具备整车试制能力,具备完整的纯电动乘用车样车试制条件,包括车身制造、动力电池系统集成、整车装配等主要试制工艺和装备。这样的条件可能只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有条件或有能力满足,而具有很强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的中小企业,在这次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破土而出的机会就相对较小了。

同时,由于市场和技术依然有很大的风险,电子、IT、互联网企业在跨界投资汽车产业方面依然有很多顾虑,这些企业短期内进入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领域的积极性也有待观察。但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由于汽车将成为下一个重要的移动智能终端,成为IT和网络技术整合和应用的重要载体,未来这些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发展中的主力军地位依然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从长期发展来看,如何在加强安全和环保门槛的条件下,允许和鼓励更多的跨界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的角度来看,未来制造业也会呈现平台化、模块化、集成化发展趋势。在分工深化的基础上,电动汽车的生产、销售、服务未必需要由一个企业独立完成,一些具有资源整合和配置能力的企业完全可以将制造环节,例如《意见稿》中提出的冲压、焊接、涂装等主要生产工艺,以外包和代工的方式进行,而自身专注于设计、关键部件研发、电子和控制系统、整车集成等核心技术,也完全有可能成为优秀的电动车企业。未来也可以结合制造业发展的趋势,给这类企业更宽松的进入条件。

应鼓励电动汽车核心部件企业自由进入

《意见稿》中只是提出非汽车生产企业的概念,但其本意是非整车制造企业,其实汽车零部件企业也是属于大汽车行业范畴的。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电池、电机和电控等核心部件企业能否自由进入?

如果是从整车制造的角度出发,由于无论从产业链还是价值链的角度来看,核心部件、关键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都居于重要地位,这些企业通过延伸业务进入电动车制造销售,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积极性更大、现实要求更强。这类企业中也有机会诞生成功的电动汽车企业,应当给与一定的进入豁免。

不应介入技术路线的选择

另外,此次《意见稿》在准入条件中直接介入了技术路线的选择,例如,此次准入企业只能生产纯电动汽车和增程式电动车,而不能生产插电式混动车。这单就纯电动汽车而言,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从新能源汽车统筹发展来看,纯电动、插电式混动、增程式和燃料电池车以及其他替代能源汽车等,都属于新能源汽车的不同技术路线。政府要做的,是在明确发展新能源汽车主要目标的基础上,例如环保和节能,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至于技术路线方面,应该让市场来选择,让消费者来选择,有利于环保和节能的技术都可以并且鼓励发展。否则,插电式混合动力、醇醚类汽车、燃气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是否都要设立单独的准入呢?

而且,插电式混动技术是升级为纯电动技术的重要支撑,让企业一步到位就会面临很大的技术和市场风险。现在有人认为插电式混动车用油不用电,但那也因为现在的充电设施太少,而非插电式混动车本身的问题。

未来可从前端准入向中后端监管过渡

对电动汽车企业的监管,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未来应该从前端的主体准入,慢慢过渡到中后端的事中事后监管,在前期强化了安全、环保等标准后,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管,由企业拿出产品来接受市场检验。对于企业产品没有达到相应的安全、环保标准的,通过完善召回制度、进行巨额罚款乃至取消企业生产资质等方式进行后期追责。

监管部门、企业、消费者和学者对电动汽车的发展都有自己的理解,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当然也有自己的考虑和步骤。总体说来,《意见稿》还是令人欣喜和应该得到掌声的,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还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进行改进。如果能把低速电动车规范发展问题纳入视野,就更加完美了,尽管这有极大的难度。

作者王青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关键词:准入资质
作者: 来源: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