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祠堂之乡的汝城,在历史上,并不如中原腹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部分族群大多因战火或天灾移居而来,为了让后代能够记住自己的祖先和来源。在聚居之处修建祠堂来祭奠先人就显得极为必要了。朱氏祠堂始建于明朝中期,三开间三进,砖木结构,建筑面积468平米。
在全国各地,家族祠堂数不胜数,不同地域的祠堂家庙代表着一方习俗。汝城的祠堂不仅有着浓郁汉族建筑习惯(左右对称,门板上刻画着出入平安的门神),更融入当地原住民的生活风俗。
相对北方大多数农村和二三线城市而言,南方的家庭习惯供奉这祖宗牌位,保留着较为传统的生活习俗。在快节奏的大都市中,民族的传承,历史的承载已经被生活压力所抛弃。上图这种只在电影中见到的场景,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新鲜的。
身份的标志,显赫地位的彰显。家族荣耀集于一身。
修桥补路,只要在族长带领下,由村民集资或富豪独自赞助的利民工程,都会立碑刻匾予以传承纪念。
道家的符咒与政府授予的平安家庭的奖励,正是汝城人继承文化习俗同时又对美好生活做出努力的最好见证。
道家的符咒与政府授予的平安家庭的奖励,正是汝城人继承文化习俗同时又对美好生活做出努力的最好见证。
汝城的绣衣坊(祠堂)建于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是大明王朝为表彰监察御史范辂之德行而建,属典型的明代石牌坊,是全国目前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专门旌表监察御史的牌坊。与秀衣坊毗邻的中丞公祠是同时期建造,同为表彰监察御史范辂而建。范氏家庙位于绣衣坊东侧为范氏家族的宗祠。
秀衣坊,坐东朝西白石结构,三门四柱净高6.86米,宽6.5米,中门门额篆刻“秀衣坊”,额坊、柱石雕刻着各种花鸟鱼虫。而“绣衣”一词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武帝时期,即设有“绣衣直指”之职,亦称“绣衣御史”或“绣衣直指御史”。为了显示这些拥有调查朝中官员的“中纪委“们的特殊身份,朝廷特别颁发绣衣作为他们的宫服,故称绣衣。
现今,中丞公祠仍为其家族后人使用。只不过更多的是用作年节聚餐,族中重大事情商讨的聚会场所。
家族先辈们获得的荣耀足以使后人蒙受福音。
山清水秀的汝城,人杰地灵。街头美女们英姿飒爽,不戴头盔和护具以惊人的速度飞驰,吓得笔者只要感受那悄然无声的电摩到来,就要能跑多远跑多远。
从不喜欢去游乐园和玩牌的笔者,对这种人文气息浓厚的古建筑有着特殊的兴趣。在汝城县周边村落中分布着更多的祠堂,这些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古建筑更具代表性。暖水镇的周氏家庙,是由1000多年前周瑜后人迁徙而来修建。与其他迁居族群一样,为了有个祭拜先祖,不忘根本的祭祀场所而设立的周氏家庙(祠堂),坐北朝南,前有小河流水后有大山环绕,可为盘龙潜水,保佑着周氏后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而周氏家庙这八字开门的墙壁上“忠、孝、节、廉”四个大字显得苍劲有力、入木三分。
水,是祠堂前的标准配置。汝城的多数祠堂前都修有半月形的明塘,意思是心明如镜,又可以防火防灾。若是河流,水道要向南突出,称“冠带水”,以免基址被冲刷。永兴县的板梁古村,还引有活水自祠堂前穿过。
破败不堪的周氏家庙内,远不如秀衣坊中丞公祠来的热闹。其实宗祠或家庙还有一个特殊作用,就是用来停灵。家族中长者以及德高望重之人的棺材,在死后至下葬之前都会停放在这里。根据风俗习惯的不同,棺材或悬空或竖立。
家庙前的捧着饭碗,清纯面庞的小姑娘,在摄影师镜头前毫不羞涩。
画中有画。虽说是出游,但笔者本意则是开着近乎赛车版的秦,在开赛之前进行堪路,寻找最佳拍摄位置。但禁不住沿途美景和独特的祠堂文化吸引,反而将堪路放到了第二位。
画中有画。虽说是出游,但笔者本意则是开着近乎赛车版的秦,在开赛之前进行堪路,寻找最佳拍摄位置。但禁不住沿途美景和独特的祠堂文化吸引,反而将堪路放到了第二位。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