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促使我做了最终的决定
冲动与理性的交织是促使我最后没有选择弃号,而是购车的主要原因。
进入8月以后,关于北京是否会放松对插电式混动的限制这一话题的讨论就甚嚣尘上,各路消息、各种声音不断。出现这一争论的背景,就是2014年7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自9月1日起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并与8月29日公布了第一批免征购置税的汽车车型目录,北京消费者翘首以盼的插电式混动比亚迪秦与荣威550混动版就在其中。得知这一消息后,笔者不禁对插电式混动进入北京产生了很高期望,曾经第一时间写了两篇文章,从消费者的角度解读中央政策,分析未来走向,并且乐观地估计,插电式混动进京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然而,从7月初到10月初,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相关管理部门却一直按兵不动,没有出台任何的落实中央有关政策的文件和实施办法。虽然在某些论坛等场合,市科委主管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领导,声称一定会贯彻落实中央的政策。各路媒体也报道,北京市的相关部门赴上海进行过调研,了解上海混动车主的使用习惯等等。然而三个月的时间里,仍然是只听楼梯响,未见人下来。与此相呼应的是,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的某位领导却一再表示,坚持北京市“纯电技术路线”和发展战略不会动摇,还有部分“御用专家”。仍然一边高举环境保护的大旗,一边捏造大部分插电式混动汽车拥有者使用燃油驱动的数据;一边强调会落实中央政策,一边阳奉阴违,甚至偷梁换柱,自相矛盾。例如最近上市的东风启辰的晨风,并未出现在北京市公开的《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然而却可以堂而皇之的在上市宣讲会上宣称,已通过北京市相关检测,具备上牌资格,甚至已有消费者公开上牌。在这里,笔者不禁想请问,到底相关管理部门是依据什么来管理新能源汽车的上牌事宜?《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是否还有效,为什么不在目录上的新能源汽车还可以上牌?消费者是否具有知情权,如何能继续相信管理部门的政策效力?在这里,笔者也希望,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相关管理部门能够正视并且回答这些问题,无论如何,这种暗箱操作,私相授受,允许某款车上牌的做法是不能够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的。
令笔者寒心的是,尽管多次呼吁北京市应当开放新能源汽车市场,甚至写了多篇公开信,然而从未有相关部门的人士给予回应,或者给出明确答复。就这样调研再调研,讨论再讨厌,研究再研究,依靠官僚主义的法宝——“拖”字决,活生生地从7月拖到了10月,消费者就像挣扎在黎明前夜,不知道路在何方,也不知道光明会在哪里。连笔者也对插电式混动是否能进入北京失去了信心。在各种媒体上,某些本地新能源汽车企业以资本和公关公司为后盾,大肆宣传“纯电动”是唯一路径,插电式混动会破坏新能源汽车市场,破坏国家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战略,宣传插电式混动车主为了一纸号牌,占国家便宜,甚至不惜发动水军,在各个qq群内煽风点火,制造矛盾。而消费者作为话语能力最弱的一方,只能默默承受,用脚投票,许多第一批摇新能源汽车指标的朋友纷纷劝我,“弃号吧,弃弃更健康”,“短期内,除非某本地汽车企业生产出混动,否则不可能让混动进入北京市场”等等。
可是我始终没有选择弃号,我还是相信市政府的管理智慧,可能会在九月底有一个说法,可是无限次期望,无数次失望,直到十一长假前,仍然没有得到任何消息。正当我决定暂时不买车,让指标自然过期,等待12月重新来过之时,竟然与朋友的一段对话让事情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机。
早在9月初,群里就有朋友打听到比亚迪E6会有一批媒体试驾车出售,这批车辆普遍生产于2012年底,在深圳交给媒体试驾使用,使用里程在8000-30000公里左右。价格很有诱惑力,但是车辆属于二手车,而且无质保,不可保修,不赠送充电桩,一切问题由车主自行承担。面对这个颇有些鸡肋的机会,我有些犹豫了,从机遇看,这是以一个低廉的价格实现我的电动汽车梦的好机会,毕竟E6北京版高配的售价接近22万,而媒体试驾车便宜了接近一半,e6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对汽车的需求。从挑战看,毕竟没有保修,什么都需要自费,出了任何问题,都是自己花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车还在深圳,由于工作关系,也没有时间实地看车,只能看看图片,就要交全款和个人身份证件。更为关键的是,目前,比亚迪E6还没有二手车在北京成功上牌,一旦购买后不能在北京上牌,那可就血本无归了。想到这些,我足足犹豫了两天。
最后,促使我做决定的还是一种信任,对朋友的信任,对国产品牌的信任,对新能源汽车的信任。我决定交钱订车,由于下手稍晚,只剩下了一台已行驶15000公里的红色E6和两辆行驶30000公里的蓝色E6。由于对电池损耗的担心,我最终决定选择了那台红色的E6。
等待是一种煎熬
在我购买之前,已经有一位北京新能源汽车群里的朋友交付了定金,选择了一辆行驶8000公里的蓝色E6。在他的帮助下,我的购车之路显得异常顺利,也正是他给我的消息,让我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电动汽车梦。
这位朋友交款提前了一周,因此各项手续也比我的提前了一周,有这么好的先例在前,我就照着办理就行了。交完车款之后,由于需要办理车辆转籍手续,我又把身份证件寄去了深圳。期间适逢十一长假,所以办理各项手续花了近二十天的时间。比亚迪销售部门收到车款和我的个人证件后,首先需要去车管所办理车辆过户转籍手续。通常需要提前网上预约,然后一个工作日后通知是否预约上,预约到的具体时间。由于十一长假,我预约到的日期是10月8日。整个十一长假,我就处于一种忐忑不安之中,那位先交款的朋友早就办完了转籍手续,并与10月6日在北京接到了运来的E6。而我的车仍然在深圳,还不知道是否会有波折,着实令人心忧。好在深圳车管部门工作效率颇高,10月8日准时办完了转籍手续,等待4个工作日后就可以提出档案,而我的红色E6在验完车后,就可以准备通过平板车运往北京了。在比亚迪相关销售部门的帮助下,仅仅等待了一天,10月10日,车辆开始运往北京,就在当天,这位先买的朋友车辆也已成功上牌。听到他上牌成功的消息,我也如释重负,不管车况如何,能上牌就是成功。
经过漫长的等待,10月15日清晨,车终于到了北京。摆在我面前的最大问题是,车来了,我却没勇气开回去。作为一名新手司机,我压根就没怎么上过路,虽然试驾过几次E6,但每次都有工作人员坐在旁边,而且都是试驾车队统一行动,甚至还享受过引导车“拦车开道”的待遇。一辆新车摆在眼前,开不回去,岂不是最大的悲哀。好在我加入的电动汽车交流群的朋友,从几十公里外的房山乘坐公交地铁赶到通州的4S店,帮助我检查车辆,让我觉得特别的温暖和感动。事实证明,爱好电动汽车的朋友,都非常具有分享和互助的精神,也是非常值得信赖的朋友。巧合的是,这家4S店就是我曾经第一次参加活动的店面,经过修理人员一番详细的检查,没想到,问题还是发生了,将车升起后,很清楚的看到,转向管往外渗油。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修理师傅决定更换油管,经历了寻找配件、反复比较和漫长的修理后,转向油管终于更换成功。没想到车的配件不贵,更换转向管的工时费却高的吓人,加上更换齿轮油等常规检查、保养,一共花费了1000多元。
虽然刚提车就修车,有点失落,但是看见一台属于我的准新车出现在眼前,还是令人兴奋的。朋友带着我从通州开到丰台,一路上感受着电机的特有蜂鸣,和安静的起步加速,享受着真皮座椅和哈曼卡顿的音响,看着堪比几十万合资车的电子配置,瞬间觉得这笔消费还是值得的。第二天,办理车辆上牌手续所需的材料就到了我的手上,于是我迫不及待的约了朋友,到了位于丰台区的7421检测场,开始了上牌流程。得知是电动车后,没想到车管所的工作人员都很熟悉,比较起比亚迪和北汽的优劣,对我的二手电动车也很感兴趣。按照流程,先去外观检验,由于我的电动车无尾气排放,也就免于检测尾气了,各项检测拍照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需要的材料主要是驾照和深圳车管所寄来的车辆转籍材料,一个个窗口下来,流程也非常清晰。接下来就是去新车大厅,填好表后,等待交警上牌。可能当天值班交警没有办过二手电动车上牌手续,一位女交警甚至说,这个不在北京目录上,不能上牌吧,听到这一表态,我顿时震惊了,不是刚刚办理过一次,而且深圳版E6和北京版的型号完全一样啊,不会上不了牌吧。焦急地等待了一会,另一位交警咨询了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的意见后,给出了外地车辆转入,不受目录限制的答复(好像是如此表述,笔者不确定)。终于完成了上牌的手续。通过自选号牌,笔者也选到了一个心仪的号牌,并且选中了E6作为尾号,既与车的型号相吻合,也有一路顺风的意思。截至此时,我终于松了一口气。颇有点好事多磨的感觉。
从上牌到现在,已经一周了,作为新手,在朋友的帮助下,我不仅尝试了在各种城市道路的使用,甚至测试了在高速路上的驾驶感受,从北京到燕郊往返,将续航里程用到1公里,电量用到了只剩4%,总续航里程也达到了接近280公里,充分体验到了拥有较高续航里程的新能源汽车的便利性。平时日常使用,可以一周充电一次,虽然充电桩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虽然我心仪的插电式混动进京还遥遥无期,但我相信,退而结网,与现实想妥协,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至少是符合我需求的选择。消费者没有能力去影响地方政策的制定,但是也有选择的权利,选择弃号或者等待指标过期,可能是用更直接的方式表示对现行政策的不满,既包括对地方保护主义和壁垒的不满,也有对公用充电桩等硬件配备进展缓慢的不满。像我这样的购车者,也不能证明是购车的受益者,在目前的政策条件下,我们只是一群无奈的实验者,但同时又是一批敢于吃螃蟹的勇士。我相信,沉舟侧畔千帆过,柳暗花明又一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代表着时代的潮流,无论暂时会遇到什么困难,新能源汽车的星星之火,终将变成改变汽车工业、改变出行方式、改变生活模式的燎原之势。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