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新能源汽车

一位普通消费者理想中的电动汽车是如何炼成的

2014-08-28 09:18:19 零排放汽车网-专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节能汽车等新闻资讯 网友评论 0

作为一名普通的准车主,只想谈谈,我理想中的低速电动车是怎样炼成的。

(特约作者 蒋凯平) 随着低速电动车市场在实际需求下快速发展,高速电动车在政策推动下艰难前行,此消彼长之下,低速电动车的发声越来越强。可以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将上演市场无形之手倒逼政策有形之手改革的典型成功范例。但作为一名普通的准车主,只想谈谈,我理想中的低速电动车是怎样炼成的。

首先,强制安全标准。

虽然高价的传统燃油车在安全性上也不见得做得有多好,在这一点上对低速电动车提要求显得有点过份。但我认为消费者其实很关注这点,仅次于价格。当然,电动汽车由于目前技术发展的限制,还在性能的实用性与价格的合理性之间挣扎,但电动汽车行业要想生存、发展,甚至取代燃油车,就必须在安全性上打消消费者的顾虑,堵上传统燃油车厂商的嘴,否则永远是个配角。

山东作为低速电动车发展的先驱,已经由行业自发地形成了一个行业标准,走出了迈向规范行业健康发展的第一步。但个人认为,应该由利益无关的第三方-政府来制定安全标准。毕竟政府天生的职责就是监管,维护公平正义是本份。并不是说由行业自身提出的标准就有问题,而是从整个行业管理的角度,应该杜绝某些现象的土壤,给大家一个公平的机会。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只看性能先进,那大家都不用操心摸索了,直接把特斯拉拿来做基础,完善完善就可以了。虽然我支持特斯拉开放专利的魄力,但真以他为主的话。。。如果只看论资排辈,直接把那几个盒子厂拉到一起商量商量也就行了。至于效果……你懂的。

我理想中的安全标准,应该由政府组织,制定统一的安全测试方法。由独立于各个车厂之外的第三方测试机构对每款车型进行碰撞测试评分。由车厂自主选择两至三家测试机构,强制性参与测试。

(1)政府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对公众整体的安全出行负有责任,代表所有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各方面的安全性提出要求。

以各个不同的车速档次为划分依据,制定最低的强制安全标准。电动汽车应特别对各种电池在碰撞中的要求加以明确。比如本来撞车没要命,但是电池太沉,在惯性下飞出来压住了腿。或者电池破损某种液体或气体泄漏出来引发了次生灾害等等。可以由一家国家级背景的研究机构牵头编写,但应允许所有厂家针对所有车型随时提出标准制定要求。为不断进步,并防止一家坐大,欢迎同行业间相互提出“完善”要求;若有相互间发现隐患知情不报者,予以曝光,对已造成人身伤害等损失的负连带责任。

电动汽车行业是个新生事物,行业标准属于空白。从无到有的难度是很大的,一家机构,拍破脑袋也不可能制定出足够完善的安全标准。但相信谁也不愿意用个人的生命财产去“完善”它。而普通用户又没能力提前发现问题。怎么办呢?

有句话说,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敌人。作为组织者,政府应该调动同行“冤家”们的积极性,从专业的角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标准中加入自己擅长的安全指标设计,促进其不断完善。这种给对手抬高门槛,明着下绊子的行为应该予以认可。因为最终的受益人是所有消费者。让我们能用上更加安全的电动汽车。

当然,光会相互间挖坑,只会搞坏风气。要形成合力达到现阶段整体技术发展的最高标准,可以强制提出指标的厂家以收取专利费的形式开放专利。毕竟,发现问题是能力,解决问题才是水平。大家的目的是为了生产更好的产品,赚更多的银子,而不是相互间拆台,绑住手脚。有能力的人,都应该得到合理的回报。这样,一方面相互补台,完善产品;一方面,保护了技术开发投资的积极性。

也许,电动汽车安全设计专利的保护与交易,能形成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有益探索?

(2)机构作为测试的执行者,对安全隐患的检测负有责任,代表政府对市面上所有电动汽车安全性进行监督。

按照测试标准,对所有电动车型进行测试,向社会公布,以做购车参考。并随时接受公众的委托或自行寻找科目,对怀疑的安全隐患进行验证测试,明确责任,向司法机构提供检测依据,敦促车厂召回改造,对安全标准修改提供建议。找出同行在测试项目中的缺陷就更显现出其专业能力。如果几年内只知道贴顺风条的检测机构就面临撤销或并购。毕竟发现问题是能力嘛。没能力,浪费我们纳税人的银子可不行。

所需费用由政府以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形式支付。我们交了那么多的交通类管理费、购置税,拿一点做测试应该够用,不够的话我不介意多交一项安全测试费,只要专款专用就行。我想,每个见过交通意外的人都会比较慷慨,也许某些受害者还会专门捐赠。所以,钱,应该不是问题。

测试机构如果胃口大了,与车厂有银子往来,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坚决取缔之类的招式,有关部门熟悉得很,要有信心。至于厂家,要是对安全问题拒不悔改、甚至成心掩盖,那就罚他个破产保护。又净化行业空气,又有小银子入账,利国利民,皆大欢喜哈。看谁还对加强管理就是收费的做法有意见?

(3)厂家作为受监督者,对所产车辆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赚了银子,就必须对各方的监督做出正面回应,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为起到监管作用,在市场上,所有电动车厂商必须将所有车型产品强制送检。在面临检测机构的质询时,厂商必须无条件配合。厂商则可以选择一家以上的机构出具检测报告,以防一家之言,有失偏颇。其自身的研究机构可以随时申请安全设计专利,提出设立新的安全指标,让竞争对手不得不提高技术门槛,还得交钱用自己的设计专利,使自己的安全研发投入不至于毫无收益。即赚了名声又拿了银子,有助于行业内减少恶性竞争,促进技术研发投入。不思进取,只知道靠规模赚员工辛苦钱的企业,就等着不断购买专利,改造生产线吧。

如此粗炼出来的安全标准,仅是外行乱想,希望高人指点。


作者系一名上海居民。

相关文章:

谁来圆我们屌丝的电动汽车梦

小心翼翼问一句:我需要、能够、可以开电动车吗?


心情指数模块
digg
作者: 来源: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