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认为,电机、锂电池等拥有电动车核心技术的企业,有望率先取得牌照。
日前,非汽车制造商将获得电动车生产资质的消息在市场上迅速传开,电动车生产牌照花落谁家备受关注。证券时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位于新能源汽车上游产业链的企业有望拔得头筹,抢先一步获得电动车生产牌照。
华创证券研报认为,新能源汽车上游产业链企业积极拓展进入下游,电机、电控、锂电池等拥有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企业,有望率先取得生产牌照。
中国电池网董事长于清教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向非汽车制造商发放电动车生产牌照,凸显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心。当然,发放的生产牌照数量肯定不多,而A股上市公司万向钱潮、成飞集成和亿纬锂能,港交所上市公司中聚电池,以及非上市公司天津力神,均是获得生产资格的大热门。
“这些企业目前均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具备完整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能力。”不过,于清教也坦言,“上游企业转型整车制造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根据相关规定,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企业,必须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同时,汽车厂家所生产的产品必须纳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才能面向市场销售。目前,非整车制造企业想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至少要在投资额、产量、销量、研发等几个方面符合相关条件,而要达成这些条件,对民营企业来说绝非易事。
据国联证券新能源汽车研究员皮斌介绍,汽车生产资质的实施是从1989年目录认证开始的,要生产汽车产品必须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并进入目录。2000年以后,生产资质收紧,准入门槛大幅度提高,一般企业难以再获得汽车生产资质。
因此,想要进行整车生产的企业只能另辟蹊径。“部分企业选择通过参股或并购具有生产资质的厂商来获得整车生产。”皮斌称。
据了解,今年年初,生产锂电池的亿纬锂能表示,正争取整车生产资质。不过,由于生产资质一直未获批,亿纬锂能的整车生产只能选择与生产商广汽集团(7.68, -0.06, -0.78%)合作,目前双方已联合推出了增程式大巴。
昨日,亿纬锂能的工作人员也向证券时报记者坦言,公司一直在努力申请整车生产资质,但目前还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资料显示,今年2月份,万向集团以1.49亿美元的价格成功竞得美国电动车生产商菲斯科。4月份,拥有丰富锂矿石资源的西部资源斥资36亿收购新能源客车企业五洲龙和恒通客车。对此,于清教认为,这两家企业进行上述并购的目的也都是为获得汽车生产资格。
“若电动汽车牌照成功发放,将加剧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皮斌称。(转载自证券时报)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推荐][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